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4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4-01-03 12: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摘要】长期以来,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而忽视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进入新世纪,在教育公平思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4篇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篇1

;

【摘 要】长期以来,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而忽视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进入新世纪,在教育公平思想的推动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开始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分析现行的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完善有所裨益。

我国对学生的资助政策由来已久,据记载可追溯到汉朝。但这一时期资助的对象主要是中央官学的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资助,史料中几乎没有记载对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的资助。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生资助的政策,但也很少涉及初等教育。直到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在全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时才出现了“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的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条款,国家才开始逐渐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

一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取得的成效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初建和缓慢发展期(1986~2000年)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该法第十条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它虽然没有指明“国家”是哪级政府,也没有给贫困学生带来多少实际的资助项目,但表明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儿童资助的积极态度。随后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却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倾向,默许了收费的义务教育制度且严格限定了受资助学生的范围。20世纪90年代以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书本费以及各种教育乱收费不断增加,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问题更加突出。1995 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健全中小学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健全助学金制度,规定了助学金发放的范围、享受助学金的条件和经费来源以及助学金的管理等。但助学金发放范围仍然较窄,且对经费来源表述不清。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制定《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实施办法》,中央政府开始在财政上直接拨款资助贫困儿童入学。该办法与以前的文件相比,有了一些实质性内容,对实施范围、受助对象和条件、补助标准和用途以及评定办法和资金管理都做出了规定。根据全国统计数据,2000年的助学金总额为:小学11926.9万元,按学生平均杂费76元,能资助156.9万人的学杂费,资助比例为1.2%;初中12418.9万元,按学生平均学杂费101元,可资助123.0万人的学杂费,资助比例为2%。总体来说,这一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资助资金比较少,政策发展缓慢,取得的成效甚微。

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快速发展期(2000年以后)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从2001年开始,对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进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试点,为农村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又联合发布《关于落实和完善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开始提出“两免一补”的资助模式。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又制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为中西部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提出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两免一补”资金上的分担比例。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对基本形成的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至此,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得以正式确立。2010年以来,政府又连续两次上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年平均补助标准小学从500元提高到1000元,初中从750元提高到1250元。2011年,全国共有1.33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受助学生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7%;1568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得到生活补助,占寄宿生总人数的47.2%,补助金额超过140亿元。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的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越来越完善,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资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由最初的帮助极少数贫困学生就学到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费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二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还不够大,部分贫困学生仍难以享受资助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中西部地区“两免一补”政策还不能惠及到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且资助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和民办学校学生的关照不够,虽然有政策规定“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与所在地学生享有同等政策”,但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很多这类儿童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资助。虽然资助政策没有把在民办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排除在外,但大部分地区都只将资助限定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学生,即使能够享受到资助也不能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待遇。这些都表明,现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2.资助力度薄弱、方式单一

有学者对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除了寄宿生生活费之外,文具、课外辅导材料等学习用具和交通费都成为他们入学的主要负担。而我国现阶段对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以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为主,从2011年起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开始为部分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但资助方式仍显得单一。资助对象也主要是对学生个人而对学生家庭的资助很少提及。学校布局调整后,一些家庭需要支付额外的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一些农村家庭还被迫进城为孩子租房,这些都增加了就学的边际成本,加重了家庭的负担。由于学生就学的“隐性成本”的提高,学生所获资助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有研究指出,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加强,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支付教育费用而辍学。同时,与国外相比在学习用具、医疗和保险等方面的资助,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相应的资助政策。

3.资助标准不清,贫困生甄别困难

由于资助政策多是针对贫困生的,因此就产生了贫困生的甄别问题。但我国很多资助政策对“贫困”都没有做太多的界定,即使有规定,也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收入没有记录,而加大了甄别贫困生的难度。在同一个地区,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偏远的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对受助学生的确定难度很大。现行制度规定,乡镇、村委会、学校共同参与资助工作,确定资助名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主要是通过老师走访和村委会的协助来确定资助名单。但由于学生多,教师工作量大,最后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确定资助名单,这样成绩不好、家庭贫困的学生就得不到资助。除以上问题之外,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学校收入减少、补助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文本分析以及总结各地在实施资助政策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就必须完善和细化实施办法将政策法制化、制度化,建立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制度保障体系。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改革。

1.建立科学高效的资金拨付机制,加强资金监管

首先,要建立义务教育学生资助资金由国家、省和县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在贫困地区要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其次,具体受资助人的确定要由乡镇、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核实,并公布受资助名单接受村民监督。乡镇、社区把资助名单上报到县级政府汇总,报省级政府备案,为受资助人办理资助卡,直接把补助资金发到学生卡里。最后,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对学生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强监督,发现问题要严厉查处,确保补助金落实到位。此外,村、居委会和民政、教育部门对受助对象家庭收入变化和毕业情况要跟踪反映,避免经济不困难的儿童和已经毕业的儿童继续享受资助。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流动儿童和民办学校学生真正纳入资助范围

我国现阶段流入城市上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儿童有近千万,而且相当一部分儿童在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堪忧,他们急需得到资助。但很多地方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将他们纳入资助体系。要改变目前的现状真正把民办学校学生和流动儿童纳入资助范围,政府就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贫困地区还要加强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还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一视同仁,从学生权利出发支持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学生。

3.树立多元资助理念,构建多元资助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推行了一些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单一,不能完全解决义务教育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用具、就餐、住宿、校服、交通、医疗和保险等方面的资助,与国外相比显得更加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树立多元资助理念,构建义务教育学生多元资助体系。在减免学费和住宿费的同时,还应为贫困学生提供食物、学习用具、补助交通费等。针对中西部及边远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实际情况,要定期为这些地区的学生免费做身体、口腔检查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与“两免一补”政策相配套的多层次的资助网络,确保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安静、金东海.西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贫困生资助需求及相关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2]范铭、郝文武.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三个目的的反思——以陕西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

[3]金东海、秦浩.国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资助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8)

[4]袁连生、刘泽云.我国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相关热词搜索:;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篇2

8月21日,宜昌市夷陵区总工会举行20**年度“金秋助学”座谈会,给考上大学的23名品学兼优的特困职工子女共资助现金44000元,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想。这是夷陵区总工会第十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已有300多名学子获得资助圆梦大学。

8月21日,枝江酒业向宜昌市00名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学子发放助学金总额30万元助学金。此次受助的大学生,经贫困学生自主报名,各基层团组织和学校共同审核,覆盖全市9个乡镇。

襄阳南漳、保康两地县级总工会提早动手,采取逐一入户走访的形式对困难职工家庭及子女上学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摸清了全县范围内困难职工子女需要助学帮扶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了助学档案。近日,两地总工会共向222名寒门学子发放50余万元的助学金。

荆州市劳模协会近日发出倡议,在全市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开展“爱心托起希望”——劳模“爱心助学”帮扶活动,目前捐赠资金近10万元。据了解,本次劳模助学款将全部用于困难劳模和困难职工子女的帮扶救助。帮扶资金接受工会审计部门或第三方的审计监督,荆州市总将在网站公布捐助名单和金额,捐助人也可随时向市劳模协会询问有关帮扶和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8月22日,巴东县举行“爱在金秋·助飞梦想”20**年大型公益助学捐赠仪式举。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共捐款550660元。

8月21日,黄陂区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区总工会**赵弢带领区总工会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走访慰问了困难职工家庭,将助学金送到困难学子手中。据悉,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黄陂区总工会共为全区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9万余元。

赤壁市总工会广扩渠道,积极动员全市各级基层工会、政工干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助学力量,多方筹集助学资金,采用单位或个人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对口资助、劳模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进行助学帮扶,努力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入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今年参与“助学”活动的基层工会、企业达420余个,接受资助的贫困学子260余人,资助金额近40万元。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篇3

;

一是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按照全寄宿制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1250元标准给予**区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区级各50%;二是按照每生每年500元,初中700元的标准对**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因学校住宿条件无法容纳造成未住宿仅中午在校吃饭和未住宿不在校吃饭的学生进行补助,资金由区级全额承担。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从**年秋季学期起开始调整,即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为: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 1000 元/生.学年,初中 1250 元/生.学年;非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 500 元/生.学年,初中 625 元/生.学年;特殊教育学生 1250 元/生.学年。资金由中央、省、市、区分级承担。

(一)提前做好人员摸底

向全区学校(园)下发通知,将政策调整情况通知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上级文件暂未收到情况下,各学校先行对享受补助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保障正式工作开始时的工作效率。

(二)调整政策供餐不停

所有学校不得发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与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整合使用的情况。学生生活补助均由学生先行充饭卡吃饭,补助资金到位后打到学生卡上。不得因政策调整而停止学校供餐,保障学生就学期间伙食。如政策改变后部分学生不在学校就餐,做好学生路途安全工作。

(三)做好政策宣传

区属所有义教阶段学校制作告家长书或采取其他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家长新的资助政策,召开家长座谈会做好政策解释及思想引导。

(四)做好认定、公示工作

为避免资助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出现学生、家长思想不稳定因素,各学校严格做好困难认定工作,必要时进行家访。同时,组成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领导等多人认定小组,对困难学生身份进行认定。建档立卡户学生立足于扶贫系统数据,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形式,做好建档立卡户学生补助工作。认定工作完成后,将受助人员名单在校内进行公示,公布举报电话,让学生、家长监督学校资助工作,做到公平、公正。

(五)做好非寄宿其他贫困学生情况摸底

对非住宿四类人员以外贫困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如经学校多次认定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摸清底数,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

(六)抓好重点学校

因**区原来实行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校主要为水源区学校,**区原来还对半寄宿和走读学生进行补助。此次政策调整这部分学校受助人数减少较多,为做好此部分学校的工作,因此次调整工作时间紧,避免学校来回途中耽搁,由区资助中心负责人全部联系这部分学校校长,对校长讲解新政策,提醒注意事项。

(七)到学校实地调研

为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区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资助中心负责人到滇源、阿子营等学校实际查看学校完成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家长思想动态,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八)做好维稳工作

因此次政策调整幅度比较大,各学校需做好学生及家长的维稳工作,保证政策调整工作顺利进行。一旦发现有不稳定思想,耐心及时进行化解,避免进一步扩大。如有不稳定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理并第一时间向区教育体育局报告。

(九)制订区级实施细则

相关热词搜索:;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篇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一律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只允许在非寒暑假、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学校正常放学后开展培训,线下结束时间不得晚于**:**,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分钟。加强机构从业人员监管,严禁学校教师参与校外培训行为,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发布。

*********主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谋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义务教育是关系每个家庭的最大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要落实“双减”措施,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月**日,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第七十三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指出:“双减”工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打好校外培训治理攻坚战,不断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合力下好共治共管一盘棋,坚定不移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月**日,省教育厅厅长**主持召开全省双减工作调度视频会。会议通报了当前我省“双减”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各市县双减工作进行了现场调度,**厅长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一次政治考验抓紧抓实。要针对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这两项重点工作查漏补缺,合力攻坚,综合治理。

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双减”工作方案,经常性的开展督查推进工作,共召开推进会3次,联合纪委驻教体局纪检组开展巡查,有序推进“双减”工作。

县教体局出台《切实减轻全县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过重负担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一提高、两控制、三严禁”作业管理制度,做到合理有效布置作业,减总量提质量。一是强化作业管理机制。实行作业公示制度,明确公示位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从制度上保证老师规范布置作业;建立作业检查制度,通过不同层面了解学生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弹性分层、类型和结构、批改和讲评,将作业及时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控;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进行整合,设计出与学生基础相适应,重在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在作业布置上加大教研力度。二是积极推广完善“智慧作业”。积极宣传推广使用我省“智慧作业”辅导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线上学习资源,引导教师和学生用好平台,现已有**x小学等三所学校使用“智慧作业”平台,其中,**x小学优秀做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统筹抓好“五项管理”。围绕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全县**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实施课后服务工作,全县义务教育学校****x名中小学生共有****x人参与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中小学生参与率达**%。积极推行课后服务“x+x”模式、“作业+特色”模式:即正常工作日每天至少提供x小时课后服务,实现了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正常下班时间;充分挖掘利用资源,极大程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带领学生阅读和开展音体美活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

为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数量,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县教体局制定了《**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是积极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两微一端”等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对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意义。二是依法依规,分类治理。目前我县已审批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由**家压减为**家,**家转非学科类,x家退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均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三是合力共为,长效治理。坚持“属地负责、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和消防、治安等常态管理,健全违规违法行为发现机制、风险监测机制和联动执法惩戒机制。当前,由县教体局联合公安、民政、市监等部门开展了x次执法行动,共下达关停通知书x份,查封无证校外培训机构x家。我局会同驻教体局纪检组也已开展多次常态化巡查,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为深入贯彻******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办发[202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x办发[2021]**号)有关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县”为宗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新期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x年内有效减轻、x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1.完善作业管理机制。落实“一提高、两控制、三严禁”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县、片区、学校教研体系,认真研究作业类型和内容、作业数量与时间、作业批改等与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因材施教,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要在尊重大多数学生作业能力的基础上,分学段对作业进行量化,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分钟;控制作业难度,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课程标准。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学校要科学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和班主任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作业内容、数量、质量监督,并及时登记,分学期进行检查评估;严格要求教师切实担负起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的责任。鼓励探索创新作业管理系统,统筹作业管理。

2.推广完善“智慧作业”。加大对江西省“智慧作业”辅导平台的宣传推广使用力度,扩大覆盖面,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线上学习资源,引导教师和学生用好平台。积极组织开发、充实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平台使用性能,确保实用、好用,提升学习效果。

3.统筹抓好“五项管理”。围绕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合理管控社会活动进校园。

(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1.推进“一校一案”和“x+x”模式。积极推进课后服务,教育部门要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进“x+x”模式,正常工作日每天至少提供x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并积极探索开展双休日、寒暑假期校内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根据实际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2.坚持素质教育和课业辅导相结合。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资源,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课后服务时间要带领学生阅读和开展音体美活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授受新课。

3.挖掘用好课后服务资源。课后服务要发挥在职教师主力军作用。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实际情况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要充分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4.加强课后服务经费和教师待遇保障。加强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教育部门统筹全县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缩小教师课后服务劳动报酬校际差异。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三)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1.坚持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一律按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一律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一律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2.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前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培训机构不得布置家庭作业。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含线上线下)只允许在非寒暑假期、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学校正常放学后开展培训,线下结束时间不得晚于**:**,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分钟。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禁超前超期预收费,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过拆分合同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x个月或**个课时的费用,收取培训费必须开具正规票据。

3.严禁学校教师参与校外培训行为。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含教研机构在职人员)不得举办或参与校外培训班,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不得诱导或者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购买目录外教辅材料。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学校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4.严控培训广告发布。有关部门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5.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要坚持“属地负责、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和消防、治安等常态管理,健全违规违法行为发现机制、风险监测机制和联动执法惩戒机制。充分发挥乡(场、区)镇、村(社区)和群众监督举报、媒体监督作用,延伸监管触角实施群防群治,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理,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加快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水平差距,防止出现“择校热”“择班热”。切实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双减”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教育网络空间”等形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

2.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规范教材使用,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要科学做好幼小、小初衔接,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其他年级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围绕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把课讲深讲透,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学校要不断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完善集体教研、备课等措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

3.深化考试评价改革。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规范义务阶段考试管理,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合理安排考试频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

4.深化学校招生改革。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生源校的比例,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城区学校按照学区划分规范招生行为,严禁跨区域招生,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到农村学校招收优质生源。

5.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双减”工作县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全县“双减”工作。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主要负责日常工作。要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县教体局、公安局、市监局、民政局、银保监组等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定人定责,共同开展联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在编制、经费、审批、监管等方面加大政策配套,形成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明确部门工作职责。教体局:抓好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牵头开展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涉及培训时间、内容、教师队伍等具体培训行为方面的问题治理;联合市场监管、公安部门查处未依法取得许可人事经营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指导学校做好“双减”有关工作;会同公安、通信管理、网信部门联合开展规范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和监管工作等;县委网信中心:加强社会和网络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县委编办:及时为中小学校补齐补足教师编制;发改委: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学校课后服务性或代收费标准,会同教育等部门制定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办法;财政局:加强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人社局:做好教师绩效工资核定有关工作;民政局: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市监局:牵头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垄断及企业信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治理和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会同教育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公安局:依法加强治安管理,联动开展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和预警预防,做好相关涉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中发生的侵害学生人身财产权益和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协调指导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银保监组:负责指导银行等机构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工作;工信局:对经教育部门认定的在线上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网站及应用程序给予及时处置;住建局: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和培训场所开展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消防救援大队:依法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抽查,对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起责任、抓好落实。

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双减”是党***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要充分利用好本地主流媒体、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改革精神、政策要义家喻户晓,使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深入人心,为“双减”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在数据技术,监督并适时发布校外培训机构校训情况,方便群众查询,加强社会监督。要及时总结“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

4.加强考核监督管理。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力,人民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资助 教案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怎么写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教案及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主题教案 义务教育资助政策ppt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宣传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资金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知识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哪几个方面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资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