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下的城市公园设计思考——以落雁公园设计为例

时间:2023-09-11 09:25:09 来源:网友投稿

程 苗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410012,长沙)

2019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造成巨大冲击,人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截至到目前,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并没有完全消失,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重要角色的城市公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不仅能承载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日常观赏游憩、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科普学习以及文化交流活动,还在防灾避险、防控疫情和保障公共健康等方面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价值[1]。对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还组织专家制定了《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运行管理指南》,直接反映出城市公园在应对疫情危机和促进公共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2]。因此,对公园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十分必要。

本研究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对公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了阐述,并以落雁公园为例,融合平时功能和疫时功能,提出公园的设计策略,在营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园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保障公共健康,并为后期疫情常态化下的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1.1 公园植物在新冠病毒传播中的抑制作用

2020年,研究人员在对疫情传播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在调查的1 245名确诊病例中,仅有一例来自室外公园传播[3]。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公园内植物茂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后能够分泌出大量植物抑菌素,可以抑制新冠病原体的传播;
另一方面是因为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在人群活动过程中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4]。因此,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作为能给人们提供短暂停留和聚集的城市公园,在预防病毒和防疫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公园景观在居民身心健康中的疗愈作用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容易让人处于一种紧张的亚健康状态,通过构建恢复性环境可以从感官上直接影响或者通过改变环境达到间接影响健康的目的[2]。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五感花园、森林浴场等治愈性景观,让景观和色彩等去刺激人的感官,以此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焦虑等,恢复身心活力;
另一方面可以在公园中设置运动设施,通过在绿色空间内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精神、调节情绪和提高身体机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5]。

1.3 开敞空间在平疫转换过程中的弹性作用

公园是城市进行防疫、抗疫的重要场所,它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公园中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在疫情时可作为临时医疗场所[5]。疫情期间,医院的超负荷运作会导致救援空间不足、内部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集中隔离治疗又需要尽可能远离人群密集区,此时公园可以作为临时性的隔离和应急使用场所,减少疫情的感染[6]。例如在2020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就被改造成了方舱医院,为市民提供了公共卫生场所,缓解了医院的压力。其次,公园内的道路和综合服务建筑等,在疫情时可以作为基本生活服务的供给通道和空间,因此在设计时便需要合理规划防疫应急的空间,预留相应的设施,在疫情爆发时便可以迅速改造成防疫空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最后,公园可为开展核酸检测活动提供场地。疫情常态化期间,高频次的重复多次的核酸检测非常有必要,在公园内设置多个核酸检测亭,可提升城市公园的防疫能力。

落雁公园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片区,场地占地面积约为4.9 km2。公园东部为武汉市三环线和青王路,周边交通便利;
西侧紧邻团湖,生态环境优美;
北依白马景区;
南边为公园绿地;
周边还分布着众多的城中村和高校,人口基数大,对于公园的需求更加丰富(见图1)。场地内原生植物覆盖程度较好,常见有水鸟栖息活动。但公园只是在修建跨越场地内部的东湖绿道时进行了简单的规划,便导致出现功能分区不明确、基础设施薄弱、景观单一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希望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好场地内丰厚的自然资源,从景观设计入手,对场地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为周边人群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同时有机融合公园的平灾转换功能,为疫情防控提供备选场地。

图1 场地区位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 合理规划分区,优化场地功能

落雁公园景观设计(见图2)以“生态、疗愈、平灾”作为设计主题,从场地现状出发,关注场地的平时功能,设置入口集散区、 观赏游览区、休闲康养区、安静休息区和运动健身区五大分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的需求(见图3)。园路设计上,整个公园通过一条主环路串联每一个分区,引导居民观赏不同场景的风景,营造无限的意境(见图4)。

图2 设计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功能分区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道路流线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1 入口集散区 入口集散区位于落雁公园的北部,入口以流线形式设计,并与外部道路形成连接。场地设置集散广场、综合性服务建筑和多功能草坪,主要承担园区的管理、游人集散、疏导和安全救援的功能。除此之外,为了丰富节点的功能,多功能草坪还设置观景台,可以在此举办小型文艺汇演,丰富人们的生活,发挥场地的更多价值。

3.1.2 观赏游览区 观赏游览区从创造性的互动景观出发,设计樱花林、生态浮岛、活动广场、休闲栈道等多个景观节点,让人们在观赏游览中积极地与大自然产生联系,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自在相处的氛围。同时,该区域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让游人在观赏时亲近自然,了解到更多动植物的类型、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起到科普的作用。

3.1.3 休闲康养区 休闲康养区位于西南侧,活动以林中散步、休闲康养为主,并利用高差设计康养步道、五感花园、林下阅读区、水杉林等节点,运用植物的色彩、声音、质感、香味和味道,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上刺激人的各个神经系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治愈身心,让人在自然氧吧中体验休闲康养的乐趣。

3.1.4 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位于公园东南部,场地北靠东湖绿道,南朝团湖,自然风光优越,因此在此区域设置静态修养空间和茶室建筑。静态修养让人们在闹市中寻得一片安静,置身于安静的漫步林,在游玩中倾听自己的内心。茶室可以为人们提供驻足的场所,在此一边休息一般观赏周围的景色,慢慢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3.1.5 运动健身区 运动健身区位于落雁公园的西部,场地分为运动场、老人活动广场和儿童乐园等节点,能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提供运动的场地。落雁公园的东北方是武汉火车站,在此设置了落雁景区特色体育项目——高铁竞跑50 m,以此来舒缓人们的压力,提升健康水平。

3.2 优化防疫转换功能,及时释放场地空间

为了突出公园的弹性功能,故在满足景观节点自身功能性的同时,增加了平疫功能,强化了系统化的设计。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增加平疫功能需要满足的几点需求:1)满足疫情来临时避险的安全性和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2)保障消防、医疗的顺利进行;
3)不能影响公园平时的正常运行;
4)要有特定通道满足物资的运输。因此将公园的分区进行了平灾转换(见表1),让其在疫情爆发时能及时进行空间转换。

表1 平灾功能结合图

首先强化了公园入口处的便捷性。入口区域在平时可作为集散场所,疫情时是接受避险人员的窗口,可以作为物资运转站、疏散口和指挥中心,确保在有需要的时候能有一定的空间容纳瞬时聚集的人群,提高疏散效率[7]。其次是结合功能布局,预留特殊的活动空间,将观赏游览区、休闲康养区、安静休息区、运动健身区内宽敞的广场和草坪作为疫时的方舱医院、棚宿区、车宿区的停靠点,满足人们短暂聚集的功能。再次,考虑到疫时功能,将园路设计与救灾通道结合,增加有效防疫设施(见图5)。为保证疫时道路的通畅性,将公园的道路两边各采用1 m宽草格铺地,增强通行能力;
同时采用无障碍设计,选用柔性材料进行道路铺装,增加道路基础强度,以免灾后路面出现裂缝和塌陷[8]。最后,在场地内增加宣传内容,将健康和防疫的概念有机结合,积极科普公园在公共卫生健康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使用平灾转换的公园的认识。

图5 疫时功能转换规划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完善景观设施,延伸核酸采样功能

疫情常态化时期,进行高频次的核酸检测非常重要。考虑到周边医疗空间不足,以及场地、风向和人员流动等因素,在公园广场内设置具备管控、测温、登记功能的可移动核酸监测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部署,为居民日常核酸检测提供场所;
每个核酸检测亭都设计有相应的感应式喷雾装置,方便在需要时及时能进行消杀[9]。目的在于侧重应急响应的现行规划体系方面提升公园自身抵御力,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增强公园的防疫能力,完善防疫体系,提升应急处理能力[10]。

3.4 调节植物配置,营造疗愈空间

随着自然疗愈方法研究的深入,植物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心境和情绪、净化空气、杀菌等保健功能将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11]。

落雁公园的植物设计通过增加立体绿化植物应用等形成绿色健康环境氛围,强化公园及开敞空间的健康功能,打造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屏障,以此阻隔病毒的传播途径;
同时起到防尘、降噪等作用,给园内的人以安全感和私密性,产生人与景观的沉浸式互动。其次,设计五感花园、康养步道等节点,让游客在触摸不同植物时能增强辨别能力,调节身体机能,愉悦身心,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此为园艺疗法的作用[12]。此外,在植物品种的挑选上,遵循本土化原则,根据当地气候,选择色彩各异的植物,让景色宜人的公园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表2)。最后,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景观设计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落雁公园的景观设计与科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景观设施与交互装置相结合,为人们带来了视觉、触觉的感官沉浸式体验。自然植物与科技相结合,抽取花卉形态,打造梦幻般自发光的人造景观,夜晚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9]。

表2 植物配置表

通过对疫情常态化下的城市公园的作用研究,发现城市公园在疫情防控中具有抑制新冠病毒传播、疗愈居民身心健康和平疫转换的功能。在此研究下,对武汉市落雁公园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公园的功能分区和景观设施的完备性,合理设置公园交通路线,深入挖掘景观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优化防灾避险功能、疗愈疫后身心、保障社会安全等多方面的作用,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突出公园的弹性功能。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如何将城市公园的作用发挥最大化的研究还任重道远,未来将对疫情时公园的疏散、疗愈功能和公园空间布局做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城市公园防疫公园我家门前的小公园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豪华防疫包”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3期)2022-04-25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刘玮玉艺术作品魅力中国(2021年25期)2021-08-30我将打扫城市公园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1年6期)2021-08-06防疫、复工当“三员”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伙伴(2020年4期)2020-05-11在公园里玩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中华建设(2019年2期)2019-08-01

推荐访问:公园 设计 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