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连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3-11-21 12:45:07 来源:网友投稿

吴小彬 程婵婵 黄秀峰 杨玉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作用受到损害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人体糖类、蛋白质等出现代谢紊乱,临床病症的主要表现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1]。这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为主。就目前来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相比1型糖尿病更高,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且逐步成为临床常见慢性基础性疾病之一[2]。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病程相对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除血糖水平提升之外,还常合并视网膜、心脑血管、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病变,单纯应用药物调节血糖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3]。另外,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应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变化,由于我国医疗保健系统尚且存在规模不一、资金匮乏、综合信息系统缺乏等诸多不良现象,继而难以实现临床高质量护理。而以往到院复查方式医师无法对患者病状情况全面掌握,还会增加反复就医的负担[4]。正因如此,全程连续性护理顺应临床护理学发展而生,这一新型护理干预方式是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基础服务理念,并逐步延伸至患者家庭、社区为中心进行护理服务。临床研究发现,全程连续性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5]。本次研究将择取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旨在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全程连续性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18例,年龄41~94岁,平均年龄(58.88±7.63)岁;
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02±0.66)年。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6、19例,年龄43~90岁,平均年龄(59.91±7.52)岁;
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11±0.62)年。纳入研究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2型糖尿病。③病程时间超过6个月者。④无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先天性器官功能性疾病者。⑤无精神系统疾病,具有较高治疗依从性。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糖尿病者。③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及急性感染者。④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发放自制健康管理手册,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向其讲解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机制、疾病治疗方法和流程以及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还需告知患者饮食应以低脂、低糖饮食,同时还需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并戒烟戒酒,保持良好、合理饮食。同时告知患者定时监测血糖变化,并配合适当的运动干预。

1.2.2 观察组实施全程连续性护理 全程连续性护理分为2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为在院护理,第二阶段为出院护理,护理内容如下。

1.2.2.1 在院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在就诊时,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2型糖尿病的病因、具体临床症状表现、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要重点向患者反复强调,只有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护理期间应主动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交流观察其在倾述、倾听时出现的微表情变化、情绪变化,根据其表露出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后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还应告知患者家属,家属的支持和陪伴对于其病情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里患者的最大支撑力就是来自于家人,所以应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为患者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问。②饮食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生活方式干预贯穿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其中饮食管理对疾病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在充分评估患者饮食习惯、宗教背景和生活作息的前提下,以相关指南为依据,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均衡的健康饮食计划,并与患者和家属讨论饮食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患者体质量和体力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整。③运动锻炼:护理人员首先应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其具体病状情况采取相应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可选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举重等抗阻运动,运动频率每周5 d,每次30 min,运动指导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可坚持的原则,指导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和运动伙伴,以利运动的持续性。同时指导患者在运动中注意环境安全和避免低血糖。④用药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依靠药物的支持,根据患者的用药,深入浅出讲解所使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服用方法等,如果为注射用药患者,护理人员应为患者示教规范注射的方法并进行反示教以评估其是否掌握注射技能,同时在用药治疗期间还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尽可能将其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值内。⑤监测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并详细记录监测数据,一旦发现明显血糖波动,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一步分析血糖波动原因,以便于护理人员纠正其不良习惯,必要的情况下需遵医嘱对用药进行调整。

1.2.2.2 出院护理 ①电话随访:出院后1~3个月,需要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时间为1次/周,时间围10~15 min/次,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并指导其用药治疗、自我监测病情等;
出院后3~6个月内,每月都需进行1次电话随访,时间为10~15 min/次,旨在合理调整后续需要进行的护理干预方案,记录干预结果,经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如健康行为、病状情况、心理社会等,根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健康指导。②家庭访视:出院后1、2、6个月,应实施家庭访视,经由入户对患者居室通风、采光是否良好等进行评估,注射用药放置是否符合要求,家庭成员对患者病状情况的态度、认知程度及对其的关心和支持状况等。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其当前病情控制状况、治疗情况,观察是否正确应用各种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用药等,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正确指导。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情况进行督促和管理,继而进一步强化出院护理依从性,针对较佳依从性者予以肯定、表扬,相对较差者需依据实际原因予以相应的教育,同时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技能。③评估与指导:1个月内护理人员需让患者全面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1个月后对患者自我管理技能进行强化指导,久而久之使其能建立健康、科学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糖尿病知识讲座,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护关系,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构对后续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代谢指标。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各维度依据症状正常(1分)、轻微(2分)、中等(3分)、较重(4分)、严重(5分)计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应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7]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量表依据1~4分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总分值48分,分值越高提示希望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低(P<0.05),更接近于正常水平。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且愈发趋于年轻化[6]。由于大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对糖尿病疾病尚缺乏正确的认知,没有对糖尿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如此错过了诊治糖尿病最有效的时机,长期以往病情加剧且迁延不愈,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而对于2型糖尿病为中老年人所带来的生命安全隐患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倍加关注的问题,由于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时间相对比较长且病情反复,短时间内难以使血糖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治疗上多以口服降糖药或口服降糖药联合注射药物治疗为主,以此维持血糖正常水平[8-9]。但因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低,加之未予以足够重视,在用药期间没有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大大降低。鉴于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0]。

目前,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多予以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过于形式化,导致患者对疾病知识宣教一知半解,难以真正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能满足病情防治需求[11-12]。全程连续性护理将患者需求作为护理核心,全方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致力于让患者在治疗、出院康复期间体验的更细致、完整的优质护理服务[13]。全程连续性护理干预将科学管理作为准绳,经由稳定患者心理,对其饮食加以节制,并配合合理的运动锻炼,指导其正确用药,对其血糖加以控制,并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健康宣教,对护理计划及时调整,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积极参与到护理过程中,随着自身愈发掌握疾病知识,从而进一步强化自我管理和血糖监控意识,为控制血糖水平打下基础[14-1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全程连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稳定血糖水平。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全程连续性护理可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并强化管理疾病意识,从而促进治愈疾病的希望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全程连续性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糖代谢,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病情进展,同时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从而加快病情康复速度,具有较高有效性,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全程血糖护理人员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年3期)2022-05-10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21年1期)2021-05-17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3期)2021-03-08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5期)2021-01-12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年3期)2018-11-15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猪的血糖与健康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6年5期)2016-12-01手工制鞋全程LOOK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年6期)2014-06-05

推荐访问:连续性 糖尿病患者 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