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问题情境提高书法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3-09-28 15:5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堂精彩高效的书法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郁,培养思维能力,高效达成目标。如何在书法课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情境,从情境设置的合理性与提问形式的多元性出发,助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效。

布鲁纳的问题教学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所谓书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是教师有意识地呈現趣味、未知的学习氛围,在氛围中预设问题,在问题中引发学生观察和回答,推进学生选择和获取书法知识,以提高其读帖、临帖的能力。

书法课堂教学,教师应当重视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问题,在问题讨论与交流的师生对话中,将晦涩枯燥的书法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

一、创设课前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书法课前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渴望和追求,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投入到读帖、临帖与创作的学习中去。

课前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产生足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设置这个环节,切勿难度高、速度快,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书法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一,教师讲授“偏旁部首‘纟”一课的导入部分,教师课前把小蚕茧发给每个学生。

教师引领学生观察蚕茧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桌子上有个圆溜溜的小可爱,你认识吗?摸一摸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

小蚕茧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观察着自己桌面上的那只素白蚕茧,互相交流。

教师接着问:大家猜一猜蚕茧与丝线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们一边猜测一边观察教师播放的《春蚕吐丝》和《蚕茧缫丝》微视频。

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为本课新授内容的学习于无声中做好铺垫: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始教民育蚕,细柔的蚕丝不仅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也为古人造字提供了象形之意,大家观察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中的“丝”字及“纟”字旁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欣赏并观察“丝”字的象形之美与“纟”字旁发展演变的微视频。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欧体的“纟”字旁写法……

活动二,教师在讲授“错让呼应”知识点同时播放微视频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昨天课间的时候,我抓拍了一段小视频,是发生在同学间的小故事,咱们一起来分析,同学们之间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面对?出现这种小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探讨交流,分析故事情节,找出问题所在,感受同学间的相处之道,培养谦虚礼让、和谐共处的良好习惯。

教师适时进行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拥挤、矛盾,但只要大家肯避让,相互理解包容,生活会更和谐,更开心。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此,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也是, 错让呼应的表现手法对于单字练写和作品表现更为巧妙,富于变化……

本课的导入,教师巧设“小故事大道理”为问题情境引领,这样的情境与问题能聚焦学生的观察点,于趣味活动中提高注意力,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趣味导入教学内容,为本课的展开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课中问题情境,促进深度探究

传统的书法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机械、枯燥地进行临摹练习,且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生难以感受到书法的艺术魅力,不仅逐渐失去了对于书法练习的兴趣,而且更不用谈如何提升学生的欣赏创作能力和书法艺术素养。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观点是:“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书法知识博大精深、晦涩难懂,课中创设深度探究的问题情境,开展思考和探究活动,将抽象化的书法理论知识,以具象的书写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助力学生提高并掌握观察、理解、实践能力,提升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探索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

(一)开放性问题打开思维

开放性问题不设置固定内容,不限定思维,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书法课堂中设置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某一点入手,针对这一点设置开放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提升学生兴趣。

例1,“一笔一画写名字”一课,教师先演示自己名字的书写,并自我介绍:
我姓“毕”,随父亲姓,中国人早在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姓,我们姓毕的祖先中就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书的发明者毕昇,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能姓“毕”,感到特别自豪!同学们,每一个姓氏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你自己的姓氏中有没有值得你尊敬的名人志士呢?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这个小环节,学生们在观看老师写名字,自我介绍的同时,理解每一个名字都饱含父母的殷切期望,带着一份自豪感与恭敬心学习书写姓名,掌握楷书姓名的书写法则,探求真知、增长才能。

例2,教师引领学生书写体验“纟”部的变化之美,教师同时出示“纪”与“绝”两个例字。

教师提问:大家观察“纪”与“绝”字,进行思考,如果把这两个字比作两个人,哪一个稳重大方,哪一个灵动张扬?仔细观察,究竟是哪些笔画加重了它的灵动上扬和稳重大方之势?

学生们通过比对观察,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思、所想,不仅感受到主笔突出笔势、重心的架构之美,而且感受到同一主笔在不同字中的书写变化和起承转合,提高了读帖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不同书家书写表现主观思想的理解。

(二)追问式问题逻辑推进

追问式问题,一般由指向明确的两三个问题形成问题串,问题与问题之间逻辑关系紧密,推进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问题层次分明可以保证书法素养低的学生也能够独立解答部分问题,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素养高的学生深度探究深层次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书法这门课程的有趣之处,感受到书法在我国流传千年的文化底蕴,获得素养上的综合提升。

例1,“纟”字旁的讲解,教师出示“经”“编”“维”“红”等带有“纟”的字,首先提问:“这些字有什么结构特点?”学生回答左右结构后,教师继续提问:“有个字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左右穿插关系,是哪个字?”教师继续追问:“具体哪个笔画?是怎样穿插的?用毛笔如何写好?”

例2,关于“糸”部的书写,教师出示两个“糸”部,引领学生从形体与笔画上评价两个“糸”部的不同之处。教师提问:“你觉得哪一个写得美观一些?美在哪里?另一个不足在哪儿?如何进行调整?”

例3,教师在讲解上下结构的“炎”字时,提问:“炎字是什么结构?上下两部分是怎样穿插、错让?具体哪些笔画体现了连带、呼应?”学生通过整体观察,感受整个字上紧下松的特点,下面的撇捺要伸展开来,才能托住上部,整个字才能平衡稳定。

例4,出示学生书写的左右结构“勒”字,教师提问:“这个字写得美吗 不美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进行调整?调整后,我们再来比对观察欧阳询书写的“勒”字,哪些笔画发生了变化?欧阳询为什么要书写出这种变化?”学生通过对多个问题的逐步思考,深度探究欧体字的严谨变化之美感。

追问式问题,形成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并进行练写体验,感受到问题逻辑的魅力同时,提升书法理论知识水平。

(三)辯论式问题以生为本

书法课堂教学设置辩论式问题情境,建立自由、独立、主动的探究活动,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进行辩证讨论,提高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大家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学习的能力,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书写规律时,可以展示学生甲和乙发生的争执,学生甲认为,“悬针竖”和“垂露竖”都是“竖”画,在汉字中如何应用没有对错,可以不按规律进行书写。学生乙则认为,两个竖画各有不同,应该按照书写规律进行应用……教师提问:学生甲和学生乙各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发生的争执,大家可以分为两个大组,开展小组辩论,“悬针竖”和“垂露竖”究竟应不应该按规律书写?如何书写?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书写规律,而且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环节情境,大胆转变传统书法课堂教学“一言堂”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三、创设课后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内的孤立教学,而应当将课堂内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之外有拓展、有延伸,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探究,更大程度地对书法艺术产生热爱与传承之情,以做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课堂小结部分,教师总结并提出课后探究的问题和任务: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书法历史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汉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中形成的艺术瑰宝,吸引着各国人民前来学习书法。例如,从法国来的汤米想学习楷书和隶书,但是面对这么多的书家和碑帖,他有些茫然,他想请大家帮忙,他比较适合选择什么样的碑帖进行临习呢?不同的书家和不同的碑帖又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自制任务单,用走进书店、网上查阅、采访当地书法名家等各种方法给汤米找到满意的答案。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课后自制学习任务单,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宽视野,拓展思路,深度探究,以书法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陶冶情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总而言之,书法课中创设多元问题情境,是教学中适合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书法的理论知识,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并助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用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

姜君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书写书法创设Unwritten 尚未书写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书法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书法欣赏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书法娘子关(2022年1期)2022-03-02用什么书写呢?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4期)2021-07-23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3期)2019-02-01书法欣赏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情境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