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的集中呈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时间:2023-09-09 14: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代玉启, 董智慧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青年、青春,无论是将其作为实体还是作为意象,都是和现代化高度关联的议题。青春叙事,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征程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大会。***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做的报告既有彪炳史册的成就,也有催人奋进的蓝图,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青春洋溢的旺盛政治生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凝聚青春力量、展示青春风采、激发青春担当,蕴含着以青春为底色的叙事主题与立场表达、叙事话语与动员表达、叙事活力与形象表达、叙事力量与实践表达等多重逻辑,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浓郁的青春气质。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意蕴,对于推动党的青年工作和促进青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只有青年接续奋斗、勇接历史接力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当先,才能以实干开启民族未来、用青春谱写时代华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青年问题上有着鲜明的叙述主题和立场表达,一方面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战略重要性予以明确强调,另一方面对青年推动历史进步的先锋作用、进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

1.在使命自觉中彰显青年担当之能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的历史。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终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从希冀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青年力量的培育和青年工作的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进入新时代以来,******反复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对青年工作做出一系列深刻论述。青年时期是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创造力最活跃的时期,他们“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3]青年是党的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应该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4]。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决定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与发展前途,近年来“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6],青年有健康的体魄,国家才有强盛的根基,面向未来才能以昂扬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任。

2.在需求满足中筑牢青年成长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青年成长成才的时代背景概括凝练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7],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平台和发展空间前所未有地开阔。但同时,中国青年也面临着成长的瓶颈和发展的挑战。多元文化的冲击对青年精神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年“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8],必须聚焦青年成才需求,提升青年工作效能,筑牢青年成长之基,尤其是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青年的工作,“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9]。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充分展现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广大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青年学习的首要内容。共青团是青年自己的组织,青年是共青团的根基和血脉。共青团要善于“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11],“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12],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回答好新时代党、国家和人民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时代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引领复兴的行动纲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吹响了嘹亮的号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突出体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动员表达中。这些论述既逻辑严谨、框架清晰、内涵丰富,又鲜活生动,富有青春韵味和时代气息。

1.以时代话语凝聚各界共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成功开辟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当前形势和面临任务的科学研判基础上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彰显出党探索中国道路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性,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话语建构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比如,面对国际国内局势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一系列富有时代性的话语,倡导以奋斗精神创造民族复兴伟业,提出党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13],号召全体人民在新时代发扬奋斗精神,按照既定方针、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把握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意志,在不断斗争中奋勇向前;
牢记初心和使命,砥砺意志和品格,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再如,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14]。“筑墙设垒”和“脱钩断链”是对西方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各国之间多方面多领域的互联互通以及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的生动概括,极具形象性。反对“筑墙设垒”和“脱钩断链”,表明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愿意与世界各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助力世界经济复苏走稳走实。又如,中国共产党为引导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进,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15],明确宣示“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16]等,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将深深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观和文明观。

2.以人民话语激发奋斗力量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新征程上人民依然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17]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党和人民关系进行的本质性阐释,既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性的确证和坚守。“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8]因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9]。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继续坚守人民立场。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20],在切实为百姓干实事过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21],“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22],“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23]。

中国共产党是保持青春特质的党,是永远值得青年人信赖和追随的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处处彰显着朝气蓬勃和青春活力的光辉形象。

1.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青春朝气

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引领型政党,始终胸怀梦想。从诞生起,党就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怀抱梦想又为之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以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梦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斗,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以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梦想,带领人民进行“一化三改”,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党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梦想,“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24]。时代和人民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期待新要求,“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25]。******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26],通过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

2.敢想敢为又团结奋斗的青春志气

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会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同破坏人民幸福、同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实践中,探索出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斗争胜利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也鲜明体现了“团结奋斗”[27]的重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经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综合平衡、整体推进,只有“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28],才能如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然会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必须“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29];
在民族复兴征程中扎实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30]。

3.信仰如磐又开放包容的青春意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百年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动摇,并与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自觉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种改革创新最突出表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历程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克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革命、建设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探索出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分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32],必须不断回答时代新课题、回应人类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青春叙事的通达方式和实践路径。******强调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33]。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进入新时代,持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英才,是百年大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根基力量。

1.青春叙事场域的积极构建

青年发展有赖于青春叙事场域即各类环境要素的积极建构。坚持党的领导是强化青年担当意识的根本保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以政党为主导的政治力量的坚强领导,是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进步的基础和关键。[34]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广大青年提出新要求、新希望,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调整对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战略支撑。比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35],“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36],“人才是第一资源”[37],“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38],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导广大青年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又如,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39],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40]。

2.青春叙事条件的有效整合

青年发展有赖于青春叙事条件即全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青年是社会的脊梁和中坚力量,“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41],全社会应担负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青年成长成才,注重教育的延续性和递进性。其一,认识青年成才规律,推动大中小学课程的循序渐进。青年成长过程是具有规律性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阶段不同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必须在认识和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协同社会力量。其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青年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学校教育贯穿于青年成长的主要阶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关键,不仅在知识方面提高青年素质,更是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对青年进行有效引导。青年走向社会并积极融入社会,才能真正发挥个人价值。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有助于增长青年知识、开阔青年见识,丰富青年精神世界。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是青年接受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增强青年对现实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青年的社会化技能。

3.青春叙事主体的自律自强

青年发展有赖于青春叙事主体即青年的自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2]新时代青年要坚定自律自强意识,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律自强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与思想教育成效息息相关。强烈的自律自强意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激发和培育,才能引导青年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更加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青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广泛开展实践,能使青年进一步认清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科学地认识并全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不断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锻造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品质,“把握社会进步变革的脉搏,根据时代特点确立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目标,把自我塑造与自我实现统一起来,把真学问、真本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43],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绽放青春风采。

猜你喜欢二十大青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青春献礼时代青年·视点(2016年11期)2017-01-14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二十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