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3-09-09 14:10:15 来源:网友投稿

钟祥兰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省 赣州市 341000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较为常见,多由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挤压所致,可引起腕前部疼痛、手部麻木无力等症状,且常分布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疼痛甚至可达前臂、上臂或肩部,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1-2]。临床治疗CTS方法较多,轻症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则需以手术治疗为主,迅速解除正中神经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早期明确诊断是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临床还需寻找更为准确的诊断方式。神经电生理检查为临床诊断CTS的重要方式,通过检查腕部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能够判断正中神经是否发生异常,以辅助临床明确疾病诊断[3-4]。但临床长期应用发现,该方法也存在一定漏诊、误诊风险,且检查过程中电刺激会引起患者一定程度上不适。高频超声为影像学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像清晰、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较为准确地探查体内多数周围神经,并能够清晰显示神经走行、内部结构等情况[5]。本研究探讨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9例;
年龄25~68岁;
病程7 d~3个月;
体质量指数19~28 kg/m2;
左侧45例,右侧43例;
职业:20例厨师,42例电脑工作者,18例木工,8例其他。纳入标准:(1)疑似患者均伴有腕部疼痛、手指麻木或手腕肿胀等症状;
(2)患者精神状态正常;
(3)均经神经电生理及高频超声检查。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腕部手术史者、伴有颈椎病者、周围神经损伤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二、方法

所有疑似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高频超声检查。(1)神经电生理检查:选用丹麦Keypoint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患者取卧位,控制皮温在33℃以上开展检查,以同侧正常尺神经为对照,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以环状电极记录患者环指尺神经感觉电位潜伏期、环指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潜伏期,获得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差值;
以同芯针电极检测双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静息状态下是否出现自发电活动,并记录平均运动单位时限及波幅。(2)高频超声检查:选用Philips彩超仪及高频线阵探头(5~17 MHz),设置检查条件为浅表肌肉骨骼组织;
取坐位,将双手置于诊查床上,于腕下垫一个硬物,轻度伸腕,将超声探头置于腕管入口及腕管出口,测量横截面上正中神经前后径、横径、横截面积,并记录腕横韧带厚度、正中神经扁平率等数据。并以临床症状、屈腕试验、神经肌电图及超声等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CTS中的价值。

三、神经电生理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神经电生理判定标准:拇短展肌静息状态下出现自发电位为阳性,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4.0 ms为阳性,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感觉神经潜伏期之差值(△DSL)大于0.4 ms为异常。高频超声判定标准:以包络法沿神经外膜测量正中神经最大横截面积,测量3次取平均值,横截面积大于0.10 cm2则为阳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检查CTS检出情况。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检查在CT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检验;
采用kappa检验神经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及联合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尚可,<0.4表明一致性差)。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CTS检出情况

88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最终确诊69例,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查出63例,检出率为91.3%(63/69例),其中△ DSL>0.4 ms 66 例,DML ≥4.0 ms 63例,其他3例无异常;
高频超声检出61例,检出率为88.4%(61/69例),其中检出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内腱鞘囊肿、腕管内腱鞘炎61例,其他正中神经病变3例,5例无异常;
联合检查检出68例,检出率为98.6%(68/69)。见表1。

表1 CTS检出情况(例)

二、诊断价值

联合检查诊断CTS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纯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P<0.05)。kappa检验显示,神经电生理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值=0.759,P<0.001);
高频超声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09,P<0.001);
联合检查与临床综合检查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67,P<0.001)。见表 2。

表2 神经电生理与高频超声及联合检查对CTS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

CTS病因复杂,腕管是由腕骨沟及上面覆盖的腕横韧带所组成,三面为骨性,一面为韧带的骨-纤维性鞘管,正中神经及9条肌腱可从中通过,一旦受到外源性压力则可经腕横韧带传导至腕管。长期外力压迫也可增加腕部正中神经压迫,引起神经血供、回流等循环障碍,促使正中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诱发腕部、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6-9]。同时,腕横韧带在黏液性水肿或伤后疤痕形成影响下,可出现增厚变化,使得管腔变小,并形成腕管狭窄,或腕管内出现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也可占据管腔内容积,使得管腔变得狭小,易挤压、刺激正中神经,诱发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腕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腕部及手指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可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及早明确诊断并予以治疗尤为重要[10-11]。

神经电生理检查为当前CTS诊断的重要方式,临床认为CTS病变发生后可引起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异常,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起末端运动潜伏期变化,故在仪器辅助下开展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及时检出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电位潜伏期等多方面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12-14]。但长期应用发现,该项检查无法显示正中神经周围结构,仅可评价正中神经状态,故仍存在一定漏诊、误诊风险。高频超声则属于影像学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在超声波原理下能够实现病灶部位可视化,显示病灶位置、形态、大小、结构等多方面信息,便于临床早期诊断。在CTS诊断中,经高频超声检测能够沿着神经走行进行动态显示,便于临床发现神经的细微结构变化,获得神经形态学改变的证据,且检查过程中能够直接明确损伤神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获取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便于更好地明确卡压部位及病因。当正中神经出现卡压时,高频超声上明显可见卡压部位神经变细,走行变得弯曲,且回声减低,神经外膜高回声带出现增厚,故高频超声在CTS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15-16]。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高频超声在早期病变不明显时诊断敏感性有限,也存在漏诊、误诊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88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最终确诊69例,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查检出率为91.3%,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8.4%,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8.6%;
联合检查诊断CTS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纯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P<0.05);
kappa检验显示,联合检查与临床综合检查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67)。提示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降低漏诊、误诊风险。董斌等[17]研究显示,高频超声在CTS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但仍难以取代神经电生理检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则可相互补充,减少漏诊。其原因为两种检查方法属于不同领域检测手段,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测侧重于检测正中神经的功能状态,高频超声侧重于明确神经卡压部位及卡压原因,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为临床早期明确CTS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参考信息,便于开展针对性治疗。

综上所述,神经电生理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CTS灵敏度、准确度相当,联合检查则提高诊断效能,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更高,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猜你喜欢卡压腕管腕部卡压式铜合金管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2年5期)2022-11-22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6期)2020-02-06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上海医学(2019年1期)2019-04-13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20期)2017-09-19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年3期)2017-06-28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西南军医(2016年5期)2016-01-23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年4期)2015-08-27

推荐访问:综合征 超声 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