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对农村新文化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3-09-09 12:00:16 来源:网友投稿

赵同森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文化实质上就是“人化”,人是文化的核心。农民也有文化,其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自从有了文字,文化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口耳相传依然存在),即必须通过掌握文字(教育)才能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过去的文字由贵族掌握,但随着“教育下移”(“文字下移”),一部分农民也掌握了文字,成为文化人。但随着朴素的农耕文明向工业化、信息化转变,社会文化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但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义务教育在21世纪中国教育布局变化中逐渐式微。农村新文化建设离不开本土农民的参与,如何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怎样发展才能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淀,是获得了传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科学知识和艺术成果等,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获得共同认可并使用的符号(文字为主、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得以保存下来的体系的总称。文字、图像、语言等是记录文化的工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谁掌握了文字、图像、语言等,谁就掌握了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就是人化。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的文化是一种与自然、社会的亲近,其间不需要文字,只需要通过口耳(语音)相传就能把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传承下去。费孝通就曾描述了农村是一个不需要文字、甚至连语言有时候也显得多余的、面对面的社群[1]。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无文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文化、教育与乡土社会的关系是“无中介”的,通过口耳相传(非形式化教育)来传递人类的生活经验(文化)。文字的出现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基本上改变了这种口耳相传的历史,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形式化教育)产生了。在我国,文字的产生与“结绳记事”有关,相传是黄帝史官仓颉所创。当时掌握文字的人主要是达官贵族,也就是统治阶级,并且在奴隶社会还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当时的“仕”和“学”不分,“仕”就是官,“学”就是学生,他们都是达官贵族。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奴隶主世袭制转变为宗法封建制,官学也逐渐没落,文化教育也出现了下移。原来在宫廷专门掌管典籍且身通六艺的“仕”也纷纷流落到民间,其中一部分人成为诸侯的学官,而流落民间的一些有识之士就以个人的身份授徒讲学,这样私学就产生了。在孔子“有教无类”办学思想影响下,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上私学来增加自己的(文字)修养。这样由贵族掌握的文字就出现了“下移”,形成了“文字下移”或“教育下移”或“教育下沉”的现象。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社会贤达也十分推崇孔子,中国的私学也一直源远流长。但是,这种“文字下移”(教育下移)实际上还是“庙堂”之学,普通的百姓是上不起学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交得起“束脩”(学费),而真正的“教育下移”或“文字下移”则是从19世纪晚期的新学运动开始,其间经历了“五四运动”、20世纪的义务教育、21世纪初的“双基工程”等,虽然其间还经历了“乡民毁校”“教育大革命”“*****”等,但“教育下移”或“文字下移”的总趋势是不变的[2]。通过“文字下移”即“教育下移”使得农民也掌握了文字,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的农民也就在“教育下沉”或“文字下移”中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

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尽管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但没有这个基础,整个国家的中等、高等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在整个国家发展中,义务教育应当是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农村仅有义务教育,对于农村人来说,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农村生活的一部分,是农村人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农村义务教育依然是农村最重要的教育

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信息大国转变,农村社会发展更需要文化的支撑,这主是因为当前人们所熟知的文化,已经不再是自然经济状态下通过口耳相传的农耕文化,而是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现代文化,这种文化必须通过掌握文字才能实现其传承、保留、生产与再生产。这也是许多人希望通过上学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原因。对于农村来说,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农村孩子的家长还是农村的孩子的第一要务就是上学。义务教育是农民改变命运的重要保障。

然而,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中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下发以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渐被撤消、合并、重组。“小学进镇”“中学进城”,农村义务教育逐渐式微。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义务教育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作用。解放前,大部分农民都过着口耳相传的生活。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大约有80%的人是文盲,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建国初期的“识字班”使普通的农民开始识字,而1986年的义务教育,使得我国农村年轻人基本脱离了文盲。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外出务工、搞运输、在家乡建工厂等,从根源上来说,与农村的义务教育有直接关系。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义务教育,农民不识字,外出务工的人找不到好工作、想搞运输却考不了驾照、想在家乡办企业却不会管理。可以想象,一个贫穷落后且文盲遍地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比如印度,有人口的优势,但没有教育上的优势,义务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其人口红利即年轻人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只能从事一般性劳动,更复杂、更高级劳动则从事不了。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义务教育是国家重要基础工程,搞好义务教育有利于国家发展。而德国,虽然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其国家发展优势依然明显,在综合国力方面依然是欧洲社会的领头羊。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14.12(1)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字,下同。亿人,其中,城镇的人口为9.02亿,占63.89%;
乡村的人口为5.10亿,占36.11%。[3]农村人口依然庞大,其数据比美国与日本两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而这么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必然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虽然,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战胜利结束,然而面对5亿多农民,农村依然需要义务教育。

(二)“教育上移”(“文字上移”)对农村义务教育和文化的影响

21世纪农村义务教育的“小学进镇”“中学进城”即“教育上移”与21世纪之前的“教育下移”形成了相反的趋势,对农村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人口因素、教育政策等因素有关。

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驱动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增加了2.36亿人,乡村人口减少1.64多亿人[4],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在校生数量在大量减少。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义务教育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38.2%增长到2017年的76.48%,年均增长2.39个百分点[5-6]。从2010年到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190 042所(初中20 997所,小学169 045所)减少到100 326所(初中14 241所,小学86 085所),年均减少8 971.60所;
在校生由52 281 800人(初中11 629 815人,小学40 651 984人)减少到30 882 870人(初中6 378 055人,小学24 504 815人),年均减少2 139 893人。[7]与第七次人口普查乡村统计数字(36.11%)相比,学生在校生大致应当为36%左右。但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与上述统计数字不相符。2020年,全国在校生为156 394 425人(初中49 140 893,小学107 253 532)[7],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不到20%(19.75%),与人口数据百分比相比,两者相差将有17个百分点,说明大量的农村学生流向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上移,农村学校出现空心化。农村义务教育留不住学生、留不住学校。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学龄人口会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聚集,必然会出现“城镇挤农村”的教育发展困局。

我国由农村大国向工业大国和信息大国转变,必然会带来许多观念的变化,为了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也会逐步摒弃乡村经验,追求工业化、信息化,最终使教育走向城市化。农村义务教育也盲目克隆城市义务教育经验,试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运行机制,结果是农村义务教育越来越离农,人们看到的是面向城市的农村发展道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内容越来越城市化。过去强调教育要与“工农兵”相结合,而现在则越来越倾向于与员工、企业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看不到农村生活,更多的是一种城市情调,虽然有些文章与古诗词中有描述农村的,但教学中却无农村人的情怀,培养的是人的闲情雅性,欣赏的是农村的风景,而不是农村生活。最终培养的则是现代企业员工而不是现实的农民。那种丈量土地、参加农业劳动等多种农村人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却在农村机器的轰鸣声中被粉碎,再也见不到农村孩子们参加劳动的场面。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往往是眼高手低,毕业以后不会干农活,经常游荡在城乡,为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义务教育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文化的人,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人”或者是“圣贤”的看法也在变化。过去农民对教师是一种崇拜,认为他们都是文化人,教师可以斥责学生甚至“打骂”学生。但随着《青少年保护法》的出台,人们对教师不再是崇拜而是平视或漠视,有些地方甚至对教师大打出手。尽管2021年3月国家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但那种对农村教师轻视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换句话说,过去把教师当“神”(崇拜),后来把教师当“人”(平视),再后来把教师当“不是人”(漠视)。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并不想在农村生活,在他们的心中,城市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农村“留不住学生,留不住学校,留不住老师”。国家虽然出台了许多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农村教师的工资也大大高于城镇教师,但许多教师想办法离开农村,其真正的原因则是农村生活环境的艰苦与个人发展理想上的差距造成了许多教师义无反顾的离开农村。

今天的农村教育向往城市教育,人们也向往城市生活。农村一直是现代化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虽然为现代化城市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力、劳力,但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是城市发展的补充。在现代世界里,经济社会的边缘化会直接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和虚无化,导致农村生活的空虚与崩溃,这对农村文化生活十分不利。

尽管农村义务教育式微,出现了教育上移的倾向。但对于农民来说,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成长之根。农村义务教育就不能仅面向城市,也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

农村新文化建设中需要三种人:一是懂得人文传统的文化人,他(她)可使古老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并在新时期大放异彩;
二是懂得现代化文化生活的人,这些人是现代农村文化的领跑者,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带头人;
三是懂得现代经营的人,这些人是整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能够促进农村经济规模化经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农村义务教育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农村义务教育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重要位置

在“离农”的阴云下,农村义务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从小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使学生心怀祖国,感恩家乡。这样,不管学生是走出乡村,还是留在乡村,都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立德树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古人称之为“内圣外王”,即教育要培养圣人的德性,成就圣人的人格(“内圣”),并在社会上实施王道,建功立业,成就美好的人生(“外王”)。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中庸》的“成己成物”、孟子的“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的“积善成德”等,都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对于儒家来说,教育就是“修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教育立的就是“德”,树的就是“人”。除儒家之外,道、墨、法家也强调立德树人(内圣外王),如老子的“无为(内圣)而无不为(外王)”;
墨家的“修身”与“兴利”“除害”;
法家的“去私心行公义”等。[8]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强制性基础教育,并且是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从爱家开始,由爱家到爱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成为一个爱家爱国之人,这样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把自己的家乡放在重要位置。

(二)加强地方课程建设,促进乡土文化融合到课程中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它涵盖了地方文化的特色,既包括当地优秀传统的文化,也包括现代文化发展的优势。如江浙一带,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一些现代文化的基因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在教育中融合这些因素,有利于当地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而在其它地方,如河南,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在全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4个,即洛阳、开封、郑州、安阳,除此之外,河南还有11个地方也曾在历史上做过都城,分别是新郑、濮阳、禹州、许昌、汤阴、商丘、淇县、南阳、邓州、沁阳等。河南可以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的引导,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加强地方文化课程建设时,还要注重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可由学校和教师共同构建并融入到学校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可纪念的人和重大事件,教师通过讲解可以使中小学生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家乡和自己家乡的人,如河南焦作就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最早的有孔子的弟子子夏、赵氏孤儿、小李杜中的李商隐、文学巨匠韩愈、音乐大师朱载堉、陈家沟的太极拳、元朝理学大师许衡以及《封神演义》中的苏护及妲己的传说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等。让学生了解上述故事,使学生从小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样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继承,还能在新的形势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太极拳已经成为焦作市地方课程之一,而太极拳运动也风靡世界,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通过上述地方课程设置,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的人,不仅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也是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农村人。

(三)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的领路人

义务教育虽然是最基本的教育,但它是一切高层次教育的基础。农村义务教育扎根于农村,在其中学生不仅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还能通过学习了解外边的世界,而当学生学有所成时,也会把这种先进的工业化、信息化理念引入农村。当农民的手工劳动让位于机械劳动时,朴素的农村文化也会发生质变,这种转变就意味着新文化的诞生。

现在的农村还是有点“穷”,但脱离了贫困的农民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化的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使学生既要懂得生活,又要有先进的理念;
既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又要培养有理性、有情感、有理想的新一代,使义务教育课程更适合农村,使培养的新一代更具有农村情怀。有了这些,农村新文化建设才能更加美好,而农村义务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新文化的发展,并将长期引领农村新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文字农村文化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文字的前世今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9期)2021-09-22热爱与坚持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20年6期)2020-10-13当我在文字中投宿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赞农村“五老”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推荐访问:新文化 义务教育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