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菁选3篇

时间:2023-01-23 17:55:04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  一、案例背景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内涵和灵魂。对于怎样加强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子百家各有论述,但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菁选3篇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

  一、案例背景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内涵和灵魂。对于怎样加强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子百家各有论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加强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雷打不动的定论。该怎样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加强素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切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实践当中,充分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向学勤学兴趣。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培养起善思笃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入学前适龄儿童的猎奇心理和好动特性,将许多科普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儿童们全面掌握,进而变“被动说教”为“主动接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印着卡通图案的氢气球一直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一天早上,明明牵着他的氢气球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氢气球随着他上下挥动的手臂跳跃着,拉下来,气球又浮上去,气球上奥特曼的身姿变得鲜活起来,时而跳动,时而翻滚,引得全班小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小女孩蕾蕾不甘示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带有芭比娃娃手捧鲜花图案的气球,鼓起腮吹得大大的,让同座帮忙用细线扎紧后抛向空中,而芭比娃娃跳着轻盈的舞姿徐徐降落到地面上。“咦!怎么回事,为什么你的奥特曼能飞,我的芭比飞不起来?”带着一脸疑惑,蕾蕾再次将自己的气球抛向空中,但气球最终还是徐徐落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蕾蕾代表全班小朋友向我求助。乘此机会,为了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对空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题

  1、启发引导幼儿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孩子们学习科学、钻研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3、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有关空气的一些常识,想象生活中运用空气特性的一些具体事例。

  三、细节

  (一)准备材料:

  天*1架、同样重量的气球2只,打气筒1个,轻便塑料袋1个,吹风机1个,装满米的塑料杯1个,竹筷子1根

  (二)活动过程:

  1、提出以下问题让小朋友思考,集中讨论并回答:

  (1)空气有重量吗?如果有的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重量呢?

  (2)在教室里没有风的情况下,轻便的塑料袋会不会飘飞起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塑料袋飘飞起来呢?

  (3)将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塑料杯中,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4)做完实验后,认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我们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一个道理,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利用空气原理的事例?

  问题提出后,我逐个问题让小朋友们思索回答。孩子们个个歪着脑袋,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空气没有重量,要不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身上背着东西?”有的孩子说:“空气的重量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才不会飞起来。”我在旁边适时给以启发开导,活跃气氛,不断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有的孩子说:“塑料袋不会飘起来,那天蕾蕾的气球就飘不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气球比塑料袋重,所以飘不起来,塑料袋轻,一定能飘起来。”对于筷子插入米杯里是否能将米杯提起,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空前一致,都认为不可能提起来。在经过一阵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纷纷提出了一些驳斥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办法,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看谁的看法正确”。

  2、按照设计思路,由简到难做实验,逐渐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形态和性质的理解。

  (1)我负责指导和协助,让两个小朋友亲自操作,首先他们在我的引导和同伴们的建议下,取过了天*,将两个气球分别放置在天*的两端,这时,天*保持*衡。然后取一只气球用打气筒充足气后,系紧气球口部,放回天*托盘,这时,在小朋友们屏住呼吸专注的目光中,填*渐渐倾斜到充足气体的气球托盘这边,随着托盘的倾斜,孩子们发出唏嘘欢快的叫声。

  (2)我拿起轻便塑料袋,*放在手中,轻轻将手撤离,塑料袋犹如一片飞絮飘飘扬扬地落到地上。我叫过一位小朋友,让他按照我的做法重复了一遍。然后我拿过吹风机,插上电源,让小朋友将塑料袋倒置过来。我将吹风机伸入到塑料袋里,向袋里吹进热风。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让小朋友松开塑料袋,塑料袋便漂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自然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像花蕾绽开般快乐的笑容。

  (3)最后一个实验是操作步骤最简单,却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我让一个小朋友将装满米的塑料杯用手按实,并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垂直插入竹筷子,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连同米一起被提起来。这一现象大出孩子们的意料,他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就让他们亲自轮流按要求做了一遍。

  四、结果

  做完实验,我又引导孩子重新回到问题上来,在确定空气是有重量的前提下,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有重量,为什么空塑料袋落在地上,而吹进热空气的塑料袋会飘浮起来?一根光滑的竹筷为什么能提起整杯米?与生活中哪些事情相吻合等等。在我边提问、边启发、边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氢气球之所以能飘浮在空中,是由于空气与氢气、氦气、氧气等的质量不同。空气加热后会像水烧开翻腾一样产生对流,热气上升所以推动塑料袋飘飞在空中。用手按实杯子里的米,挤出了多余的空气,使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所以能提起杯子。小朋友们听完解答,都恍然大悟,叽叽喳喳地说“开水的热气总是往上跑”、“取暖器总是安在靠近地面上”、“家里的衣挂就是靠胶皮固定在墙壁上的”。……由此,他们联想到更多生活上的小常识,由镜子能反光联想到橡胶棒摩擦起电,由水能浮起鸡蛋联想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五花八门、七嘴八舌的问题令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应接不暇、招架不住。教室顷刻间变成了大讨论的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由衷感到高兴,那一双双稚嫩眼睛里闪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那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五、评析

  此次科学教育活动,是我们落实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的.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而生动,打破了常规性的教育模式,充分适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很好地利用了幼儿的猎奇心理和好动天性,变*面式枯燥的说教为立体能动式的灌输,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活动,我感受到以下两点:其一是在教育行为上。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整体上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造成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要体现在部分青少年承受不了客观环境的高压,依赖性过于严重,一旦遭遇逆境,便出现了压抑、封闭、走极端等心理疾病,甚至对整个社会持怀疑态度。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固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家长、教师的片面施教行为所导致的必然。新课改将素质教育提出来,是顺应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高瞻远瞩。但这只是迢迢万里的第一步,怎样落实落靠,仍然要看我们该如何去身体力行,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其二是在理论提升上。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将理论演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前提是首先将理论提升到结合实践的高度,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提升的越高就会摔得越重。所以说: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失为我们从事素质教育的明智之举。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2

  一、案例背景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内涵和灵魂。对于怎样加强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子百家各有论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加强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雷打不动的定论。该怎样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加强素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切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实践当中,充分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向学勤学兴趣。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培养起善思笃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入学前适龄儿童的猎奇心理和好动特性,将许多科普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儿童们全面掌握,进而变“被动说教”为“主动接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印着卡通图案的氢气球一直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一天早上,明明牵着他的氢气球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氢气球随着他上下挥动的手臂跳跃着,拉下来,气球又浮上去,气球上奥特曼的身姿变得鲜活起来,时而跳动,时而翻滚,引得全班小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小女孩蕾蕾不甘示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带有芭比娃娃手捧鲜花图案的气球,鼓起腮吹得大大的,让同座帮忙用细线扎紧后抛向空中,而芭比娃娃跳着轻盈的舞姿徐徐降落到地面上。“咦!怎么回事,为什么你的奥特曼能飞,我的芭比飞不起来?”带着一脸疑惑,蕾蕾再次将自己的气球抛向空中,但气球最终还是徐徐落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蕾蕾代表全班小朋友向我求助。乘此机会,为了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对空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题

  1、启发引导幼儿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孩子们学习科学、钻研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3、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有关空气的一些常识,想象生活中运用空气特性的一些具体事例。

  三、细节

  (一)准备材料:

  天*1架、同样重量的气球2只,打气筒1个,轻便塑料袋1个,吹风机1个,装满米的塑料杯1个,竹筷子1根

  (二)活动过程:

  1、提出以下问题让小朋友思考,集中讨论并回答:

  (1)空气有重量吗?如果有的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重量呢?

  (2)在教室里没有风的情况下,轻便的塑料袋会不会飘飞起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塑料袋飘飞起来呢?

  (3)将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塑料杯中,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4)做完实验后,认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我们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一个道理,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利用空气原理的事例?

  问题提出后,我逐个问题让小朋友们思索回答。孩子们个个歪着脑袋,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空气没有重量,要不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身上背着东西?”有的孩子说:“空气的重量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才不会飞起来。”我在旁边适时给以启发开导,活跃气氛,不断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有的孩子说:“塑料袋不会飘起来,那天蕾蕾的气球就飘不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气球比塑料袋重,所以飘不起来,塑料袋轻,一定能飘起来。”对于筷子插入米杯里是否能将米杯提起,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空前一致,都认为不可能提起来。在经过一阵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纷纷提出了一些驳斥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办法,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看谁的看法正确”。

  2、按照设计思路,由简到难做实验,逐渐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形态和性质的理解。

  (1)我负责指导和协助,让两个小朋友亲自操作,首先他们在我的引导和同伴们的建议下,取过了天*,将两个气球分别放置在天*的两端,这时,天*保持*衡。然后取一只气球用打气筒充足气后,系紧气球口部,放回天*托盘,这时,在小朋友们屏住呼吸专注的目光中,填*渐渐倾斜到充足气体的气球托盘这边,随着托盘的倾斜,孩子们发出唏嘘欢快的叫声。

  (2)我拿起轻便塑料袋,*放在手中,轻轻将手撤离,塑料袋犹如一片飞絮飘飘扬扬地落到地上。我叫过一位小朋友,让他按照我的做法重复了一遍。然后我拿过吹风机,插上电源,让小朋友将塑料袋倒置过来。我将吹风机伸入到塑料袋里,向袋里吹进热风。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让小朋友松开塑料袋,塑料袋便漂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自然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像花蕾绽开般快乐的笑容。

  (3)最后一个实验是操作步骤最简单,却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我让一个小朋友将装满米的塑料杯用手按实,并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垂直插入竹筷子,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连同米一起被提起来。这一现象大出孩子们的意料,他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就让他们亲自轮流按要求做了一遍。

  四、结果

  做完实验,我又引导孩子重新回到问题上来,在确定空气是有重量的前提下,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有重量,为什么空塑料袋落在地上,而吹进热空气的塑料袋会飘浮起来?一根光滑的竹筷为什么能提起整杯米?与生活中哪些事情相吻合等等。在我边提问、边启发、边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氢气球之所以能飘浮在空中,是由于空气与氢气、氦气、氧气等的质量不同。空气加热后会像水烧开翻腾一样产生对流,热气上升所以推动塑料袋飘飞在空中。用手按实杯子里的米,挤出了多余的空气,使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所以能提起杯子。小朋友们听完解答,都恍然大悟,叽叽喳喳地说“开水的热气总是往上跑”、“取暖器总是安在靠近地面上”、“家里的衣挂就是靠胶皮固定在墙壁上的”。……由此,他们联想到更多生活上的小常识,由镜子能反光联想到橡胶棒摩擦起电,由水能浮起鸡蛋联想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五花八门、七嘴八舌的问题令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应接不暇、招架不住。教室顷刻间变成了大讨论的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由衷感到高兴,那一双双稚嫩眼睛里闪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那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五、评析

  此次科学教育活动,是我们落实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的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而生动,打破了常规性的教育模式,充分适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很好地利用了幼儿的猎奇心理和好动天性,变*面式枯燥的说教为立体能动式的灌输,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活动,我感受到以下两点:其一是在教育行为上。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整体上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造成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要体现在部分青少年承受不了客观环境的高压,依赖性过于严重,一旦遭遇逆境,便出现了压抑、封闭、走极端等心理疾病,甚至对整个社会持怀疑态度。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固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家长、教师的片面施教行为所导致的必然。新课改将素质教育提出来,是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瞻远瞩。但这只是迢迢万里的第一步,怎样落实落靠,仍然要看我们该如何去身体力行,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其二是在理论提升上。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将理论演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前提是首先将理论提升到结合实践的高度,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提升的越高就会摔得越重。所以说: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失为我们从事素质教育的明智之举。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3

  一、案例背景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内涵和灵魂。对于怎样加强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子百家各有论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加强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雷打不动的定论。该怎样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加强素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切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实践当中,充分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向学勤学兴趣。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培养起善思笃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入学前适龄儿童的猎奇心理和好动特性,将许多科普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儿童们全面掌握,进而变“被动说教”为“主动接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印着卡通图案的氢气球一直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一天早上,明明牵着他的氢气球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氢气球随着他上下挥动的手臂跳跃着,拉下来,气球又浮上去,气球上奥特曼的身姿变得鲜活起来,时而跳动,时而翻滚,引得全班小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小女孩蕾蕾不甘示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带有芭比娃娃手捧鲜花图案的气球,鼓起腮吹得大大的,让同座帮忙用细线扎紧后抛向空中,而芭比娃娃跳着轻盈的舞姿徐徐降落到地面上。“咦!怎么回事,为什么你的奥特曼能飞,我的芭比飞不起来?”带着一脸疑惑,蕾蕾再次将自己的气球抛向空中,但气球最终还是徐徐落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蕾蕾代表全班小朋友向我求助。乘此机会,为了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对空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题

  1、启发引导幼儿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孩子们学习科学、钻研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3、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有关空气的一些常识,想象生活中运用空气特性的一些具体事例。

  三、细节

  (一)准备材料

  天*1架、同样重量的气球2只,打气筒1个,轻便塑料袋1个,吹风机1个,装满米的塑料杯1个,竹筷子1根

  (二)活动过程:

  1、提出以下问题让小朋友思考,集中讨论并回答:

  (1)空气有重量吗?如果有的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重量呢?

  (2)在教室里没有风的情况下,轻便的塑料袋会不会飘飞起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塑料袋飘飞起来呢?

  (3)将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塑料杯中,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4)做完实验后,认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我们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一个道理,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利用空气原理的事例?

  问题提出后,我逐个问题让小朋友们思索回答。孩子们个个歪着脑袋,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空气没有重量,要不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身上背着东西?”有的孩子说:“空气的重量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才不会飞起来。”我在旁边适时给以启发开导,活跃气氛,不断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有的孩子说:“塑料袋不会飘起来,那天蕾蕾的气球就飘不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气球比塑料袋重,所以飘不起来,塑料袋轻,一定能飘起来。”对于筷子插入米杯里是否能将米杯提起,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空前一致,都认为不可能提起来。在经过一阵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纷纷提出了一些驳斥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办法,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看谁的看法正确”。

  2、按照设计思路,由简到难做实验,逐渐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形态和性质的理解。

  (1)我负责指导和协助,让两个小朋友亲自操作,首先他们在我的引导和同伴们的建议下,取过了天*,将两个气球分别放置在天*的两端,这时,天*保持*衡。然后取一只气球用打气筒充足气后,系紧气球口部,放回天*托盘,这时,在小朋友们屏住呼吸专注的目光中,填*渐渐倾斜到充足气体的气球托盘这边,随着托盘的倾斜,孩子们发出唏嘘欢快的叫声。

  (2)我拿起轻便塑料袋,*放在手中,轻轻将手撤离,塑料袋犹如一片飞絮飘飘扬扬地落到地上。我叫过一位小朋友,让他按照我的做法重复了一遍。然后我拿过吹风机,插上电源,让小朋友将塑料袋倒置过来。我将吹风机伸入到塑料袋里,向袋里吹进热风。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让小朋友松开塑料袋,塑料袋便漂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自然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像花蕾绽开般快乐的笑容。

  (3)最后一个实验是操作步骤最简单,却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我让一个小朋友将装满米的塑料杯用手按实,并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垂直插入竹筷子,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连同米一起被提起来。这一现象大出孩子们的意料,他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就让他们亲自轮流按要求做了一遍。

  四、结果

  做完实验,我又引导孩子重新回到问题上来,在确定空气是有重量的前提下,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有重量,为什么空塑料袋落在地上,而吹进热空气的塑料袋会飘浮起来?一根光滑的竹筷为什么能提起整杯米?与生活中哪些事情相吻合等等。在我边提问、边启发、边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氢气球之所以能飘浮在空中,是由于空气与氢气、氦气、氧气等的质量不同。空气加热后会像水烧开翻腾一样产生对流,热气上升所以推动塑料袋飘飞在空中。用手按实杯子里的米,挤出了多余的空气,使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所以能提起杯子。小朋友们听完解答,都恍然大悟,叽叽喳喳地说“开水的热气总是往上跑”、“取暖器总是安在靠近地面上”、“家里的衣挂就是靠胶皮固定在墙壁上的”。……由此,他们联想到更多生活上的小常识,由镜子能反光联想到橡胶棒摩擦起电,由水能浮起鸡蛋联想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五花八门、七嘴八舌的问题令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应接不暇、招架不住。教室顷刻间变成了大讨论的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由衷感到高兴,那一双双稚嫩眼睛里闪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那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五、评析

  此次科学教育活动,是我们落实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的.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而生动,打破了常规性的教育模式,充分适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很好地利用了幼儿的猎奇心理和好动天性,变*面式枯燥的说教为立体能动式的灌输,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活动,我感受到以下两点:其一是在教育行为上。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整体上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造成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要体现在部分青少年承受不了客观环境的高压,依赖性过于严重,一旦遭遇逆境,便出现了压抑、封闭、走极端等心理疾病,甚至对整个社会持怀疑态度。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固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家长、教师的片面施教行为所导致的必然。新课改将素质教育提出来,是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瞻远瞩。但这只是迢迢万里的第一步,怎样落实落靠,仍然要看我们该如何去身体力行,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其二是在理论提升上。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将理论演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前提是首先将理论提升到结合实践的高度,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提升的越高就会摔得越重。所以说: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失为我们从事素质教育的明智之举。

推荐访问:大班 教学案例 幼儿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 菁选3篇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0篇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3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案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