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读《项羽本纪》有感五篇(完整)

时间:2023-01-06 13:10:05 来源:网友投稿

读《项羽本纪》有感1  合上书本,静静的回味着那些精彩的情节,如电影中一些破碎的镜头一点一滴慢慢拼凑起来。  你听到了吗?  一条大江,在这两千多年里,一直发出雄浑的呜咽声。它并不是在不满着什么,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读《项羽本纪》有感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读《项羽本纪》有感五篇(完整)

读《项羽本纪》有感1

  合上书本,静静的回味着那些精彩的情节,如电影中一些破碎的镜头一点一滴慢慢拼凑起来。

  你听到了吗?

  一条大江,在这两千多年里,一直发出雄浑的呜咽声。它并不是在不满着什么,而是想要唤醒沉睡了两千年的你——英雄项羽!它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磊落、豪迈!当所谓的故人赶上来追命索魂时,你说:“吾为若德。”好一个“吾为若德”啊!说罢,你便砍下自己的头颅,抛向吕马童,我相信在此时,这如千金重的头颅定能把吕马童砸成一摊肉泥——这些都是大江悄悄告诉世人的。

  微风轻轻地抚过我的脸,感觉是如此舒适。我想,这风或许曾在两千多年前轻轻地抚过你,可能你会受不了这么诗意的一刻。因为你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有人认为你过于霸道,过于迷信武力。而我却认为你坦率粗犷,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你才是最贴切的。

  帐逢内,烛光散满在地上,你坐在酒席的中间,俨然是个高高在上的王。相比之下,你的好兄弟刘邦显然逊色一些。

  项庄在舞剑。

  一招一式是如此的干净利落,仿佛剑剑都能击中敌人的要害。只是主人还没有下命令。

  然而机会是不等人的。

  我突然想问你:多年后,你站在乌江边上身临绝境时,你有没有后悔?后悔没有在最佳时机里杀掉刘邦?

  或许此时多说已无益,唯有你自己心中明白。

  窗外突然下起了雨,忽大忽小,落在土里没有声音,仿佛是带着某种温柔。收音机里播放着某首凄凉的小曲,隐隐约约地透露某种情感。这种婉约,与你的豪迈相比,我显然更喜欢后者。

  司马迁真是一位伯乐,若是没有他写的《项羽本纪》,或许在文学长廊里就不存在空前绝后的霸王形象。我知道,苍天既然造就了你,历史就不会磨灭你的。

  只是到最后,心爱的女人已持剑自刎,宝马乌骓也随亭长无奈离去,一马一剑一女子,都在我眼前慢慢消逝,融入这混浊的空气中,让人看不见,也摸不着。

  而此时,雨却越下越小了。隐隐约约地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新土气息,明明应该是舒适的感觉,但心里却是无法抑止的淡淡的失落和叹惜。一切,只因思念项羽罢了。

读《项羽本纪》有感2

  在读完《项羽本纪》后,我对项羽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在历史上推翻秦王朝,火烧阿房宫,打过无数胜仗。李清照评价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他小时候看见秦王盛大的阵仗时,当下就说出要取代秦王的话。可见其雄心壮志。终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推进历史进程中,他是英雄。但在他个人的某些缺点上,就注定了他下场的悲剧。

  鸿门宴上,他优柔寡断,面对范增的暗示,犹豫不决,最后放走刘邦,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他不听善告,存有虚荣心。在项羽推翻秦王朝后,想要向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但有一位文官说可以占领这个地方,但是项羽不听,被文官辱骂后,他把那个人扔进水中煮死。可见他的残酷。

  我从中得到一些道理。我明白了做人要善于听取良言忠告,还要恪守本分,并且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点,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再重蹈项羽的覆辙,成就一番大事业。

读《项羽本纪》有感3

  读羽纪,我们都会感叹太史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成(功)了也不见得英雄,(失)败了也不见得就是小丑、懦夫或败类。所以英雄不英雄,除了言辞之外,还要看品行,对历史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忘记,《项羽本纪》的传主本姓项名籍,字羽,题目却定为“项羽本纪”。这已经看出太史公对于项羽本人历史功绩的褒扬了,要知道汉高祖早就下令不许称项羽,只准称“项籍”,违背之人都会受到惩罚(详情参看《史记·汲郑列传》)。所以,成败论英雄放在史学里就不够专业,放在文学里也说不通。我们还是来看看项羽都做了什么吧。

  刚才说,英雄不英雄,要看品行。太史公对于品行简直太看重了(详情参考要离不能入选《史记·刺客列传》的理由)。在羽纪里,太史公记录了两大事件,让本可以纵横天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项王一下子崩塌了人设。我总结是巨鹿受降章邯忘亲,长江弑杀怀王背国,封建社会,顶上无父无君的罪名,什么样人也架不住这么轰啊。

  羽纪开篇并没有把项羽放到传主的位置,而是细致地记录了项梁的活动。项梁是项羽的叔叔,一手培养了项羽,本该写一写,但是羽纪那段似乎有些喧宾夺主了。其实不然,项梁的事实则都是为了表现项羽而服务的。写项梁,自然而然的就把项氏家族的背景和起事的背景都交代清楚了。也就相当于交代清楚了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吧。

  项梁因为获罪被囚禁在会稽监狱中,司马欣对项梁却照顾有加,曹咎和董翳也都是那个时候在监狱中照顾过项梁之人。到了后来,就因为这件事,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将司马欣封为“三秦”之一的塞王,曹咎和董翳也都封王了。可见,项羽这个人很懂得感恩和报答。可是“三秦”中还有一位雍王章邯呢。你说对司马欣等人是感恩,那么对章邯是不是就是忘亲呢?

  章邯何许人也?章邯的部将王离是灭楚的功臣,章邯更是在定陶大败项梁的秦军指挥官,而这定陶之败就逼得项梁自刎而死。章邯和项羽真乃“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啊,巨鹿之战,就连章邯也真是被逼走投无路,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奔项羽的,章邯看到项羽时“……终迟疑不决……虽降,犹见羽流涕,作乞怜状”可是项羽却轻松赦免了章邯。估计章邯的嘴都会笑歪掉。这件事,天下的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因为章邯是关中人,受降章邯,无非是在示好秦人,想要用章邯为前锋,快点打进关中,在关中称王。贪天下的心思,一看即明了。

  巨鹿之战,项羽矫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进了关中后,公然自封西楚霸王,置楚怀王于何处?楚南公曾言“楚虽三户能亡秦”,楚怀王毕竟还是有个名号的,当初楚人能随着项羽南征北战,也正是因为项氏是楚之旧臣。项梁用了楚怀王的名号号令天下的。现在暴秦灭亡,按照当初的约定就该各安职分,可是项羽非要政由己出,杀掉楚怀王,分封封得有失公允,弑君还是那样的肆无忌惮。楚地的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项羽看到秦始皇都想取而代之,楚怀王更不会放在眼中,一朝权力在手,天下收归我有。贪天下的心思,一看即明了。

  当初读巨鹿之战,佩服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今日再读,感慨项羽的短视。当初读截江弑君,奇怪项羽凶相毕露的行动,今日再读,感慨项羽的短视。

  夜深至此,戛然而止,改天再续。

读《项羽本纪》有感4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记得是谁说了这番话,但觉得这话特别正确,且特别适合拿来考量项羽。

  《项羽本纪》可算是《史记》里的一篇奇文:从史记的体例看,“本纪”是不该为一个失败的“草头王”作传的,它属于坐了江山君临天下的封建帝王。项羽没有坐江山自然也没有君临天下,却享受了“本纪”的待遇,不能不说这个“待遇”是司马迁给他的。然而正因司马迁给了项羽高级待遇,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失败的英雄形象,司马迁以其悲剧感极强的审美眼光给了我们一个血肉丰满的项羽,从项羽的身上,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以汲取一点精神营养,当然有的是从正面汲取,有的是从反面吸取。

  在*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被万夫所指世人不屑,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听到的更多的人们的贬低;项羽虽然败了,但我们给予他的却多是同情与奖掖。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我认为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在那个年代,除了他自己,没人可以打败他。

  项羽小时候学文但不感兴趣转而习武,他叔叔对他说武学习得再好不过是敌一人敌十人,要敌万人就得学习兵法,项羽听后很感兴趣,转而苦读兵书,同时也习文练武。那时候有一句话叫“楚人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说即便是楚人只有三户了,最后也一定会灭掉秦国的。项羽从小志向远大,他暗暗立志要推翻暴秦。曾有个故事,说是项羽年少的时候看到秦王带一帮人浩浩荡荡在江中游玩,秦王被众人护拥好不气派,项羽看到了就对身边的人说“彼可取而代也”,令旁人大惊失色,他叔叔在边上听到了,知道项羽非常人也,志存高远他日必成大器。

  项羽精通兵法,力能举鼎,文武双全,同时具有先天的领导力和不凡气度,他懂得带兵最重要的是要立军威,项羽一向言必行,行必果,他武力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同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带兵打仗所向无敌,仿佛出世就是与众不同的大人物大英雄。

  项羽除了上述特征外,最重要是他非常的自信、坚强、果敢、威猛,这样无比的自信,使他很少相信别人,他只相信自己。他个人能在万敌之中进退自如,百万雄兵指挥起来同样应对自如得心应手。但同时他也刚愎自用、性情暴戾,他的能力优秀,使他常常目中无人,口出狂言,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凡夫俗子,极少有人能让他敬佩。

  项羽最大的错误不是鸿门宴上没杀掉刘邦,而是对于韩信的轻视。韩信本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韩信熟读兵书,有谋略有胆识,对军事之事了如指掌,能忍他人胯下之辱就是为了不负生*所学,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他在项羽帐下时虽是小兵一个,但每每都能未卜先知,对项羽的作战思路了如指掌,后来在钟离昧推荐下到项羽帐下,让项羽授他一个好职位,可是项羽偏偏对自己过份自信,目中无人。他虽然知道韩信有谋有略对作战之事更是有独到之处,但他看不起这个曾经的“胯下小人”,他认为韩信这样的人如果也当了将军那将对他项羽的不敬,会给他项羽丢人,这使他没有重用韩信——他的最大对手。这是项羽最失败的地方,虽然英雄一世,但没能逃过世俗的偏见,以有色眼睛来对待一个天才。

  项羽是一员名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却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忽然间自以为很懂政治。政治比军事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政治资质*凡的军事将领所能胜任。项羽不但自认为他能够胜任,而且还游刃有余,他就注定的要付出代价,并连累千万无辜的人,跟着付出代价。

  秦末是一个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张良、陈*、萧何、樊哙,这些人都是英雄,但他们是不同的英雄,刘邦属于政治,张良、陈*、萧何属于谋士,韩信属于军事,而项羽,我认为他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的英雄行为,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司马迁以他的雄健之笔,动摇了一个几乎不可动摇的俗见:成王败寇——最起码项羽在*人的心目中还是英雄。他的悲剧显然是性格悲剧,然而司马迁笔下项羽的不完美性格恰恰具有非常震撼人心的审美价值。

读《项羽本纪》有感5

  回望涛涛历史长河,多少风流人物,他们都曾拥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嬴政统一六国、成就霸业;刘备家境贫寒却能建立蜀国、三分天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弱*,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可我笑过嬴政焚书坑儒、荒淫无道,笑过刘备优柔寡断、缺乏霸气,也笑过勾践为了卷土而来不惜低三下四得了江山,失了尊严的*庸。但,有一个人,伫立在乌江边,用死换来了最后的尊严。他就是你——项羽。

  你少有大志,望着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的车队,你没有畏怯于车队中成百上千的士兵,而是仰天长笑:“吾可取而代之”。时间的指针转动了几年,你起兵抗秦,在这几年你遇见了你宿命中的对手——刘邦。他视你为眼中钉,小心防备你的一举一动,而你却不以为然。当谋士范增设好鸿门宴想除掉刘邦时,你反而在宴会上举杯痛饮,一再没有下达那本来可以使你夺得天下的指令,最终刘邦跑了。你为此被刘邦的计谋弄得越发疲倦,望着手下一个个离去的背影,你深知你的宿命即将来临。

  那天,乌江前,天边残阳似血,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你望着你的士兵,多半战死在沙场上血流成河、骨堆如山,面对吴江亭长,你的尊严让你无法渡江。你展示出内心深处的柔软慈悲,你不愿让马雅落入敌军之手,你更不愿杀他,你将马雅送予亭长,带着仅剩的二十八人,持短刀迎向五十汉军。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你在敌军所向披靡,身中数箭,但仍无人敢上前与你对峙,战火中你望向了曾经离你而去的故友吕马童,你大笑曰:“刘邦用千两黄金来悬赏我项上人头,今天我送你个人情。”你拿起了随你身经百战的剑,笑着自刎了。

  乌江水洗过千年的尘埃,也传咏着那不屈的英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我想告诉你,你永远是历史长河中仅存的真金!

推荐访问:项羽 本纪 有感 读《项羽本纪》有感五篇 读《项羽本纪》有感1 读《项羽本纪》有感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