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10篇

时间:2022-06-09 08:55:32 来源:网友投稿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10篇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1

  《政府工作报告》为2022年制定了5.5%的GDP增长目标,稳中求进、主动作为,能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具有正面导向性意义。《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货币金融政策要继续稳固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成果,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尤其关注中小企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更灵活稳健的金融政策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货币当局应该进一步疏通金融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也要加强政策出台和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商,与市场主体分享政策运行的逻辑,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连续性、有效性,不搞急拐弯、一刀切、运动式做法。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2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3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中指出,2021年是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不小成就,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和挑战。

  作为当代的青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持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奋斗中不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4

  万里河山,春风浩荡,两会开启。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在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民生分量沉甸甸。总结过去、回顾既往、分析大势、展望未来,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年工作立起奋斗目标、明确工作路径。目标所向、思路引领,一切指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在春天的“盛会”里,触摸滚烫的民生温度。“民生”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与历年一样,“民生红包”拆到手软,“幸福指数”噌噌上涨,同样是广大网友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直接感受。“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从企业到农民,从城市到农村,政策关怀接力加码,为新征程上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注入满满的自信和底气。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5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三篇。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6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两会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两会备受关注,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确定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我将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贡献自己全部的气力。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7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三月的春风吹拂,举世瞩目的“两会”如期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委员将带着精心准备的议案、提案齐聚首都,反映人民意愿,传达群众呼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看到了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的美好景象。蓝图催人奋进,使命激荡人心。希望千禧一代认真学习且深刻领悟大会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鼓足干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众智、集聚众力,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谱写青春之华章!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8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伴随着和煦的春风,2022年全国两会隆重拉开帷幕,再一次牵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企业来说,我们重点关注学习了“创新驱动发展”板块的相关内容。《报告》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我认为,就纺织服装行业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三是锻造产品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包括大数据中心、产业数字化等。我想,数字经济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加快数字化建设也是我们企业“十四五”期间亟待攻克的难题。

  目标美好,重任在肩。我们将充分做好思想、担当、能力、作风等全面准备,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热情和本领为纺织服装行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9

  “两会”是近期备受瞩目的焦点。今天,人发院学生会组织召开了学习两会精神及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会议。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世界发展的十字路口,报告向全社会传递了强烈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中国将持续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独特优越性。我们必将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用担当和实干书写美好新篇章!

2022政府工作报告感言篇10

  今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是“稳健”与“积极”同调。

  稳健,指的是今年主要经济指标设定稳健。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两年疫情冲击和疫情恢复之后,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在了一个较稳健的水准,与去年工作完成情况对比之下更加凸显。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5%,全年就业目标1100万以上,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在我看来是相当稳健的水平,为后续发展留有了相当大的空间。

  积极,是指采取手段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当此之时,中央政府坚定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作为一个新进的财政学人,我关注到了中央提出的减税降费。我在财政学课上学过,减税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说都意味着收入减少,但政府工作报告仍然提出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这彰示了中央保经济促民生的决心。

  我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出色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推荐访问:感言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感想2020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感悟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政府工作报告观后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感 政府工作报告感受2020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