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3-11-20 19:30:11 来源:网友投稿

沈西伟,赵建美

(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南通 226001;
2 南通大学医学院)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及器官,尤其是皮肤、黏膜、淋巴结以及冠状动脉[1-2]。目前KD 的病因和机制仍不明确。大量学者[3-4]认为可能是遗传易感儿童在感染因素诱发下引起的免疫调节紊乱。随着对KD 的不断研究,发现KD 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会导致严重后果。同时由于大多数KD 相关的神经系统病变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给KD 的诊断,尤其是不典型KD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本综述将针对KD 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预后以及对KD 早期预警的表现进行总结。KD 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为1%~36%[5-8]。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易激惹、意识障碍、头痛、行为改变、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颅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可引起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急性脑病、脑血管病等。

1.1 AM AM 的临床特点为[6-13]:(1)发生率高,为5.0%~22.6%。(2)常发生于急性期,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纳差、前囟凸起等。(3)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除白细胞数增多外,生化和培养正常;
头颅CT或MRI 正常。(4)抗生素治疗无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后脑脊液恢复正常。(5)发生严重后遗症的风险较低,预后良好。

AM 的发病机制推测是:(1)各种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经过血液循环引起的损伤作用[10-11]。(2)脑部血管发生血管炎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12]。(3)注射IVIG 后引起的超敏反应以及诱发炎症因子的释放,作用于脑膜所致[13]。

1.2 脑膜脑炎 K.TAKAGI 等[8,14]报道6 例脑膜脑炎患儿,其特点为发病率低(约3.7%);
发病年龄3~15 个月;
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和(或)癫痫发作为主,发作时间2~11 d;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明显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生化及培养阴性。经过IVIG 治疗后,预后良好。可能机制为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的血管炎引起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8,14]。

急性脑病是KD 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临床特点[15-17]主要为:(1)常在KD 急性期发病,发生率为0.9%~1%。(2)表现为反复发热、激惹、头痛、意识障碍、语言行为异常以及惊厥发作等。(3)辅助检查:脑脊液多数正常;
低钠血症;
头颅MRI 可见脑白质病变、胼胝体可逆性病变、脑血流低灌注等;
脑电图可见慢波。(4)IVIG、英夫利昔单抗及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5)预后一般良好,部分儿童遗留有严重后遗症。

急性脑病的发病机制[15,17]可能是:(1)约75%的脑病患儿合并有低钠血症,而低钠血症可引起脑细胞水肿。(2)异常的免疫激活,炎症因子如IL-1、IL-6、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大量释放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引起脑细胞和血管损伤。(3)脑血管发生血管炎引起的局部缺血效应。

KD 相关的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炎、脑血流低灌注、脑梗死、脑动脉瘤及其破裂出血等[18-23],发生率是普通儿童的3.19 倍。临床上以易激惹、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偏瘫、行为异常、失语等为主要表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头颅CT、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有助于诊断。治疗常用IVIG、阿司匹林、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

3.1 脑血管炎 以无症状性脑血管炎最为常见。KD儿童尸检可见包括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等脑血管受累表现。KD 相关的脑血管炎诊断特别困难,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头颅MRI和MRA[19-20]。

3.2 脑血流低灌注 T.ICHIYAMA 等[20-21]通过SPECT对无神经系统症状的KD 急性期患儿研究发现,分别有28.6%、72%的KD 患儿表现为局限性脑血流低灌注。同时,T.HIKITA 等[21]对4 例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分别行SPECT 和MRI 检查,发现均有脑血流低灌注;
3 例患儿可见MRI 异常。可能的机制是脑血管炎引起的局部缺血效应。

3.3 脑梗死、大脑动脉瘤及其破裂出血 脑梗死是KD 患者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较晚,甚至在KD发病后1 年以上发病。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区域,导致脑动脉出现狭窄、闭塞。常伴有更长时间的发热或严重的KD。头颅CT、MRI 及MRA 有助于诊断。可能的机制[22-23]是:(1)脑血管炎引起的局部缺血效应。(2)血栓形成,如输注IVIG 后经常发生IVIG 相关的血栓、血小板增多以及血管炎症反应引起的血栓。J.H.AHN 等[22]在2010 年报道了1 例KD 合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揭示了KD 的血管炎病变可累及脑动脉,形成动脉瘤。

KD 可累及众多颅神经,但以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FNP)为主。J.MURAYAMA 于1974 年首次报道KD 相关的FNP,此后报道逐渐增多,1984 年日本将FNP 作为神经症状写进指南[24]中。FNP 的临床特点[25-29]:(1)发生率为0.9%~1.3%。(2)发病年龄一般为3~25 个月,多≤20 个月。(3)男女比例约为1∶1.4。(4)左侧多见,偶见双侧。(5)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睑不能闭合、面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6)少数在KD 初期出现,多数在恢复期出现,平均发病时间为16 d。持续时间为2 d~3 个月,平均12 d。(7)脑脊液检查60%以上出现白细胞数增高,生化正常,培养阴性。(8)一半以上的患儿可伴有心血管系统损害,以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为主。(9)一般经过IVIG 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FNP 大多可自行恢复,极少数患儿可长期存在。

FNP 的发病机制可能为:(1)由于供应周围神经的动脉发生血管炎而引起的缺血效应[7,27]。(2)脑部血管炎累及面神经核以外的面神经所导致的神经节炎、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的神经炎[28]。(3)免疫功能调节异常[29]。

在传统认知中,SNHL 不是KD 的常见并发症,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并未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然而,自从1988 年第1 例KD 相关的SNHL被报道出来,许多学者[30-31]对SNHL 进行研究发现:(1)发生率高,为30%~36%,尤其是在血沉快、贫血、血小板计数高、延迟使用IVIG 治疗等的患儿中明显。(2)发病年龄多<2 岁。(3)常在KD 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发病,亦可在恢复期发病。(4)常累及双侧。(5)听力损害大多为一过性的,严重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语言发育延迟及永久性耳聋。(6)听力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7)大部分患儿对IVIG 及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8)一般预后良好,约有14%的患儿有持续性的不可逆的SNHL。

SNHL 的发病机制[30]可能是:(1)大剂量阿司匹林的耳毒性。短时间内大量阿司匹林破坏血-迷路屏障,引起的细胞、血管、神经损害。(2)内耳的血管发生血管炎,引起炎症反应以及缺血效应,导致内耳毛细胞、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受损。(3)感染损伤机制。微生物及其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内耳引起的损伤。(4)免疫功能紊乱。异常的免疫激活引起的内耳毛细胞、血管、神经损伤。

KD 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是KD 的另一个严重并发症,不仅发病率高,且会遗留永久后遗症,同时增加冠状动脉受累的风险,尤其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在KD 早期时,常导致漏诊或误诊,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但未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主要原因有:(1)儿科医师及家长对KD 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认识不足,未能早期诊断,导致治疗延迟。(2)KD 的高发人群为5 岁以下的儿童,不会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配合检查。因此,对于长期发热的患儿,特别是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如易激惹、AM、行为异常、FNP、SNHL 等,要高度怀疑KD 可能。及时行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以及听力检查等有助于K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鉴于SNHL 的高发病率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将听力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并进行长期随访。

猜你喜欢血管炎脑血管脑脊液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现代医院(2022年6期)2022-08-26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6期)2021-11-20一项单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种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复旦学报(医学版)(2021年2期)2021-04-09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8期)2016-05-14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5期)2016-01-15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15年3期)2015-07-18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罕少疾病杂志(2015年1期)2015-07-12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3期)2015-03-01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 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