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3-10-25 10:20:13 来源:网友投稿

王 玲

(1.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伊宁 835000;
2.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 伊宁 835000)

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首要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1],影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复杂且多样,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大学教学改革而言,管理者重点关注宏观角度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流学科建设及本科教学评估等工作,忽视了微观角度下真实课堂中的课程教学,如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202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教育进入整体抓质量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要求和衡量标准,强调高校应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二十大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重申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要注重提升一流人才与创新能力培养。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上述人才类型不能缺失高等教育的参与及培养。传统高校课程教学偏重于知识型人才培养,未能与社会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这就要求高校及时审视人才培养理念,除促进大学生获得学业成就,还要培养其走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关注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信念及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组织开始认识到社会情感、责任感、沟通与协调等非认知能力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应坚持认知能力提升和非认知能力培育并重,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究非认知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逻辑,认为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将会是大学课程教学有效改革的核心与驱力,同时为促成高质量课程建设中有意义、有深度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非认知能力也称非智力因素,最早提出于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中,后期也运用于经济学领域中,用于揭示各项能力的经济价值。“大五人格”模型认为非认知能力等同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严谨性、顺同性、外向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2]。对于非认知能力这一概念而言,由于研究者研究领域的不同,以及对其理解重点的不同,并无确定说法,根据以往研究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非认知能力是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人生观、秉性和意志[3],与个人品质相关的期望、责任心和社交能力[4]。第二,非认知能力是心理素质能力,比如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对认知的接受和应用有影响的能力。第三,非认知能力与行为心理学相关,界定为个体的行为特质,包括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规制能力和神经认知技能[5]。由于非认知能力指的是个性品质及心理因素这些不稳定的状态,所以个体在不同时期的非认知能力及所需培养的非认知能力是不同的。本文所研究的是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表现出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认为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集中表现在两个维度:其一,个人内在维度,包括大学生深度学习、自我认同、效能感、意志力、探索性等方面;
其二,人际外在维度,包括人际关系能力、价值观、责任感、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

认知能力不再是评价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业成绩不应再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唯一重心,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日益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也将非认知能力纳入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养体系。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也应及时关注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因此高校需要深入了解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价值逻辑,把握逻辑起点,分析逻辑走向,辨明逻辑旨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探究课程教学改革中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价值逻辑,从逻辑起点、逻辑走向、逻辑旨归三个层面正确认识非认知能力对于大学生发展的价值意义,有益于为培养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引。

(一)逻辑起点:激发大学生深度学习,体现素养价值

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起点应从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角度,从“知识论”走向“素养论”,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大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体现素养价值。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内驱动力,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具有热爱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探究问题的“对话性”及“思考性”,在学习组织方式上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协同性”。教学率先考虑的应当是如何凸显人性而非强化知识的物化,大学育人应切实走向“全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积极共情、诚信人格等非认知能力的提升。高校应构建促进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注重价值观教育,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在个人内在维度和人际外在维度完成非认知能力的内化与迁移。

(二)逻辑走向:探索教学改革路径,体现实践价值

以非认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应着重思考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与传统教学范式的整合,以及培养价值与现行教学评价的对接,从而推动非认知能力教育全面深入的开展。关注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鼓励教师立足于课程观、素养观,为学生主动学习而教,为学生深度学习而教;
能够帮助教师调整、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在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中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到自主思考的层次,以促进学生有意义有深度的学习;
能够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提供开放性,使教师有机会重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教学路径。大学教师需要明白,在现代教学中,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甚至不再是主要目的,知识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剂,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构建以非认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的新型教学范式,突显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体现课堂教学的实践价值,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三)逻辑旨归:提高高校育人质量,体现时代价值

在当今以软实力为主的竞争背景下,大学生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聚焦的重要领域,“质量为王”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旨,也是课程建设的评价导向。智造社会的到来为大学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智造社会指的是目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进而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新型社会。现代科技的力量带来了无限发展可能,培养适合智造社会发展的新型劳动力是大学育人的新目标。智造社会背景下大学育人需要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方面,大学生需改变自己适应智造社会及未来新的社会形态。大学生应该有自我管理、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大学生需具备核心素养。通过自主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观、责任感。综上所述,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大学育人的核心竞争力,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核心胜任力,体现了教育的时代价值。

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需落实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决于高校课程决策者对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要高度重视高校课程决策者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关注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促进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一)高校未完全认识到非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力培养定位存在偏差

大学育人理念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根基,定位符合社会发展,具有先进性的育人理念对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现实社会发展,好奇心、自我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责任心等非认知能力逐渐受到企业和招聘单位的关注与重视[6],说明无论是知识的更迭还是技术的发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是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对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中,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四年大学学习中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耶鲁大学原校长莱文(Richard Levin)曾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二是缺少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7]目前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存在不平衡,认知能力的研究技能发展较好,非认知能力中自我及社会沟通技能发展情况不乐观[6],而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教育回报率更重要[8]。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明确认识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过多关注大学生知识表象记忆和教师传统机械的浅表教学,忽视了知识在学生技能、思维方法、情感等方面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产生偏移,虽然能够培养出知识掌握量不断增加的大学生,但学生不理解知识的由来、内涵,无法对知识进行自我编排、融会贯通,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大学生缺少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自觉能动性,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在当今社会正变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二)教师课程设计意识有待提升,非认知能力与传统课堂未能较好融合

大学教学改革需要依托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改革需要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其教学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问题[9]。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教学设计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设计的优良决定了课程的质量。高校课程教学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教师教学设计局限于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具有理论意义,逻辑合理,反映了众多知识的有机联系,但是现代大学教学的长期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质量,成长更为全面,局限于教材的教学设计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二,教学设计中未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未能站在学生角度,未依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足够关注。其三,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部分大学教师对非认知能力培养的思维发展规律了解不深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很难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机会,缺乏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协作创新的意识。所以在高校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发展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应成为高校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角度去选择知识、编排知识和创造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构建凸显学生能力发展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发展状态关注不足,致使大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发展状态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载体[10]。大学生的发展状态不仅包括知识记忆、理解、注意等认知能力,还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等非认知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上。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根据学生绩点判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达到各科均衡发展的标准,即对认知能力的评价;
二是判断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对非认知能力的评价。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11],出现了“就业难”“慢就业”现象,从而也反映了大学在教学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目前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评估正在走入每一所大学,检验大学专业建设质量、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其中的核心理念是基于“产出导向”培养人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为大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培养大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能力。原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评价,高校管理者、教师应思考如何检验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缺失问题,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最终完成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

(一)出发点: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能力发展

在知识、技术不断更迭的背景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期待高校能够培养除专业知识扎实之外,同时具有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高校在关注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多元能力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过去被忽视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应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调整能力、思维力、想象力确定为非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强化大学生能力发展,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树立结果导向意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整全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应对育人理念有清晰的认识,教育不仅要在“教”和“学”上下功夫,还要在“育”上下功夫,不能仅关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还需关注非认知能力在大学生全面发展、核心胜任力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教学改革中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驱动力,是非认知能力培养的核心思想,更是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思维,深入理解和贯彻“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在现实课堂教学环境、线上虚拟教学空间、社会实践活动、德智体美劳等不同领域中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赋能。

(二)凝聚点:丰富高校课程教学内容,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开发

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武器,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将影响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发展需求梳理更新教育内容,整合有意义的教学内容,突破教材对教学内容的束缚,使教学内容的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将有意义的学习还给学生。可从以下两方面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通过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环节应该建立不同类型可以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课程,如学校开设综合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将尽责性、自尊心、自信心等内容纳入非认知能力相关课程,逐步形成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共同发展的良性教学模式。高校课程思政思潮的到来也是提升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有效路径,关注大学生“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入学教育、就业规划、心理测试、理想信念树立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与合作性等非认知特质。另一方面,师生可以成为学习共同体,共同重构教学内容。大学生具有建构教学内容的能力,在参与教学内容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大学生根据真实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创新性与实践性,帮助学生脱离被动学习、浅层学习,开展更加复杂的深度学习和创造活动,从而让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社会实践与自然环境等综合情境中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

(三)突破点:重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互动交流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在固定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以重构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点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系统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变得多种多样,包括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走班制等。设计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要关注教师对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仔细思考与琢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与作用,比如灵活运用“班级授课制”,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逻辑严密的讲授,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设计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一,开展调查研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培养大学生设计科学的研究方案,与研究对象及获取的研究材料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等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丰富合作研究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大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不仅能培养团队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促进其主动性发展,并培养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自我调整与情绪控制的能力。第三,通过教学组织形式不断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调整课堂节奏有积极影响,建议在一次实际教学活动中采用3 种左右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为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思考知识与表达观点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建立互动交流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往活动的过程,强调活动中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交往活动的质量影响着教学效果。更新教学模式后,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唯一主体,也不再是身份权威和对学生的管控者;
学生也将跟随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转变,对学习产生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促进了新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也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建立平等、包容、有活力的教育环境,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四)契合点:创设教学环境,构建创新型学习空间

提升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需要有契合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分为创新型学习空间和规制型学习空间,研究发现创新型学习空间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辅助大学生形成职业准备意识,使其具有较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12]。构建创新型学习空间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和配合。学校层面,为大学生构建实习实践平台、工作体验平台等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网络,让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深度认知专业知识,并感受社会。社会行为服务越强,非认知能力水平越高。学习空间还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园的物理环境、文明建设是校园中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审美情趣、道德行为、思想品质等非认知能力发挥着持久性的作用。高校根据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采取分班上课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空间,尽量避免合堂教学。Bolander 发现班级规模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显著的联系[13]。控制班级规模,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将精力投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课堂的交流、讨论和深度学习更加有效。教师层面,积极营造多元化学习空间。跟随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展开慕课、实践课、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多元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毅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层面,融入现代化的学习空间,挖掘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团队协作等。

(五)落脚点:保障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动态评价

非认知能力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4]。以保障教学评价体系为落脚点,高校应构建大学生能力均衡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产出导向”为评价体系的核心理念,建立非认知能力课程的相关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包括课程形式、教师教学方法与课堂效率,以及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等内容,重视非认知能力学习结果的评价与改进,以达到学生非认知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部分大学生具有积极发展多元技能的主动意识,但学校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没有明确体现对个人内在维度和人际外在维度的非认知能力评价方法,导致这一部分的大学生没有认真发掘自己的非认知能力。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也应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进行改进,鼓励多元化的参评主体,评价标准更为丰富,评价方式更为综合,从而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于非认知能力学习结果的评价可采用“电子档案评价法”,档案评价法多用于中小学领域的活动课程,主旨是通过收集纸质版材料的方式记录学生成长,而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评价的关键要素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所以“电子档案评价法”可以记录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电子材料,比如系列作品、参与活动视频、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等。

高校应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当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都将培养大学生非认知能力作为核心时,各层级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才能共同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的提升,还将会提升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丰富其就业形态。大学有责任以培养新型劳动力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大学生专业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将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作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与发展提出的诸项对策,意味着高校在追随一流大学、通过评估和专业认证中走出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困境存在新的理念与路径,但并不代表大学生认知能力不重要,而是希望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切实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大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大学生评价能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发明与创新(2022年30期)2022-10-03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0期)2021-03-02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俄罗斯问题研究(2012年1期)2012-03-25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认知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