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学科基础协同研究引领行业创新突破

时间:2023-09-25 09:10:10 来源:网友投稿

刘丽

如今,科技应用已经进入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随着我国化妆品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配套规定的相继出台,中国化妆品市场由原来单纯的市场营销引领行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科技引领行业发展的化妆品科技大时代,行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邁进,在这样的发展契机下,科学技术就显得愈发重要。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梅维平博士,为行业人士解答关于科技创新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和为行业带来的影响,探索如何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妆品之路。

关于化妆品行业的科技创新

CCR:近几年,经常能听到化妆品行业“科技创新”这个词,究竟何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化妆品行业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梅维平:实际上我们经常说的“科技”一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表达,它是科学与技术的缩写。从原则上讲科学和技术是两回事,科学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是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技术本身的含义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去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的应用,我们要通过技术去产业化,技术实际上更加是落地的、有应用的。

谈到创新,从原则上讲,如果没有把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最后应用到产品上,让消费者去接受和使用,这不叫创新。创新实际上是新的产品在消费者使用时为其带来全新的体验,满足当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有技术研究成果或者专利,但最后不能应用到产品上,也谈不上真正的创新。

现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创新遇到很多瓶颈,国际市场也一样。2023年1月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专门调研创新突破性的研究文章,作者认为最近100年来全球对于真正的、突破性的市场创新是越来越弱了,这涉及到社会科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

在20世纪,真正的革命性的创新代表人物都是很有实力的,像爱因斯坦等很优秀的科学家,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带来改变世界的突破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

现今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资讯传递非常快捷,所以要产生一个真正的突破性的创新很难。一些新技术基本上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去修改,另外也因为现在“单兵独立作战”情况很少,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大家一起交流研究所得,所以很多技术的独立性相对弱些,带来的更多是属于增量性创新,而不是突破性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像苹果手机替代诺基亚手机,这是一种突破性的、颠覆性的创新。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包括化妆品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愿意投入寻找创新机遇,本土化妆品企业对于这方面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近两年才开始有了全新的认知。

总之,本土化妆品企业创新需要做好扎实的、系统的基础研究,将增量科学与突破性科学有效结合,通过跨界思维的辅助协同,走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CCR:据了解,化妆品涉及多门学科,请问主要有哪些学科?企业如何做好基础研究?如何跨学科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梅维平:化妆品不是单一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它关联的学科涉及到精细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香精香料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生理学、美容皮肤科学、药物化学、药理学、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妆品工艺学、美容药物学、光学及植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国内有20多所院校开设了化妆品相关专业。各个学科的自身科技不断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应用日益成熟,通过植物提取技术与化学合成技术的结合,生产化妆品原料,通过生物技术与高分子应用的结合,提取植物原料、改进产品剂型,促进透皮吸收等。

化妆品的基础研究,离不开皮肤及皮肤的生存环境。皮肤生命的生存环境需要很多要素。从生命进化的角度来看,针对化妆品延缓皮肤衰老的基础研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水、氧气和阳光,它们对于皮肤的影响很大。我们人体中水占70%的比例,婴幼儿可高达80%,可见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氧气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是维持我们身体代谢和循环的基础,氧气充足可以使肌肤更加红润和健康;
阳光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但是过度的阳光照射也可以使肌肤光老化,产生皱纹;
同样,生物光修复也是自然界的一大财富,其潜力还没有得以足够的重视和发掘。

这三个基本元素对于肌肤护理是一把双刃剑,找到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及影响因素,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分析影响皮肤的因子和机理,并通过此机理的分析进一步推动对化妆品配方的研发,这个路径为企业做出创新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CCR:您认为化妆品的原料和产品科技创新关键点在哪里?

梅维平:化妆品真正的突破性创新,除了对以上提及的三大元素更深入的研究外,还需靠原料(或成分端)来支撑。化妆品原料和产品需要从科学角度去寻找影响肌肤的机理,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论出发,用真实、严谨、系统的基础研究数据来论证,找到和分析其影响因子,发掘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中国市场上技术应用都是在按照西方的理念,寻找有功效作用的因子,主要是通过一款新原料或一个护肤新靶点,寻找相关的检测数据,就是所谓的有功效的新成分,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化妆品中。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科技创新之路,例如植物成分现在是通过蒸馏、萃取、超临界等方法得到植物的有效成分因子,添加到化妆品中。除去这条途径,我们还可以通过将植物原料直接发酵得到发酵物产品,产品通过功效评价检测也有很好的功效。记得《中国化妆品》杂志社记者曾就此采访过北京工商大学的王昌涛教授,我很赞赏他的理念。

从行业标准和监管的角度,《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的政策导向,给出了科学探索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方向,这也是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所在。

CCR:您如何看待国外和国内的化妆品原料市场?

梅维平:我认为单从原料角度,区别不是太大,主要的区别就是规模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国外原料企业可能更具规模,对质控更重视;
国内的原料企业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之中,这是一个方面。

二是,我认为国外原料市场良性循环比较好,对产品质量和宣称的管理,不只是通过政府监管,更多是靠企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在国外,公司与公司之间,一旦一家公司看到另一家公司一个原料产品的宣称,从他们的数据角度若判定是不可能实现做到这一功效宣称的,可以告到法院,大家各自拿数据去支持自己的宣称,杜绝随心所欲,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理由。原料市场的监管靠行业内企业间相互制约监管,我个人认为这种市场化制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是从原料研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需要大家更扎实地去做基础研究。在我看到的一些创新申请材料中,总体来说国外的材料比国内的要好得多,研究数据更详细,研究方法更科学,描述更全面。很多国内企业提供的资料,基本上都在谈自己的原料或产品怎么好,但从提供的数据来看,数据之严谨性、实验方法之逻辑性有些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在此我想对国内的原料商和产品商说,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你一定要去踏踏实实做基础研究,该做功效的认认真真去做,而不是挑几个便宜的、简单的项目做一下而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行业同仁们多学习和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跟风和炒概念,处于内卷的状态中。

關于化妆品行业的科技应用

CCR: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化妆品中,其安全性需要如何保障?

梅维平: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化妆品功效评价成为目前行业人关注的焦点。我们经常听到大家谈化妆品功效评价和安全评估,但这样的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首先对产品进行安全评估,确认是安全的、无风险的,再根据产品的宣称进行功效评价,这一点非常重要。化妆品一般可认为是各种原料的组合,原料的安全性也是化妆品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估应基于对所有原料和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能有效地反映出化妆品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替代实验方法进行毒理学试验评估。目前产品是通过安全评估方法来避免产品风险的,如通过胚胎细胞、动物实验、替代实验,或者通过参考文献资料来证明其无风险。

CCR:您认为当前我国化妆品产业应从哪些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梅维平:首先,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将会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如现在的胶原蛋白原料的合成技术应用已经有成果落地;
其次是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案例: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将原来从动物的鸡冠提取、高成本运营,到现在运用发酵技术进行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钠生产基地。

基于目前行业人士对于中医化妆品的理解,其基础是中医特色植物提取成分。未来,生物发酵这一关键技术在中国特色植物原料的研发上,将为化妆品的开发打开全新的领域,运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带着全新的跨界思维理念,在中草药全发酵产品的研究上,为化妆品未来的发展打开全新的大门。对此我也有很多的想法,愿与行业同仁分享和交流探讨。

在化妆品植物原料的选择上,目前国际上的品牌企业达成一个共识,坚持两点原则:一是减少可作为食品的原料使用,地球的资源有限,首先要确保食品的资源空间,增强环保意识,不与人们的食物争抢资源。例如我们可以选取土豆食品的废料——土豆皮做原料,葡萄可以选取做酒后的余料——葡萄皮来做原料使用;
二是不使用转基因植物原料。

在科技研发的投入方面,目前购买检测仪器设备是需要很大资金的投入,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购买贵重的检测仪器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压力。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在这方面来搭建相应研发及检测公共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平台共享,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专业研发及检测服务;
或者通过产学研与院校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力,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CCR:对于很多人来说,科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大家都感觉很神秘,您在化妆品研究过程中有没有难忘的小故事与我们分享一下。

梅维平:目前在市场上关于皮肤皱纹的测试仪器中,其测试原理,是我当年在德国参加一个汽车展时“意外”发现并引入的。当时我看到一款通过光学无接触测试汽车轮胎表面粗糙磨损度的仪器,在深入了解到这款仪器的原理后,很受启发:是否有可能将此技术应用到我们对皮肤皱纹的检测仪器研制中,进而开发出一款皮肤检测仪?通过与相应检测仪器厂研发人员的长时间合作,我们开发出了一款光学测试皮肤皱纹的仪器。目前市场上用于化妆品去皱的检测仪器基本上都是在应用这个光学原理。科学研究成果灵感很多来源于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和思想的交流,及探讨中发现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跨界思维协助产生新的想法,并将其落实到我们的研究工作中。中国化妆品行业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科技支持,借此希望给大家在技术研发方面带来一些深层次的跨界创新思考。

猜你喜欢化妆品原料科技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石材(2020年12期)2021-01-15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石材(2020年11期)2021-01-08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当代水产(2019年4期)2019-05-16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中国化妆品(2017年12期)2017-06-27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中国化妆品(2017年12期)2017-06-27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

推荐访问:协同 引领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