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推理意识培养策略的新解读

时间:2023-09-24 19:20:18 来源:网友投稿

李震琴

[摘 要]逻辑推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推理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且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切实有效的策略影响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原有认识经验,引发学生的推理、猜想,培养小学生推理意识,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逻辑推理;
核心素养;
推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1-0087-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确定,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其中“数学的思维”是指逻辑推理,这是一种思考方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逐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同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推理意识的理性认识

新课标将原来的推理能力这一核心概念,演绎为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两个核心素养,分别对应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推理意识先于推理能力出现。

1.什么是推理意识

推理意识一般是指一种数学思维形态。指推理或讲理的自觉意识,是数学的逻辑严密性的反映。它表现为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寻根问底、据事论理。推理意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自觉意识。新课标对“推理意识”给出4个方面的表述。

定义: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表现: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
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

作用:通过法则运用,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
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地位: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2.培养推理意识有什么用

意识主要是指基于认知经验的感悟,而能力主要是指基于概念的理解。意识可以过渡到能力,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三会”,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使数学更具严谨性。

(1)厘清思路,清晰表达

举个例子,在黑暗的森林中,旁边的草丛突然动了,人的第一反应是逃跑。为什么人的第一反应是逃跑呢?用推理意识表达就是:

人观察到草丛在动,对比发现与风吹时草丛的晃动不太一样,分析是有其他动物在草丛里;

综合之前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判断这个时候逃跑会比较安全。

将这个情况抽象概括为“在森林中,一旦草丛有异常,立刻逃离”,人类经过几万年的演化,这种反应便成了人的本能。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之前世界杯期间,出现过这样一个说法:日本队和德国队的战绩为2∶1,曾经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的结果为0∶0,以此推理,中国队强于德国队。笔者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学生能从客观角度分析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并否定这一观点。学生说每场比赛都有偶然因素,所以不能这样推理。因此,逻辑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现实世界,养成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下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笔者出示兄弟两人分比萨的情境:一个完整的比萨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5块,弟弟吃了2块。两人一共吃了这个比萨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模拟比萨,在长方形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学生得出5/8+2/8=7/8)

生1: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上面的分子要相加,但是下面的分母不用相加呢?

师:你提出了非常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明明是分数加法,为什么只要算5+2呢?大家怎么看?

生2:哥哥吃了5块,弟弟吃了2块,两人吃了7块,所以分子要相加。

生3:原来有一整个比萨,平均分成8块,他们吃的都是这个比萨,总数是不变的。如果分母要相加,相当于有了16块,那就是两个完整的比萨了。

师:同学们都结合了图形进行思考,那我們就用这个方法,边观察边思考。用分数表示,1块是几分之几?

生:1块是1/8,2块就是2个1/8。

师:那么这个加法其实就是5块加2块,也就是5个什么加2个什么?

……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推理意识的引领下,学生善于自主发现、独立思考问题。笔者立刻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一步一步引出简单分数加法的算理,学生推理意识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二、小学生推理意识的发展需求

大教育观指出,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存在于人生所处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教育工作的重心要体现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小学生推理意识的发展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从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来分析,小学生的推理意识薄弱、数学推理能力有限,而数学又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在讲解较为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往往会由于理解不透彻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下降,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完全达成。其次,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分析,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缺乏对知识的理解性建构和趣味性设计,单纯依靠教材内容进行讲授,会给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阻碍,同时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导致课堂效率降低,无法实现高效学习。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利用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理意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素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有了新的目标,即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养成数学思维与能力。通过贯彻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这与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培育国家需要的新时代青少年。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往往会被忽視,但实际上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就开始做起,尤其是在当今的环境下,创新更是打破格局、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重要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有充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特征。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也有着长期的积极影响。

三、小学生推理意识培养的策略

学科教学要聚焦于所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即知识要能解决真实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情境体验,多感官参与培养推理意识

情境体验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真实问题需要情境,其目的是为了模拟生活、解决问题,但不能简单地将生活场景搬入课堂,更不能故弄玄虚、人为设置障碍。新课标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例如,教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位小朋友分享同一个比萨这一情境,提出问题:两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让学生观察图片建立直观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多感官参与探究活动,进行逻辑推理。

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正因为有生活情境的体验,学生对于接下来的探究(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结果能有合乎常理的判断。①如果两人吃的比萨超过一个,肯定不对。②如果两人吃的比萨比任意一人吃的都少,肯定也不对。这些结论都表明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推理意识。

2.归纳推理,综合全面性培养推理意识

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事例有些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等教学事例;
有些则来源于对直接关系的抽象,如计算法则、运算律等的教学事例。这些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归纳推理的发展关键是探究要足够实、观察要足够细、事例要足够多、范围要足够广。

例如,“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的学习,就充分考虑了以上几个方面。

教学第一层次——操作、计算,探究足够实。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8+2/8,学生先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第二层次——观察、思考,观察足够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加数的分母、分子的特征,以及它们与两个加数之间的关系,思考相同点。

教学第三层次——猜想、论证,事例足够多。学生依据已有的加法计算法则猜想分数加法计算的方法,笔者组织学生举出多个分数加法算式,计算并进行验证。

教学第四层次——举例、验证,范围足够广。在学生举的例子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后,还需要让他们在更大范围内举例论证。

只有经历了这样层层递进的归纳推理,学生掌握的计算法则才扎实,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推理意识也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3.大单元观,结构化教学培养推理意识

大单元教学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结构化的,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纵观教材整体结构,制订合理的目标、情境、任务、活动、评价、反思步骤,利用结构化教学,体现逻辑思维特征、实现思维进阶。小学数学教材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编排,非常适合学生从已有对象或旧知中,延伸出纵向深层次的数学逻辑推理思维方式。

例如,“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后,笔者就指导学生经历了两次提升,一是旧知到新知,二是新知到未知,真正实现了结构化教学。

(1)旧知与新知之间的结构化教学提升

提问:“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能按“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去几个几分之一……”句式回答。

提问:“同学们以前学习过这样的计算吗?”学生回答:“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也是这样理解的,5个一+3个一=8个一、3个百-1个百=2个百。”

(2)新知与未知之间的结构化教学提升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将来学习小数加减法,会不会也是运用这样的计算规律呢?”学生能答出:“我猜想,2个0.1加上3个0.1是5个0.1。”

学生紧抓知识起点,把握知识核心,通过整体构建,利用迁移规律,发现原来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是一个道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更进一步提升推理出,将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也应该也是同样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逻辑推理思维的进阶。

4.任务驱动,学习性评价培养推理意识

小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诊断学生学习结果,而要注重逆向设计、评价为先,在思维障碍处、学习困难处搭建“活动规则”,以任务驱动推进小学生推理意识的形成。

例如,“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中,笔者组织了两次学生探究任务,以学生间的学习性评价,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第一次是探究分数加、减法,笔者鼓励学生:“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有不明白的地方问出来。”第二次是对课堂学习过程的回顾梳理,笔者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将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

汇报探究成果的时候,每一位学生的想法都得到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困惑都得到解答。读懂同学的想法并推理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质的提升,也是对学生推理意识的提升。

逻辑推理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的培养更是一个复杂、不易把握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推理意识的价值显性化,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逻辑推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主动建构和有意锻炼。

(责编 杨偲培)

猜你喜欢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民族文汇(2022年19期)2022-05-25逻辑推理初步思维导图高中数理化(2022年3期)2022-03-14小议逻辑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学数学杂志(2019年1期)2019-04-03花生是谁的数学大王·低年级(2019年2期)2019-01-23再谈立体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中学数学研究(广东)(2018年24期)2018-03-12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8期)2017-08-09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

推荐访问:推理 小学生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