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大高地”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发展

时间:2023-09-23 17:00:15 来源:网友投稿

专家简介:

施建霞,现任盐城市委农办主任、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盐城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长期奋斗在农业农村战线,先后在镇、县和市有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工作经验丰富,为“三农”实践积极探索出“小田变大田”农村改革等很多盐城模式,是一位拥有深厚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领导。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因“盐”建城,向“海”而兴,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盐城现有耕地1165.26万亩,占有全球北纬30度两侧的农业区域优势,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以占全国0.18%的土地、0.61%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1%的粮食、1%的肉类、2%的蔬菜、2%的水产品和3%的蛋类。盐城农业体量之大,决定了从业人数之多,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98.61万人,占江苏省的15.6%,超过江苏苏南五市从业人数总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盐城市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工程常抓不懈,全力打造农民教育培训“三大高地”,加快建设一支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发展。

一、坚持高位推进,打造农民教育培训“政策保障高地”。党委政府重视,政策保障到位,是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最大最佳效果的关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题对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作出部署要求,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市委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核心考核指标,明确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指标分解、培训制度、认定管理、扶持保障等目标任务。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均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牵头、职能科站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政策保障。2020年起,盐城市组织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实施百人定向委托培养、农技人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千人培训、高素质农民万人培育三项工程,除部省培训项目支持外,每年市级财政拨款60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实施。2022年,盐城市又专门出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明确市县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典型培育。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种粮大户、“新农人”、家庭农场等10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佳百示范”评选活动,切实增强农民主体的荣誉感和获得感。积极探索研究农民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通过开展百名菁英“强村行动”、乡村振兴帮扶计划,出台创新创业、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效用,确保农民学得会还能用得上,反哺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融合发展,打造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高地”。积极顺应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方式三大融合。一是在培训阵地上推行课堂教学与田间实训相融合。盐城市坚持摒弃“教学在课堂、示范在课堂”的传统模式,积极推行课堂教学与田间实训结合,将教学内容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多角度延伸,真正打通教育培训下田入户“最后一公里”。全市现有市级农广校1个、县级农广校8个、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1个;
建成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152个,其中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18个。滨海县农广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田间实训融合模式,创办出独树一帜的“智慧农民-田间学堂”,学堂分设智慧农民拓展区、城市农民体验区、未来农民感知区、农业机械装备区、农业科普推广区、特色林果实践区等六大功能区,实现农民在“基地上讲、田头上练、观摩中引、网络中学”,此模式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二是在平台载体上推行高等院校与基层农广校相融合。依托市、县两级农广校主阵地,加强与中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省內外高等院校的沟通对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力量有效整合。盐城市农广校和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探索形成的《“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荣获江苏省政府农技推广奖二等奖。出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鼓励支持多形式主体参与,累计吸纳117个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科技园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主体,以实训基地、田间课堂、乡土师资等形式参与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来。三是在师资力量上推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融合。组建成立开放共享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分级遴选一批专职教师,吸纳一批农技专家、种养经营能手等兼职教师,组成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纳入到师资库中,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全市共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11支,共计教师217人,其中1人入选全国共享师资库,同时积极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合作,聘请涉农专家教授来盐城授课,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此外,最大限度整合市、县、镇农技推广、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资源,将其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后备师资力量。2022年,盐城市开启“学讲赛”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双提升”三年行动,将政策法规、形势任务、业务技能作为学习重点,通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学习、三农实践“月讲堂”、“6+1”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等活动,建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同时,组织开展名师名课评比活动,鼓励培训教师编撰课件、制作微视频,并进行评选,优秀培训课件和微视频在全市进行推广,助推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

三、坚持质效为先,打造农民教育培训“效能管理高地”。创新方式,规范管理,优化作风,不断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质效。一是创新服务提效能。坚持精准服务、靶向培育原则,盐城市积极采取“农民点菜+市县端菜”的教育培训新模式,围绕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精准遴选培育对象、精准设计培训内容、精准运用培育手段“四个精准”要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培训“菜单”,确保学员主动学、学得好、用得上。将职业农民认定作为推动农民从“身份”到“职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全部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全市累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5781人,发证2611人。积极探索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机制并在东台率先试点,从2018年起,东台市农广校与高等院校合作试行中高职衔接教育,双方联合办学、共同培养,学员采取半农半读形式,通过学分认定获取相应学历文凭,截至目前,已有176名学员获得成人中专、大专双文凭,这一模式被中央农广校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二是强化考核提效能。科学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办法,采取百分制的方式量化评分,从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学员满意度、学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将考核指标细化分成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将考核结果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并将业绩评估纳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农民教育培训实施主体、农技推广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民教育培训规范管理,督促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实施主体实现“一班一档”,确保有通知、有照片、有签到表、有学员信息“四个必须有”,全市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月报制度,实现全市培训情况按月动态更新。三是改进作风提效能。积极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从任务型向服务型转变,组织市县镇三级农技人员全面推行农技人员挂点服务,从教育培训到就业创业,实现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全程化指导。全市设立首席专家102名,利用农技耘App、12316服务热线、农业信息网等现代服务手段广泛指导农民,这一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全市1600多名农技人员直接挂点指导并全程跟踪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推广指导、政策信息发布宣传,协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拉长和补齐了个性化服务的“短板”。组建84个业务团队建成142个示范点,组织培训学员开展观摩学习、互动交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肥药、新机具,切实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盐城市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开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农业强市建设、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农广校盐城市盐城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江苏安全生产(2023年1期)2023-02-08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11期)2023-01-11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农民(2022年13期)2022-06-14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非遗盐城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6期)2020-09-12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5期)2020-09-12“东方湿地之都”——盐城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推荐访问:农业 三大 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