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

时间:2023-09-19 14:05:05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入并重构升级文化行业。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传统文化正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直播间变成知识课堂

如今,“有文化”的直播爆火网络。网络主播念着“树上的樱桃望过去就像漫天星河”“是风的味道,是盐的味道,是用大自然的魔法和时光腌制而成”,来推荐樱桃和火腿;
用“再过11天,太阳将会到达地球的最北端,北极会达到极昼”的地理知识,带货水蜜桃;
用“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浪漫不只是星空花海,还有烟火人间”,来推荐大米;
推荐儿童读物时,顺口介绍历史地理知识;
推荐牛排时,不忘讲授正确的英语发音。看似说产品,又处处手留余香;
你以为他只有诗和远方,他却突然谈起儿时梦想,母亲的思念和泥土的芬芳……就这样出口成章,把直播间变成知识课堂和诗词朗诵会。网友们戏称,看完直播,不像是在“直播间学了知识”,倒像是“在课堂上买了点东西”。

【素材解读】

当直播生态越来越多地被赋予文化内容和文化诉求时,背后的驱动就不再是商业的喧嚣,而是社会风尚的和煦。“有文化的直播”不是又一次“文化热”,而是静下来,从众声喧哗到理性与温度的回归。

文化直播赋能乡村振兴

如今,在直播间里听戏曲、赏民乐、学身段、看演出成为新潮流。安徽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基层院团,进入直播间的“第二剧场”后,仅半年就收获了百万粉丝,为年轻观众展现了戏曲的魅力。“沛县曹家班唢呐”的直播粉丝数量超过50万,而20岁至40岁的青年观众占到四成。杭州黄龙越剧团的戚派专业演员,在直播越剧演出中,穿插介绍越剧小知识,为越剧的传播与传承提供空间;
民族舞者将“敦煌舞”搬到敦煌实景演出,观众在欣赏舞韵的同时也能领略敦煌文化。还有赫山区花鼓戏剧团、散打评书表演艺术家等,不同的传统文化表演形态都在网络直播的“分众化”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受众,不仅让表演者的一身技艺广为人知,也让一颗颗承载传统文化的“珍珠”发光发亮。

【素材解读】

网络直播帮助民间文艺实现了从盘活到创收的转变,一方面对网民进行了文化普惠,另一方面帮助更多的民间艺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直播的加持,不是简单的涨新粉、聚人气、增收入,而是在更宏阔的视野下用文化搭桥,赋能乡村振兴。

非遗直播优化“活态传承”

如今,众多直播平台上,戏曲、剪纸、刺绣、竹编、折扇等古老的非遗成为新国潮。诸如西安鼓乐、筝乐、皮影戏等小众艺术纷纷找到“第二舞台”,用直播实现“活态传承”。

在湖南醴陵,一场名为“梦回瓷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旅,邀请五位网络主播同步开播,体验国家级非遗“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将有着两千年历史的“红官窑”这张非遗名片介绍给广大网友。

在传承非遗特色、打造文博亮点的创新上,苏州博物馆也在直播形式上大胆突破。其“博物馆云春游”主题展请到了權威专家担任直播间主播,并重新编排了直播内容:为观众解读苏州博物馆建馆历程、文物的典故逸趣;
邀请了“苏绣”“缂丝”两大非遗技艺匠人,现场展示绝活。直播间还增强了互动,设置了“文人雅集”的环节,通过花、射、茶、诗、谜、香等传统“六艺”项目,让观众在“云上”游于艺,跟随古代文人春游赏玩,接近和体会传统文化浸润之美。

作为观赏性极强的非遗项目,佛山桂城的叠滘弯道龙船赛事的网上直播人气很高。通过屏幕直播,人们突破时空,感知非遗的活态与生机。非遗不再是只有在线下或“乡下”才能寻见的“新鲜事物”,而是通过网络直播重返年轻人的视野,并塑造了新的审美风尚的“生活日常”。

【素材解读】

以往的非遗传承相对固态、静止,多以“博物馆”式的媒介考古为主。而当前的文化直播讲求活态传承,也就是广泛吸收包括传承人、大众、平台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到非遗的传播中来,丰富传承人实现价值的渠道,调动大众参与非遗的热情;
用为直播注入文化内蕴的方式,释放非遗传播的效能,让非遗真正地“火起来”“活起来”。

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

2022年,“天妤”——一个沉睡千年的飞天少女,被神秘空间“元境”唤醒后,回想起千年前之事。当年,洞窟受损,壁画脱落;
如今,苏醒过来的她,决定来到人间收集碎片,复原壁画,重佑人间……“天妤”不是玄幻小说中的文学人物,而是一个虚拟数字人。以“天妤”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及番外一经推出,立刻圈粉无数,视频播放量目前已超过3亿。通过这些短剧,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艺术的无穷魅力,见识了传说中的“反弹琵琶”的精妙绝伦,了解了围棋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这样,作为一个虚拟数字人,“天妤”婷婷袅袅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走来。她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融合,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通向元宇宙、通联海外的一扇门。

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既包括苏东坡的单人画像,又包括如“西园雅集”“赤壁”等主题的群像以及若干石刻画像拓片等,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当然,只有容貌形象的“物理真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实现“精神真实”。为此,中华书局专门建设了“苏东坡专题数据库”,并陆续开发了多个维度的“苏东坡主题知识图谱”。依托数据标引体系,可以生成各个维度的知识图谱,相当于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与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翻译成一张彼此关联的数据网络,并将其放进“苏东坡数字人”的脑中,从而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

2022年7月,身着汉服的“艾雯雯”在国家博物馆上岗。她穿梭于国博各展厅,为慕名而来的全球游客介绍着国博14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除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览服务,还担任“文博虚拟新闻官”,经常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现身梅兰芳大剧院,并与台下观众深情互动……

【素材解读】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青春活力。虚拟世界中的数字人,即使只是存在于数字空间中,也需要现实生活作内容支撑。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魂”。我们要用中华美学和当代价值为数字文艺持续赋能,以优质数字人形象向Z世代传递有内涵、有格调的文化精神,激发Z世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数字人形象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直播间苏东坡数字“羲和号”开直播间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2年5期)2022-08-15苏东坡突围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苏东坡《献蚝帖》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0年3期)2020-07-06我们的直播间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9期)2020-02-21小鬼进军直播间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9年6期)2019-10-10进军营直播间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9年6期)2019-10-10苏东坡与佛印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9年3期)2019-04-10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苏东坡学无止境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6年17期)2016-12-23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推荐访问:传承 数字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