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紫陶设计叙事的符号学解读——以建水紫陶汽锅为例

时间:2023-09-06 17:40:09 来源:网友投稿

刘 嫄 叶 石 勇

1.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0

2.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红河 661199

中国是陶艺大国,丰厚的民族文化沃土孕育了姿态万千的民族民间陶艺,它们不单是实用之物,还以“物”为媒介讲述着故事,传承和延续着历史信息。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省建水县的一种独特地方传统陶瓷工艺,同样,也以物质化的形态讲述故事,镌刻历史,记录传统。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以建水紫陶代表性产品汽锅为例,尝试分析其是如何进行叙事的,并从中挖掘民间造物叙事的一些方式和经验,希望能给当下的设计实践以启示。

建水紫陶是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一种地方传统制陶工艺及其制品的概括性总称,是清中期受中原文化逐渐深入以及文人造物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建水紫陶最具特色的是装饰中的“刻坯填泥”与“无釉磨光”工艺。制陶艺人将书画图像绘于器物表面,然后用伞骨制作的足刀将有图案部分的泥挑出,再将制备好的各色彩泥通过反复的填、压、修步骤,使色泥与坯体紧密结合,让装饰内容显现出来。磨光工艺是建水紫陶制作工艺最后一道工序,打磨后陶器有镜面光、亮光、亚光和磨砂等多种不同的质感效果。“刻坯填泥”和“无釉磨光”工艺是建水紫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是建水紫陶与传统书画艺术结合的技术基础。书画装饰的加入,一方面为建水紫陶工艺带来了具有文人审美的“古雅”趣味,奠定了其今后设计的基调与特色;
一方面也让建水紫陶具有了叙事的特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对道德的宣讲与劝诫等。发展至今,建水紫陶早已从民间日用造物成长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鲜明的特色于2008年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悼念沈从文先生》一文记述沈从文曾请他吃过一顿毕生难忘的饭——云南汽锅鸡,盛装所用的锅“古色古香,虽系厨房用品,然却古朴高雅,简直可以成为案头清供,与商鼎周彝斗艳争辉”[1]。这个让他铭记于心的锅,正是建水紫陶中销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建水紫陶汽锅。

汽锅是一种利用蒸汽烹饪食物的炊具,由何人在何时发明已无法考证。

20世纪初, 建水制陶名家向逢春(1895—1964年)对原有的汽锅进行了改进,奠定了如今汽锅的基本形态。

叙事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叙事作品,也就是叙事文本(narrative text)。米克·巴尔将叙事文本定义为“是叙事行动者(narrative agent)或主体用一种特定的媒介,向叙述接受者传递故事的文本”[2]。与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学文本不同,建水紫陶的叙事是以“物”为媒介展开的,设计者设计制作产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码过程,把要传达的信息通过产品自身的设计符号要素——形态、装饰、色彩、质感、肌理等,按一定的关系和语法规则在空间中聚合,构成一个整体、连贯的符号系统,即“叙事文本”。在结构语言学中,索绪尔首先提出了符号的“双轴”关系,他认为符号文本的建构和展开有两个向度,一为组合关系,称为“组合轴”或“毗邻轴”,指的是符号间的连接方式,表现为一种不可逆和不可替代性,是符号的“在场”;
另一类为聚合关系,也称为“聚合轴”或者“系谱轴”,是符号文本每个成分背后与“在场”符号之间存在着可替换关系的符号,它们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自然聚集成群,又因其差异点形成各自的特点,从而构成潜在的符号库。任何的符号表意活动,都必须依赖双轴关系展开,将这种构成方式放入产品符号结构中,组合轴可以看作一个由产品功能单元组成的系统,以建水紫陶汽锅为例,它的组合轴由锅盖、锅体、气柱、耳四部分组成(见图1)。锅体主要盛装烹饪食材,收集汤汁;
锅体内部有一喇叭状气柱,柱端与锅口平齐,往下逐渐放大,底部与器壁相连,成为汽锅底足的一部分,蒸汽正是经由这一通道进入锅内;
锅盖阻挡锅内蒸汽逸出;
对称而突出的耳主要适应端拿的需要。这几部分在功能上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蒸汽循环利用系统,引导蒸汽在锅内流动,在提供热能蒸熟食物的同时,还能将蒸汽聚集,凝结成汤。可以看到组合关系形成的这一结构与连接方式承载的是使用价值,即其基本价值,不能随意变化。而其聚合轴则指同一组成部分不同的式样,涉及形态、尺寸比例、装饰、色彩、质感、肌理等要素的分类聚合,这些则为“变项”,它们是建水紫陶汽锅语意产生和形成的关键,产品风格以及其所蕴含的情感、身份、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涵意义均由此生成。

图1 汽锅结构示意图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的意义是外延意义(denotation)与内涵意义(connotation)的有机统一。外延是由能指和所指结合构成的第一层意指系统,又称“直接意指”,是符号具有的显在的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内涵是第一层意指系统结合一个附加意义的所指构成的二层意指系统,又称“含蓄意指”,包括情感联想、社会文化象征、意识形态等。产品的叙事被解构成多重结构元素隐藏于符号背后,并透过符号形式显于外延。因此,经由对符号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进入内涵意义,最终建构出完整的叙事脉络。以下将以图示“向逢春制,汪佩青增蓝母西少校汽锅”(见图2)为例,对其设计叙事进行解读。

图2 向逢春制,汪佩青赠蓝母西少校汽锅

锅身文字表明汽锅是由汪佩青定制,向逢春制作,并赠予蓝母西少校的一个礼物。据考,蓝母西(Glyn Ramsey)少校曾于1944年担任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中队长。作为礼物,使得该汽锅不但是一个使用物,更是表征馈赠双方关系意义的符号载体。从造型来看,采用的是汽锅的经典椭圆造型,追求简洁、整体、均衡与敦实的品质;
从质感上看,细腻柔和,有古朴之感;
从色彩上看,黑色既能很好地衬托装饰图案和文字,又显得沉稳庄重;
从装饰来看,锅盖上书“饮和食德”,四字以盖钮为圆心环绕分布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锅体腹部一面描绘着苇蟹图,图右上角书“逢春写”,另一面则是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残帖”,由中国传统艺术“锦灰堆”演变而来。“残帖”装饰主要以金石铭文、古籍、字帖、绘画等作为主题,突出折叠、堆叠、残破的视觉效果,是一种费时费工的装饰方式,显示这是一份精心雕饰的礼物。

“残贴”由五张书法“残页”叠压遮挡而成,每一张颜色各异,书体也不同,强化了层次与空间感,增强了视觉观赏性的同时,以拼贴的方式,将多个不同时空的意象并置,形成一个叙事序列。残贴中的第一层最为端正,用严谨的楷书书写“蓝母西少校纪念,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第四处少将处长汪佩青赠”,这是对关系的直接描述。第二层,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唐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一句,“明月”与“清泉”,以物明志,表征着高尚情操;
右“长生作尊永宝”是上古青铜器上常见的吉祥语,是对宗族荣耀万世流芳的期望,借金文仪式化的秩序感及“残片”竖立的排布方式,突出一种“纪念碑性”,寄托对永恒价值的追求。第三层,左“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来自唐李白《关山月》,长风呼啸,异域苍茫,虽时过境迁,但明月如故,远离家乡征战沙场的抗日将士们,依旧遥望着故土的方向;
右是东晋王羲之《十七帖》之《七十帖》开头“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一句。《七十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信札,信中对友人的问候映照着对友情的珍重。

再看苇蟹图,一只河蟹横行于水草间,欲用双螯夹住芦花。中国食蟹历史悠久,蒸是烹饪蟹的主流方式,以苇蟹图作为装饰,对应了汽锅的用途。同时,蟹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既有讥讽、唯利是图、横行霸道之意,昔日蟹灾也常作为兵灾的象征。显然,这里苇蟹图正是以螃蟹讽刺日本侵略者,突出其横行霸道的形象,也暗示了其终将被消灭(成为锅中烹饪之物)的结局。

诗、书、画在这里构成的互文文本围绕汽锅,将其物理空间连接进一个统一的叙事中:是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共同抗日的蓝母西少校及其所代表的美方军人的感谢,以及对中美友谊世代相传的祝福,更是对浴血奋战的所有抗日将士们的感恩,对他们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精神的赞美,对取得胜利,早日结束战争的期望。但故事还没有结束,盖面以隶书写就的“饮和食德”四字,庄重肃穆,指出做人就如同饮食一般,既要讲究和谐,也要恪守道德,完成最终点题,将饮食升华到对道德认知的层面,给汽锅注入了伦理的质素,将一餐美食变成充满隐喻的时空之旅、文化之旅。

首先,建水紫陶的设计叙事是通过设计符号要素——形态、结构、装饰、色彩、材质、肌理等,按一定的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叙事系统,在器物的使用过程中以多种体验方式唤起人们的记忆、联想,最终实现对历史文脉、文化精神等的感知和理解。各类型符号的组织与结构都需要与产品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相配合,只有以一种统一的联系线索和处理手法才能使叙事朝一致的方向推进,实现意义的有效传达。

其次,在嵌入叙事时,制作者并不是直白地诉说,而是通过修辞的运用产生丰富的内涵与意蕴。比如“残贴”装饰就是运用隐喻,借助意象形成情节,从而使叙事超越时空限制,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意蕴,余味无穷,激发更多的使用体验和领悟。

再次,汽锅的造型、尺寸比例等满足了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既能作为炊具,又能端上餐桌,作为精美的食器使用;
既能进入家庭,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具,也能层层叠放烹饪,满足餐厅饭馆对效率的需求,准确地定义了产品在饮食场景中的角色和行为,依托于此,才能更好地赋予其相应的内涵意义。

正如杨裕富所说:“叙事设计美学原本是各个文明中造型艺术最主要的表达形态”[3],中国的传统造物设计中是有叙事传统的,只是这一传统被现代主义设计所割裂。今天,新时代的文化命题是“讲好中国故事”,要求我们的设计更充分、更鲜明地展现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因此,以设计叙事为切入点,对从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经典设计进行研究,挖掘民间造物叙事的一些方式和经验,对我们当下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

猜你喜欢紫陶建水符号建水紫陶研究: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紫陶作品红河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4-08学符号,比多少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建水陶艺新观察上海工艺美术(2021年4期)2021-04-24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二)红河学院学报(2020年4期)2020-08-08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1期)2020-05-19“+”“-”符号的由来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1-25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年4期)2018-07-12变符号小学生导刊(2017年13期)2017-06-15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2期)2017-04-08建水紫陶·升华云南画报(2016年1期)2016-05-25

推荐访问:建水 汽锅 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