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高校就业工作变化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3-09-23 15:35:08 来源:网友投稿

文/李耀茹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我国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了控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总体恢复,防控工作已由应急状态转变为常态化状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同时,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持久性,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将长期经受挑战。

(一)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历史新高

从1998年扩招以来,大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900万人次,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二)社会环境变化

1.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同影响,其中应届毕业生是深受影响的群体之一。不仅如此,近年来美国在全球发动贸易战,中美贸易争端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已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达到历史最高点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2.就业市场需求缩减

目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国外输入病例及国内小范围的疫情反复还在持续,不确定因素增加,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遭遇一定的困难。同时,企业的生存能力下降,产业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商品流通受限。对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采取平稳过渡战略、调整招聘策略、采取缩减招聘规模等方式保证自身利益,从而导致就业市场需求缩减,形成了“就业难”的困局。

(三)大学生就业意愿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视野,使他们的就业种类不再受到限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疫情不断反复、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发生变化。另外,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实现全面脱贫,也为大学生们营造了和谐、安逸、稳定的社会氛围。“佛系青年”“躺平”等热词不断出现在社交媒体,成为青年群体热议的焦点。与往年相比,大学生就业目标具有比较明显的“体制内偏好”和“地域偏好”。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流动的加速,让青年人的就业意愿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1]。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背景下,一项针对全国55所高校的调研发现,已出台新的关于就业专项文件的高校比例高达87.3%。在疫情期间召开了3次及以上学校就业工作专项会议的高校比例达72.7%,有90.9%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了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服务[2]。由此可见,高校对疫情的发生,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因疫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关于就业工作,高校在许多环节的处理和应对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指导,但对特殊群体关心不足

高校自疫情发生以来,对所有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随着就业常识的普及和社会个体化兴起,特殊群体的利益同样应得到关注。高校就业工作存在惯性,“大水漫灌式”地用QQ群、微信群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和发布相关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其特殊性和精准性不足。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毕业困难特殊群体、家庭困难群体,高校更应及时关注并予以帮扶。

(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成效,但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在复杂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高校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帮扶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但仍受限于就业指导课教师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许多授课教师对当今就业形势了解不足、课堂前期准备不充分,存在生搬硬套、敷衍了事、与学生沟通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就业指导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较少,在学生因面临就业出现心理障碍时,不能及时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

(三)教育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

各高校普遍存在注重就业理论课教学,较为忽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育。一项针对烟台、威海6所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关系的探究中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有显著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和社会长期脱节,学生对走向社会的恐惧心理增加,更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受疫情防控因素影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更为突出。高校为了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减少了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等活动,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更为薄弱。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就业指导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践行健康的就业观为主要方面,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在新的历史阶段,用“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不断改进和指导学生就业。

(一)全员育人

“就业难”不再是少数毕业生面临的困难,“慢就业”的就业心态需要高校就业中心高度重视,将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形成三股合力,多方联动开展就业工作,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就业创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面对当前局势,更应当细化就业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各系等多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完善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提供一定的择业补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心理异常学生的情况实时掌握,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实行“一人一策”的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优先为他们推荐岗位,解决因疫情导致的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消除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3]。

原则上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例是1:200,但一些高校仍存在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达标的情况,在细化就业工作时,辅导员数量的不匹配,为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增加了一定压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大数据在越来越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数据起初运用于电商领域,在节约公司运营成本、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及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大数据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将学生们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利用好教务教学平台,实时追踪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现状,详细统计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动态筛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优秀企业,实时了解各专业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等。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学生的动态联系,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促进人才的精准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紧密连接。

(二)全过程育人

就业引导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能仅依靠大学最后一年来实现,需要高校不断转变就业引导观念、积极促进高校就业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型。在传统就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就业一体化建设路径,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新的视野和思维方法。要建立大一到大四全过程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从大一新生刚刚入校起就将就业教育当做是日常教育的一部分。第一,任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合理增加课堂难度,扩宽课堂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对大学生有效“增负”。整治“水课”,打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金课”课堂。高阶性、对话性、学思结合、开放性和知行合一是“金课”的具体内涵。高阶性是指能力、知识、素质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知行合一意味着高校更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为社会输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人才。第二,班主任积极宣导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动态,鼓励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假期实习和志愿者服务,讲述往届学生、其他高校学生支援边疆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引导学生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第三,经常邀请企业专家、往届优秀学生来校为学生们开展就业讲座,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第四,重视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就业现状和学生需求,精准指导学生就业。第五,学生毕业后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为日后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毕业生对教学工作、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对高校评估现阶段的就业工作和下阶段如何改进相关就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学生就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全方位育人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提高站位、放大格局,着力于不断完善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并形成闭环,创新就业服务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就业改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工作体系。

第一,加强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共同创办二级学院,合作共建专业或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针对不同专业匹配不同部门和岗位来推荐学生实习,推广“培养+实习+就业”的“预就业”制度,使毕业生在毕业前形成相对缓冲期,为就业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预就业”制度可以实现学生毕业和就业的“无缝连接”,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4]。切实重视学生硬实力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同时,应促进就业指导教师进企业实践,“打铁还需自身热”,增加教师对当下就业市场的认知,为引导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抓手和依据。

第二,拓展就业渠道,高校主动“走出去”。“就业难”与“用工荒”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区域位置不匹配,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高校主动“走出去”,寻找省外的新资源、新机会,将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和学生高质量就业。例如,北上广深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好、优质企业多、就业岗位丰富。相关高校主动去这些地区的优质企业参与考察,主动邀请这些地区的优质企业来校召开宣讲会、招聘会,引导学生转变教育观念,鼓励他们跨地区就业。

第三,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求职呈现“远程化、线上化、分散化”的特征,给就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传统的招聘渠道受阻,有些地区不能继续沿用过去成熟的工作经验进行线下招聘。所以,应畅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通道,完善网络就业信息系统,具体设置包含以下几方面:线上招聘信息、相关公告通知;
线上就业课程;
线上宣讲会、招聘会;
线上解答咨询;
匹配精准信息推送;
线上毕业生调研跟踪等。

第四,如今高等教育由已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为进一步提升高素质人才储备,我国实施了研究生扩招制度,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研究生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情况,让更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的道路。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201万人,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近47%,平均年增长率约20%。“考研热”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做好研究生考试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学长帮扶”“助力考研”系列活动;
针对不同科目,组织专项考研班级,提供免费的考研课程;
营造良好的考研复习环境,提供指定的考研教室;
邀请名师开展讲座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为复试毕业生提供线上复试场所和网络等,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们搭建考研大后方。

第五,就业是一场心理战。外部世界的动荡、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内心世界,毕业生的心理因素同样不能忽视。通过对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表明,有26.60%的大学生在疫情影响下产生焦虑情绪,21.16%的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在疫情应激状态下情绪影响波动较大。高校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利用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及时排解学生的恐惧、迷茫、焦虑等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猜你喜欢就业指导毕业生疫情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4期)2022-10-11战疫情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1期)2022-04-26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抗疫情 显担当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疫情中的我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8期)2020-09-10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1期)2018-05-30

推荐访问:常态 疫情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