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7篇

时间:2022-06-08 17:45:06 来源:网友投稿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7篇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1

  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助手米尔斯一起做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就是“标准模型”的理论,解决了强力的机制问题,用杨米尔斯理论来强力的科学家一共有5位,这5位被分为2批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2022年精选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2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最新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材料介绍。

  杨振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杨振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2006年和2007年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杨振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杨振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83] 杨振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杨振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杨振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杨振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杨振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杨振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杨振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杨振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2011年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杨振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杨振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振宁留学经历

  1945年,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

  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同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自傲,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鼓励在台湾的岳母曹秀清设法取道美国转往中国大陆。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从美国飞往日内瓦,由中国外交部的同志亲自接机,安排休息数日后,转机飞往北京定居。

  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杨振宁个人简介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2] 。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3

  1975年,抱着对祖国的怀恋,杨振宁第五次踏上回国的旅程。当来到北京后,除了与家人好友以及部分领导人见面外,杨振宁提出了自己的意愿:“我想再见毛**一面!”

  可当时毛**的身体每况愈下,冠心病、白内障、肺心病等等病症折磨着这位老人,他很少再过问国家政务以及接待宾客。对于毛**身体恶化的情况和速度,杨振宁是难以知晓的,他只能从邓公等领导人的态度中看出,**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带着这份遗憾和担心,杨振宁结束了他此次的访华行程。

  1976年,杨振宁再次回国访问,他依然希望能够再见毛**一面。可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年初,毛**便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心梗,多次在死亡线上徘徊,甚至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需要通过鼻孔插管注入流食维持生命体征。

  即便如此,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这位老人依然不顾病体,亲自批复文件,并每天关注着前线救援情况。直到去世的前一天,毛**依旧坚持着看文件,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9月9日零时10分,毛**停止呼吸,长眠于中南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当消息通过广播电视传向全世界后,远在美国的杨振宁也得知了这个噩耗。刚刚听闻这个消息的杨振宁,十分的震惊和难以置信,他虽然知道毛**的身体不好,但没想到会糟糕到这种程度。眼中含泪,紧盯电视画面,杨振宁嘴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毛**是一代伟人,一代伟人呀!”他再也没机会与这位伟人面对面交流了。

  突闻这个噩耗,不只杨振宁,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全都被一股悲伤情绪所笼罩。为了悼念这位开辟新中国的伟人,美国的华人华侨聚集在一起,于纽约为毛**办了一场特殊的追悼会。

  接下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杨振宁也出席了这场追悼会,并亲自执笔写下了名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的追悼词。他眼中噙着泪水,一字一句地说道: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是一个农村整体破产,工业被帝国主义掌控的社会,用鲁迅的话讲,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面对种种压榨,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人民进行坚决反抗,这其中带路的人一直都是毛**,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始终是中国的舵手,是中国的指路明灯。”

  悼词结尾阶段,杨振宁提高嗓音,用12个字深度总结了毛**的一生:“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是的,毛**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他的这个概括不仅引发了现场共鸣的掌声,更是让全世界为之动容。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4

  1983年,杨振宁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

  “我想我对于中国和美国都有一些认识,而且都有浓厚的感情,在这两个大国初步接近的形势下,我认识到我有一个做桥梁的责任,我应该帮助建立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虽然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秉持着伟人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杨振宁继续为中美交流事业出力,他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始终不忘宣传祖国,经常组织进行各方面交流,为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邓公访问美国时,作为华人代表,在邓公的接待宴会上,杨振宁再一次上台发表演讲,表达了他对祖国领导人的欢迎之情。

  在充当中美桥梁时,杨振宁也没有忘记教育以及科学的重要性。他始终认为,美国科技之所以如此发达,最主要还是这里为科学家们提供最丰厚的条件,始终都在吸收并培养全球优质人才。

  所以在国内他大力提倡中科大少年班的组建,并通过多个途径组建学术研究基金会,8年时间便募集了上千万港币,为中山大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资金保障。

  2003年,81岁本该在美国颐养天年的杨振宁,选择回到中国定居,仍然坚持在学校为学生们授课。直到百岁高龄,杨振宁依旧活跃在国内学界,为学术的发展和进步继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从钱学森到杨振宁,毛**亲自接见并给予一定的优待,无不在展示着我党面对人才的政策。回顾我党历史,就是一部聚集人才、团结人才、培养人才、壮大人才的奋斗史。无论是建国初期对干部、科学家的重视,还是如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方针,我党始终坚持着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这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

  身为新中国的接班人,无论年龄大小,身处什么位置,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自身的学习,唯有努力提升自我,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5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2022年精选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6

  杨振宁在现在的物理学界是绝对的C位

  提起物理学,大家第一反应应该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伟人,各自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物理学。

  1905年-1925年,被称为物理学的黄金年代,牛顿已经逝世一百多年,爱因斯坦也已经老去,谁是这个黄金年代之后的第一人呢?

  那个人就是杨振宁。

  别觉得不可能,这不是我封的,也不是杨振宁自封的,这是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公认的。

  看一个物理学家厉不厉害,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个诺贝尔奖,而是有多少同行靠研究自己的成果而获得多少诺贝尔奖。

  杨振宁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个大家都知道。

  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还有一个小故事,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是有史以来获奖最快的人。

  从论文刊登到最终获奖,只有短短12个月。

  而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从发表论文到获奖,间隔平均时间是18年。

  杨振宁获奖的研究成果是“宇称不守恒”,太专业的东西就不说了,就说下它产生的影响吧。

  在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之前,整个物理学界都认为,宇称是守恒的,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如,这个就像大家都认为“1加1等于2”一样,“宇称守恒”是真理。

  但杨振宁的研究颠覆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思想,之后整个物理学界都在此理论基础上去研究物理学。

  一个奠定物理学理论基础的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成就。

  牛顿是,爱因斯坦是,杨振宁亦是。

  可以说杨振宁是华人在物理学界的顶峰,是一个能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物理学家比肩的人物。

  时至今日,杨振宁依然是华人在世界科技领域触达过的最高的高度。

  别去念叨霍金,霍金比起杨振宁,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廖化对比关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不是我矮化霍金,这是事实。

感动中国杨振宁观后感篇7

  杨振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杨振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2006年和2007年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杨振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杨振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3]杨振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杨振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杨振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杨振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杨振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杨振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杨振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杨振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20**年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杨振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杨振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推荐访问:观后感 感动中国 杨振宁 感动中国对杨振宁的评价简短 杨振宁事迹读后感 杨振宁读后感600字 读杨振宁有感800字 杨振宁的感人故事 杨振宁为谁流泪读后感 关于杨振宁的心得体会 看杨振宁观后感 读杨振宁有感 杨振宁讲话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