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13篇

时间:2022-05-20 18:05:05 来源:网友投稿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13篇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1

  南渡镇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督导组都能够严格按照«;南渡镇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方案»;相关规定,紧密结合南渡镇实际,以三项措施扎实开展督导工作,积极推进我镇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督导工作认真细致,不留空档。首先督导工作安排细致,结合本镇实际情况进行推敲,合理安排各个小组的工作范围。其次,各个督导组认真按照“七有”和“六个一”的要求进行细致检查、梳理,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欠缺的材料。

  二是访谈有重点。对参与访谈的村(社区)、镇直支部的领导成员、群众代表等,重点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如何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集意见和建议。在谈话的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积极进行引导,力争把最真实的意见征集上来,把最突出的问题查找出来,全面深入掌握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到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基本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文件精神,但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办事不够透明、搞一言堂,也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理论知识薄弱,导致在理解上级文件精神等方面会有偏差,所以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完善服务理念,增强廉洁从政的意识等。

  三是主旨明确,强化了与非党干部、群众的互动。督导组在督导调研过程中,不仅是与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访谈,还深入到群众中去,与非党干部、群众接触,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需,真正的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前移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这次深入群众的督导调研活动,领导干部们深刻认识到要想群众听你的,先要听群众的,要想群众配合你,先得帮助群众。当事关群众自身利益的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人们报以感激和感动的时候,政府工作的推动就如鱼得水了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2

  各县区应急局要按照新修订《安全生产法》规定,突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的行政处罚,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应急管理局2022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为深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我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水平,结合当前我局实际,特制定2022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扎实推进我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序完成执法机构组建、行政执法权限委托、分类分级执法、制式服装配置等各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

  2.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实现两个“百分百”,即:计划检查任务完成率100%、隐患整改复查率100%;

  3.全面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使用地址确认书,确保送达程序合法有效;

  4.继续保持行政处罚高压态势,保证2022年度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率持续增长;

  5.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认真开展执法典型案例上报工作,规范填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系统,实现典型执法案例报送率100%、报送合格率100%,且每个县区至少报送1个合格的行刑衔接典型案例;

  6.强化执法监督,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各县区应急局组织开展一次行政执法综合监督工作。

  二、工作部署

  (一)扎实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按照中央、省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积极会同市委编办,及时制定出台我市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并按照省安委会关于改革重点任务推进要求,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协同有关部门按时保质完成执法机构组建、行政执法权限委托、分类分级执法、执法车辆与制式服装配备等各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我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保障水平,切实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全面提升我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总体水平。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执法体系。

  按照《XX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执法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执法实施办法,理清市县(区)应急管理部门执法职责及事权划分,层层下放执法权限,明确2022年市应急局执法监督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确保一家生产经营单位对应一个层级的执法主体,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同时,依法委托**高新区、亳芜园区管委会必要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限,并做好对各县区应急局委托乡镇政府(含街道办,各类功能区等)简易执法权限的指导工作。结合人员力量、车辆实际,统筹“双随机”抽查工作要求,编制2022年度市应急局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严格实施,保证实现计划检查完成率100%,复查整改率100%。

  (三)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事项事前事后公开公示,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信息局网站与信用平台同步公示机制;继续依托执法终端设备,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对重大行政决定事项,依法开展法制审核程序。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全面使用地址确认书,细化电子送达工作流程,确保送达程序合法有效;规范证据收集、锁定,严格审核书证、照片等证据材料,规范制作笔录,依法下达《抽样取证凭证》《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等证据收集类执法文书;严格内审程序,严把时间节点,确保行政处罚法定程序规范合法;认真制作行政处罚告知、决定文书,准确把握违法行为及处罚依据,确保处罚决定无瑕疵、无漏洞。三是严格执行《执法手册》,建立“一企一方案”制度,做到检查1家企业制定1个现场检查方案,确保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档案规范有序。

  (四)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化。

  严格按照市应急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信息网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监管执法信息网报常态化机制、随查随报机制及信息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我市行政执法网报工作规范有序,数据准确,争取有关上报执法数据位列全省先进。继续执行行政执法定期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行政执法有关数据,研判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五)继续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持续保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高压态势,切实提高安全生产违法成本,力争实现2022年度我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率、行政处罚次数增长率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区应急局要按照新修订《安全生产法》规定,突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的行政处罚,切实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按照中央、省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2022年度,对于市局检查发现的一般违法案件,按照属地原则,交由所属县区应急局予以依法调查处理。

  (六)认真开展执法典型案例上报工作。

  按照应急部关于安全生产执法典型案例上报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县区应急局上报案例,进一步提高我市典型案例合格率。紧盯涉嫌危险作业罪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行刑衔接要求,依法移交公安部门予以处理,确保实现典型执法案例报送率100%、报送合格率100%,且每个县区至少报送1个合格的行刑衔接典型案例。

  (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2022年度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暨执法培训活动,进一步规范县区局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案卷水平;二是按照省执法监督工作要求,对县区局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一次综合监督工作,以监督促改进,进一步提升各县区应急局行政执法能力;三是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工作规定(试行)》要求,探索聘任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及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热心应急管理事业的社会人士对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

  (八)切实做好执法培训与应急普法有关工作。

  在深入开展执法监督工作的同时,市局将进一步加大系统内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将在应急管理制式服装统一着装后,集中三天组织开展一次我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同时,我局将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活动,进一步加大应急普法工作,并全面做好有关法治建设、法治宣传等有关工作。

  (九)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对有关企业不必要的信用影响,我局将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信用建设,除对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持续保持联合惩戒力度外,将在本年度内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被处罚企业,集中开展一次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修复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

  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应急局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坚定对照年度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完成本辖区本系统各项改革任务与行政执法工作目标。

  (二)严格执行,确保成效。

  各县区应急局要按照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要点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厘清县乡两级执法权限,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认真填报行政执法有关系统,扎实开展检查、处罚等执法工作,积极争取我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在全省保持先进,确保执法工作不落后、执法考核不扣分。

  (三)强化考核,适时通报。

  市局将对各县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分类分级执法机制建设、规范执法、执法工作成效及执法信息化等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予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2022年度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对在执法统计、执法监督等工作中发现突出问题的县区,我局将及时将有关问题通报至本级县区政府;对工作严重落后的,将适时约谈其主要负责人,甚至县区政府分管领导。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3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年,是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以及省运会的举办年,将是体育受到群众较为关注的一年。今年全省群众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国家、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指导意见,统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核心,以推广大众健身项目为抓手,以增加城乡生机活力为目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性赛事活动体系,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增加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全省动起来、活起来,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幸福感、获得感。

  一、加强政策贯彻落实,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省体育强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同时贯彻实施国家、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5年)》及其配套文件等,调整**省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民健身工作会议,解决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抓好全民健身相关任务目标的落实。依据体育强省发展目标,高点定位,明确任务,统筹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激发全民健身组织遍地开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健身需求,进而推动我省群众体育事业不断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全民健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我省群众体育领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体育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科学精准地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划发展好各项群体工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疫情防控部门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两年以来积累的成功防控经验,突出重点领域和环节,健全完善适合群体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南。坚持应急突发处置与适时动态调整相统一,将疫情对体育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破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积极探索开展体育工作新的方式方法,灵活推动线下体育转为线上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体育新形式。

  (二)切实做好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贯穿活动进行的各个环节,与赛事活动的组织实施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坚持“一赛四案”制度,构建赛事活动安全保障网。要坚持着眼长远、长短结合,坚持隐患即事故、铁腕治理,坚持质疑保守、纵深防御,坚持祛扶并举、主动服务,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促进赛事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确保我省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出任何问题。

  (三)坚决做好舆情管控工作。目前,适值中国传统重要节日春节期间,北京冬奥会又已盛大、顺利开幕,世界各国参赛人员齐聚中国,各比赛项目已陆续展开,鉴于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和当今国际政治复杂形势,尤其今年又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要求各市体育部门和各社会体育组织,务必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体育领域舆情管控工作,注意舆情管控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成效,确保今年我省群众体育环境安全稳定,各项体育活动安全有序。

  三、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

  (一)贯彻实施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5年)》,分解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全省今年新建800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任务,做好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场地设施“全域电子地图”和一键报修系统的运行维护,做好省级及督导区省健身器材的采购、巡检和维修工作,确保群众安全使用体育场地设施。依据各区省主城区“三个一”、乡镇驻地“二个一”和农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将新增体育场地设施、健身器材维修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建立月调度评比制度,成立督查组进行年终督查考核。

  (二)补齐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弱项。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其中,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不少于50个;新建健身步道、慢道不少于1100公里;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11个,新建改扩建县级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15个,完成市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项目30个;新增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等场地设施23处;新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25处;新建篮球场不少于100个,社会足球场不少于18个。

  (三)配合完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一是出台《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将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按照《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案》,配合住建部门解决老旧小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完善社区现有体育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三是协调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和各区省,提出“关于利用空地、绿地等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议”,解决好城省空闲土地、公益性建设用地等问题,建设一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体育场地设施。五是继续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加强足球、篮球场地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公众的有效供给。

  四、创新赛事举办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

  (一)结合疫情防控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省县两级举办第十二届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运动会。研讨设定全民健身省级比赛项目并进行公开申办,指派赛事监督,保障办赛质量。发挥体育部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职能作用,开展“百镇千村”农民健身联动、乡村“亲子跑”等农民群众喜爱的活动;继续组织开展社区运动会,借鉴**年社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经验,进一步丰富运动会内容和形式,引领社区各个层面的人群积极参加运动会。同时,积极组建队伍,提前做好省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参赛工作。

  (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承办或主办赛事活动,加大对社会力量的扶持力度,如给予资金或政策上的支持,协助做好“一赛四案”报备、场地协调、规程审核、赛事监督等工作。同时,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解决办赛实际问题和困难,充分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坚定各方面参与体育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年内,协调各社会力量举办赛事活动不少于30场,全年举办省级大中型赛事活动不少于100场。

  (三)举办**全域特色马拉松系列赛事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发展跑步事业,举办“奔跑吧!**”全域特色系列跑步行动,打造“中国四神兽”越野马拉松系列赛;建立跑步科学指导培训体系,推动赛事标准化建设,引领带动更多省民“跑起来”。全年计划举办迎春马拉松、**马拉松(含线上赛)、沙滩马拉松、越野马拉松等30多项特色马拉松赛事,每个区省至少要举办2场马拉松、乐跑、健康跑等活动。省级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广大省民介绍跑步计划,发布“奔跑吧!**”2022年系列马拉松赛事活动日程安排。

  (四)打造大众健身项目品牌赛事活动。围绕在我省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篮球、武术、足球、帆船帆板、体育舞蹈等项目,打造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赛事活动。篮球方面:开展篮球进校园活动,申请举办U系列等国家级篮球单项赛事;足球方面:继续推动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展成届次足球联赛活动,举办少儿全国足球邀请赛赛事活动;帆船帆板方面:举办胶东五城省帆船帆板拉力赛;武术方面:举办第19届**武术节;体育舞蹈方面:举办**第十六届“和谐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等知名赛事;冰雪运动方面:继续举办**省冬季冰雪运动会,开展冰雪运动“五进”活动。各区省和乡镇(街道)创新开展独具自身特色的赛事活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加强与韩国江原道原州省的国际体育民间交流,促使民间体育优势项目“走出去”,提高**群众体育国际知名度。

  五、优化组织管理功能,健全完善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一)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以体育总会为龙头,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形成“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健身团队”的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完善县级体育总会组织结构,推进基层体育总会规范化建设。鼓励建设镇街体育总会,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建立村级体育总会。支持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城省、农村)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健身团队。鼓励包括民办非体育企业俱乐部和群众体育组织在内的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建立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探索建立体育协会、俱乐部评估考核体系,出台扶持政策和措施,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从等级培训、志愿服务、经费支持、表扬奖励等方面优化完善,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全民健身志愿宣讲活动,按照区省需求,采用“你点我送”的方式,送健身技能和健身理论下基层,如举办广场操舞、健身气功、力量训练或健身理论等项目培训班,丰富各区省的特色健身需求。依托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在各区省组织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今年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人以上。

  (三)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服务。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活动,不断提高监测人数和比例。推动体医深度融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试点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培训,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成为“体医融合”的排头兵,成为科学健身促进新力量。组织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全年龄段、全人群可持续发展。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融合健康发展。拓展社会参与平台,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鼓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六、拓展媒体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我省群众体育宣传力和满意度

  (一)加强与各媒体的沟通联系。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依托专业媒体,运用图文、视频、现场直播等多种方式对我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并主动推送体育信息到全省、全省乃至全国各大新媒体平台,扩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优化**体育领域营商环境。

  (二)加大网络平台宣传力度。利用省体育局“两网一微”以及抖音、快手等线上传播渠道,传播**全民健身活动、特色赛事,高效推动各项宣传工作。注重总结、梳理、挖掘和宣传**体育文化,增强我省体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持续增强群众满意度。根据《全省**年度城乡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针对群众反映的公共体育设施不足、布局不合理问题,科学合理增加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身的热切期盼。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4

  12、进一步夯实工程质量基础。持续巩固和深化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成果,全面落实“两书一牌”制度,强化监督执法检查,进一步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房屋市政工程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深入开展混凝土质量专项整治和建筑工程海砂专项治理行动。完善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投诉问题调查分析及处理机制课题研究。(牵头部门:市质量中心、市建筑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3、突出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严格落实《关于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实施意见》,强化住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落实,要求在申请竣工验收备案时提供工程质量保修书等材料。(牵头部门:市质量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4、深入推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全面推进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督促地方开展相关工作,指导施工、监理单位编制企业版手册、标准化图册等,形成完善企业手册体系。结合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切实强化全市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的落地执行。(牵头部门:局质安处、市质量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5、持续推进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实践工作。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和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工作,适时总结有关经验,全面推广成熟做法。(牵头部门:局质安处、市质量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6、积极发挥优秀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遵循公开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持续规范开展国家、省、市优质工程奖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评选占比分值,引领带动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深化建筑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为我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牵头部门:市建筑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7、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监管工作。一是守住质量底线,狠抓混凝土质量(含违规海砂)管控,落实混凝土质量专项抽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混凝土质量专项抽查;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培训、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巡讲、业务能力考评和岗位考核等工作,提升监督队伍建设水平;三是采取“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等方式,不定期抽查全市监理、检测单位工程质量工作情况以及全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量工作监管情况;四是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综合报告制度。持续加大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监管;五是积极组织参与全省检测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多层次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全力推动我市工程质量和品质不断提升。(牵头部门:市质量中心、市建筑中心,配合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5

  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的理念,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持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财政工作会议要点。

  2022年,根据各级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着力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系统观念与底线思维,加强“三保”和政府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着力推动财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坚持精准施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1、支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聚焦“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围绕“八大产业”布局,发挥产业振兴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要素向产业集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争创全省工业十强县。用好财政政策,支持威达重工、X精工、山森数控、普X特机床、三合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做优做强氨基、醇基新材料两大产业链,支持中材锂膜、启迪亚都、鑫迪家居、北玻院复合材料、恒瑞磁电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支持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推动政策向企业培育集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运作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开展投资,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财源企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以X能源、中国建材、国科控股、中化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招引一批支撑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税源型项目,招引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端项目,提高招引项目质量。

  3、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化学X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落实引进人才等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激励“优秀企业家”干事创业,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发挥投资基金作用,利用“助保贷”、信用担保、过桥还贷等政策手段,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等问题。

  4、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五心”“五个一样”,实行“入企五问”常态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各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激励奖补机制,激发加快发展、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X高科技化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坚持开源扩流,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5、加强收入征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推进综合治税,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抓好涉税数据采集传递运用,构建严征管、优服务的税收共治新格局。建立良性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镇街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科学编制2021年度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协调配合,抓好土地出让金征收。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6、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紧盯上级政策调整动向,积极向上对接,加大上级无偿资金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加快优质储备项目落地实施,增添经济发展动力。强化预算项目库和债券项目库的有机衔接,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优先使用专项债券。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密切部门、镇街协作,畅通争取渠道,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更大力度向上争取基本财力保障资金、中央直达资金、专项债券额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管理,严控投融资风险。进一步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稳步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争取更多项目入选财政部PPP信息综合平台管理库。

  三、坚持有保有压,提升民生保障质量

  8、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从速拨付资金,做好疫情防控、救治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支持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和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9、落实好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始终把“三保”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及时保障工资发放、社保缴费支出。加大镇街调度资金拨付力度,合理安排补助资金,确保乡镇工作人员平均收入高于市直机关同职级人员水平。及时兑现退休人员养老金新提高标准。

  10、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做到可压尽压、应压尽压,进一步压减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制定基本支出定额标准,探索建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11、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统筹整合以涉农为主的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贷款体系建设,支持“X担惠农贷”发挥更大作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耕地保护激励制度,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12、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支持全国文明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支持实施交通重点工程,确保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年内竣工通车;支持做好济X高铁、临X高速前期工作;支持实施京台新北出口连接线、省道X梁线改建和东岗线等7条县乡道路提升工程。支持实施振兴路南延、荆河路东延贯通高铁新区等X条道路新建改建,提高城市通行能力。

  13、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突出公共财政导向,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推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办好第五届X州书展。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救助等九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支持健康X州建设,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支持市医养健康中心暨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支持完成100个村居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财税改革

  14、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四本预算”和政府债务收支计划通盘考虑、一体编制,盘活存量、调整增量。主动顺应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趋势,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部署应用。完善涉农、科技、环保等领域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建立健全“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积极探索“专项债+市场化融资”等组合融资方式,更好发挥政府债券稳投资、促增长的作用。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5、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强化公务卡制度执行,减少现金使用率,促进公务支出透明化。落实财政资金常态化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和财政暂付款管理,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16、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分配体系,开展重点政策和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试点,扩大市级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将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紧密挂钩,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17、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三保”风险防范,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法定债务限额内,认真研究债券发行规则,积极运用市场手段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对社保基金支付风险高度关注、超前研判、提早防范,坚决守住财政风险底线。

  18、推进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项目遴选运作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以股权形式投资本地企业,变无偿拨款为资本金注入,变“奖补”为“股权”,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入中小企业服务公司,为我市中小企业过桥还贷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19、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完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构建权责清晰、配置合理、统筹共享、运营高效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机制。通过分类实施调剂共享、处置变现和市场化运营等措施,大力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强化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健全评审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强化政府采购监管,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推进网上商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21、加强财政财务业务基础。扎实做好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完善涉农补贴“一本通”系统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继续抓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全面加强会计、政府投融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基础管理的“压舱石”作用。

  五、坚持党建统领,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2、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的理念,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持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3、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抓实抓牢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效,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守望、学史力行。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强化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研判,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控。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加强组织建设。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等系列活动,抓好党建阵地提升,规范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压实巡察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效防范各类业务和廉政风险。持续加强作风廉政建设,对出现廉政问题的部位及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2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和财政中心工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开展学法述法活动,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扎实做好工会保障工作。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干部实绩,考察识别、选拔培养干部,营造能担当、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的浓厚氛围,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6

  2022年是创建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单位的重要一年,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文明委关于精神文明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一区六城”,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精细提升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

  1.持续深化学习。结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道德讲堂等平台,采取室内室外学相合、线上线下学相结合、专题研讨辅导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使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加大宣传引导。围绕“乡村振兴再出发”、“三抓一促”、“八大攻坚战役”等中心任务,局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示范表率带头作用,发挥“冲冲冲”工作作风,用好“脚底板”工作法,带领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基地大棚等一线,采取发放宣传册、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省、市党代会精神;宣讲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局机关面向基层的理论宣传普及,从而提升群众对各级政策的知晓率、普及率。

  3.营造宣传氛围。以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为契机,用好用活用足本局室内室外宣传阵地、线上宣传媒介等载体,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宣传******来闽、来明考察一周年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推动局属党员、干部职工将思想、行动凝聚在新时代伟大思想旗帜下,领会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的重大意义,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

  4.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进一步传递庆祝_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积极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时间节点,适时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市文明委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激励干部职工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5.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结合工作日常,加强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持续组织干部职工做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大力弘扬凡人善举、身边好人。积极参与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好人等推荐、评选活动。采用便利、有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体验节日习俗,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以支部为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明确的道德讲堂。

  6.培育文明新风尚。大兴遵德守礼之风,落实“八不”行为规范,大力实施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行动。规范诚信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加大普及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治理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力度。坚持不懈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倡导佩戴口罩、讲究卫生、排队“一米线”、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规范,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氛围。

  7.加大创建宣传力度。通过采取线上线下、传统新兴媒介等宣传阵地,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宣传。依托单位室内室外区域,更新制作一批导向鲜明、具有单位特色、感染力强的公益广告。依托市文明网、局门户网站文明创建专栏、微信微博等载体,加大对单位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三、加大创建力度,提升文明水平

  8.有序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按照省、市文明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新一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对照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测评指标体系,立足单位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督促局属有关科站明晰责任,传导压力,落实措施。大力倡导绿色理念,积极开展节约型单位建设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引导干部职工无纸化办公、不用少用垃圾袋、绿色出行。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解决公共区域卫生和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

  9.协助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发挥单位职能作用,持续配合协助三明市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围绕落地落细《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网上申报部分责任分解表》,主动解决文明城市创建中涉农领域存在的堵点、痛点问题,积极提供职能单位涉及创建工作的各项软件材料,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三农”力量。

  10.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立足实际,组织开展《**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和文明家庭等家庭美德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职工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参与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院等文明先进选树活动。及时发现、整理、推荐身边党员干部好家风案例,引导干部职工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干部,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11.实施农房整治提升工程。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年完成125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以农村房屋安全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房长制”,建立农村工匠协会和农房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健全农村建房安全监管机制,实施全过程留痕监管。大力推进裸房整治,全年完成裸房整治1万栋。加强传统古村落保护,改善提升名镇名村或传统村落8个。

  12.实施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程。打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攻坚战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改造农村户厕1500户,新改扩建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65公里以上和农村公路188公里,推进30个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7个县级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持续开展闽赣交界村容村貌二期整治和道路提升工程,完成34个村庄专项整治任务。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 。统筹推进38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和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提升工程,重点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12条。

  13.实施文明乡风塑造工程。深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项目建设水平,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促进农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动42个问题突出的乡镇开展集中整治,打造30个移风易俗典型示范乡镇。创新打造“123”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中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打造一批典型经验。

  五、打响“大爱三明”品牌,深化志愿服务工作

  14.常态化推进共性志愿服务。持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强服务”活动,引导新发展、新转入党员及时到居住社区报到服务。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扶贫帮困、邻里互助、爱国卫生、文明劝导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适时组织开展义务献血活动。

  15.扎实开展涉农实践服务活动。结合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三农”实际,发挥各站所优势,组织粮食、果蔬、畜禽等种养殖农技专家志愿者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点对点、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把脉问诊,切实帮助涉农主体解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三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7

  结合我校20**年工作要点,我校党支部下半年继续围绕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管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深入进行政治和理论学习

  继续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服从”,学习尊崇维护党章。落实开展好每月一次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数量和质量齐抓。继续深入学思想,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首位。抓好本支部党员教师、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的培养。

  二、加强组织建设,培养过硬的党员队伍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党员入口,扎实推进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建设、拟发展对象的考核指标制度建设、学生预备期考察考核指标制度建设三个发展流程关键期的制度建设和实施。开展内容丰富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根据部分党员理论水平低、学习时间散、学习不主动等特点,积极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设计激励措施,强化党员及全体教职工线上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学习强国”、“____发布”等APP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化整为零,提高党员理论学习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青年党校的组织和管理,力争把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抓实做好。

  三、加强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常抓不懈

  落实党总支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各项内容,强化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增强“一岗双责”意识。认真学习贯彻相关制度要求,规范学校“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三公经费规范使用”等,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健全工作流程,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推进落实“_____”主题教育各项内容,以此为契机,推进学生评教、“___的老师”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工作,进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工作,树立师德师风典型,以此强化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

  积极推进巡察整改成果的持续深入,坚持把巡察整改成果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民主集中制,做到民主、科学决策,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坚持领导班子制度,计划安排在10月至11月间召开。 落实我校八届二次教代会制度,推进学校各方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促进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继续推进学校各项制度与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对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转。做好退休教师、双拥等工作。继续要关心退休教职工的健康生活,增强服务意识,整合多方力量,注重个性服务。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8

  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业态摆布,全力推进“一环、一廊、一带”产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实现民富村强,共同振兴的目标。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全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赤新旅游公路、道谷南山、二道井子考古遗址公园、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西水泉创意农业和XX花都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各村要积极配合征收征地等各项工作,联合联动,确保各项目稳步推进,使示范带真正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村要立足产业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风民俗、产业优势等特色资源,进一步挖掘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1至2个,为区、镇两级下一步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认真谋划筹备后续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紧扣长远发展需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架构,探索实施设施农业大棚提档升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怪坡景点、生态治理万亩梯田、增嘉园有机杂粮种植、碾子沟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生态鱼塘等项目建设,各村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立足项目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今后的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抓重点带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同时,严格把关项目事前事后监督,严控未批先建、批而不建和超规建设等违规行为。要建立严格动态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建立项目实施检查制度,对项目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各村要依托种植合作社,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毛豆、高钙菜、苗圃、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试点种植桑葚、大樱桃、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村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招商机制,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三)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指导各村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促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旅经营主体。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农家乐、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真正使农民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实现“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

  (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每个村重点打造1至2个旅游示范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更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推动农畜产品上网、进城。各村要引导鼓励扶持一批从事电商活动的农民和农村实体经济组织,力争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以及网上购物提供方便。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全镇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严格控制耕地私下流转、小规模流转、无序流转,为大项目落地留空留白。

  (二)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依托西水泉“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载体,依法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带动村民入股,采取“统一安排工作、统一结算劳务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全管理”的运营模式,实行契约化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分中心功能作用,实现对案件接收、传递、办理、反馈、验收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力争行政村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高铁配套工程、天丰商贸城二期、中燃、中水、两山两园等征收工作,做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高质量推动镇村建设。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村民出一块、政府补一块”的原则筹集资金,力争完成2000户改厕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丰富镇域城市功能。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持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1条文明经营示范街、2条示范农村公路。谋划补绿、建绿、透绿工程,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六、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不断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农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各村要建立专业文化文艺宣传团队、农村特色文化文艺团队、村级业余文化文艺活动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人员、有场地、有器材、有骨干。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将农村实用性人才纳入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或以入党积极分子等方式建立村级农村实用性人才库,依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扫盲工程等手段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提高带民致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党组织书记选举的吸引力度,减少优秀人才回乡成本,扩大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

  七、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加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落实党的制度,严格党的纪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各村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完善村民公约,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在党支部领导监督下处理民间事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围绕“明礼诚信、遵规守纪”主题,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创新村规民约内容和实现形式,推动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实现根本性改变,坚决抵制和消除传统陋习,让读书、学礼、倡善成为主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习俗和特色展现形式。要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四)推进平安镇村建设。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9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进一步的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市里面教育局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_年校党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讲话和_大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并努力践行“_大”及全国人大、政协第四次精神,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的党建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狠抓党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始终突出党建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实践性、创新性;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不断夯实思想基础。

  1、进一步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周政治和理论学习日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党员干部的自学做到七有:有计划、有专题、有目标、有笔记、有检查、有考核、有交流。支部将每学期抽查或检查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结合学校实际,把理论学习列入思想素质管理一并考核落实,把理论学习效果同干部的考核评议、选拨任用有机结合起来。

  2、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理论学习培训会、报告会、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1、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考核方案。以《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为抓手,努力促进学校党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2、严格管理,永保党员的先进性。

  一是在党员中普遍实行“工作目标管理办法”;二是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按党章的规定,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五个一”制度:即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至少两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上一次党课;每半年召开一次;每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

  3、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围绕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

  ①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实现党员的先进性;

  ②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创示范”活动,推动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促进党建工作再创新高;

  ④开展“德育”活动,充分发挥新时期党组织及党员的作用。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公仆形象。

  1、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本学年师德建设的重点要落脚于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对全市教师提出的“十条禁令”,真正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要把能否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考核一个党员、干部、教师师德状况的重要指标;要普遍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大检查,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和向学生家长发放师德师风问卷等形式,并通报师德师风调查情况,同时对违犯职业道德的教职工进行严肃处理,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体罚学生,训斥学生,影响恶劣者”实行评优选模、岗聘职聘一票否决。

  (四)狠抓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党组织建设各项常规工作。

  1、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新党员工作上,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持质量、改善结构、慎量发展”的方针,坚持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新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上注重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青年教师倾斜。

  2、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做到标准到位,收缴及时,管理严格,足额上缴。

  3、加强信息宣传报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正面典型,提高学校整体知名度。

  (五)加强群团工作,有效凝聚各方教育力量。

  1、积极支持工会履行组织职能,深化校务公开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反映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主战场中的主力军作用。

  2、关心学校团支部工作。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认真研究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工作在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和作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重视退管工作。关心离退休老教师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

  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党支部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化各项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学习,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团结互助,为争创规范化学校,为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10

  学校2022年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规范抓好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突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常学常新,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实现新时代的新气象和新作为。定期下发理论学习篇目、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建工作提示等,供全校各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学习参考。

  2.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关于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意见》,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贯彻。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工作部署,开好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4.全面落实巡视整改任务。切实做好省委巡视“后半篇文章”,按照党委下发的《省委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解决好干部消化、定岗定编定员“三定”工作、机关人员超编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完成好选人用人、机构编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个专项的整改任务。

  二、坚持学思践悟,深入推进理论武装

  5.用新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和学习,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深学细照、深学悟透、深学笃行。切实抓好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和师生员工三个层次的学习,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6.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高师生公民道德素养。

  7.开展好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全面准确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喜迎二十大”系列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师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守理想信仰。

  8.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重抓好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体系建设。完善舆情监控工作机制,细化网络舆情监控指南;强化正面引导,不断巩固壮大网络主流舆论,主动营造集宣传、引导、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对二级党组织和相关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督促指导,提高分析研判能力;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制度,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9.提升宣传工作成效。坚持服务大局,强化正面引导,以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学校“三全育人”模范评选制度,组织好学校首届“三全育人”模范评选,营造新时代教职工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努力展现师生青春、奋斗形象,把笔墨、镜头对准基层,挖掘更多教书育人、拼搏成才的素材;实施媒体提质与媒体融合工作计划,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讲好工大故事。

  三、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基层党建基石

  10.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党建“三引三争”工程,推进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即:在机关以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方式创新,引导党员干部争当服务育人先锋;在学院以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引领教师争做教书育人模范;在学工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引领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出台学校基层党支部星级评选制度,制定学校党建工作实务手册,助推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增效。

  11.全面推进二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体制机制与责任制,全面落实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发挥二级党组织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完善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探索建立考核评价刚性指标体系;持续培育创建全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

  12.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施意见》,以创建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示范点为抓手,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13.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压实各二级党组织的主责主业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严格执行好党建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地。严格落实好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二级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党建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14.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按照《x村**-2023年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做好振兴点民生实事,帮助建设水利、道路、通信和村级文化广场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在原有x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品种、保证品质、打造品牌、提升品位;积极做好村内种、养殖农产品“以购代捐助扶”,帮助打开销路。

  四、坚持党管人才,激发创新创优动力

  15.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考核制度、师德档案和师德失范惩戒机制建设。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加强国家级、省级各类专家人选的推荐工作,力争在国家级人才与团队引进和培育上取得突破,新增省级人才3-4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3-4个,新增博士人才100名以上;完善“**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开展新一轮遴选。

  16.加强干部管理和培训。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制度,选优配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保持班子连续性稳定性,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加大干部培养工作,创新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干部治理能力,重点办好二级学院院长、组织员、年轻干部、工会干部等培训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完善档案审核管理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做好处级干部考核评价改革。

  17.凝聚各方发展合力。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发挥好统战、群团、工会、老干部和校友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实施“凝心聚力新时代”行动,指导协助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自身建设。完善各类专家、先进模范、优秀典型等疗休养和专题实践活动;推进学校各级工会建家活动,争取创建省级模范教工之家。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组织老干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做好老干部学习服务保障工作,办好老年大学。加速推进教职工住宅小区山水文园的清算工作,努力办好教职工节庆物资、大病医疗、子女入学、重点帮扶等民生实事。继续推进XX区、长三角、XXX、XXX4个区域校友企业家联盟建设。

  五、加强纪律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8.完善规章制度。出台《x大学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试行)》文件,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制定《x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2025)》,组_委巡察人才库,启动新一轮校内巡察,开展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专项巡察。继续做好处级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填报工作,把好廉洁意见回复关。

  19.加强纪律教育。突出“关键少数”,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增强纪律意识、纪律修养。强化二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抓好班子成员和二级单位“一把手”,开展经常性廉政谈话、纪律提醒。大力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开展好第二届校园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1-2次廉洁警示教育,在全校师生中加大典型案例的通报力度,以形成警示震慑效应。

  20.强化纪律执行。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推动各级党组织积极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执行纪律情况的监督。探索和丰富开展政治巡察、日常监督的有效途径,提升监督质效,促进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同向发力。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增强各级党组织与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合力。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确保党的纪律始终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21.用好“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做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既严厉惩治,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2.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严”的主基调,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盯住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障碍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3.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深化治理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空泛表态、不重实效,干事创业精神萎靡不振、不敢担责碰硬,对群众利益不维护、不作为等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突出问题,督促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群众观念和师生感情。聚焦形式主义,紧盯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加强治理力度,持续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紧盯“关键少数”,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上下贯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4.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紧盯收送节礼、借道旅游、分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支出变通下账、乱发津补贴或福利等问题,对顶风违纪的一律从严惩处。深挖私车公养、收送电子红包,接受“一桌餐”“二次宴”等奢靡享乐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深化专项治理。坚守重要节点,强化纪律提醒;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加大查处通报力度,持续形成震慑,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

  25.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公务接待等有关制度,建立定期专项检查长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违规行为,遏制各种浪费现象,弘扬艰苦奋斗之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节约习惯。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开展新风正气宣传引导,用优良作风、充盈正气引导党员干部,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11

  (一)开展职工喜闻乐见文体活动,开展“三八”节女职工踏春活动;“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充分借助各基层工会力量,拓展工会活动的覆盖面,开展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设有职工摄影、书画比赛、职工工装风采秀、职工健身操比赛等活动,引导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二)进一步完善俱乐部、兴趣小组的建设,继续打造“XX杯”工会文化品牌,开展“篮球”、“足球”邀请赛,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三)加强职工技能学习交流,发挥劳模、大师等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各分子公司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创新活动。

  (四)做细职工关爱,继续开展“爱心帮扶基金”捐款活动,帮扶救助困难员工;提升了工会干部履行工会建设职能,开展工会基础建设与民主管理培训。开展员工心理关怀活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维护讲座;举办集体婚礼、丰富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女职工“流动课堂”讲座、职工周末影院等,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

  (五)充分调动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年终开展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等评选表彰工作。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12

  围绕区法院“强化多元化解助推诉源治理”工作、区检察院公开听证工作、区政府完善提升与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推动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战略,建设“五个新**”落实落地之年。区人大常委会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六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各项法定职责,更好发挥人大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人大工作新作为新气象。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

  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在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依法对有关事项作出决议决定,确保区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探索任后监督的有效途径,强化任命人员的宪法意识。

  二、服务中心大局,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所盼所愿,深化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1.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和全区税收工作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2.加强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年度财政决算报告和年度预算执行报告,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促进预算执行更加规范。听取和审议区政府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3.加强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监督。围绕区政府“生态立市”工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围绕区政府安全生产执法情况、卫生防疫、食品安全、人才培养、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双减”工作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视察、检查,推动工作开展。

  4.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围绕区法院“强化多元化解助推诉源治理”工作、区检察院公开听证工作、区政府完善提升与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公安分局“夯实基层基础改善派出所办公环境”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持续开展法官、检察官履职执法情况评议工作,组织代表旁听评议庭审,参加检察院听证会,推进司法公开。依法受理申诉控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完善服务保障,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健全代表工作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1.深化“双联系”工作。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专委会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度,邀请更多代表参与区人大有关会议和履职活动;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支持代表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惠及民生。

  2.加强街道人大工作。持续加强“代表之家”和代表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检查街道、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及使用情况,推进“代表联系网格化、代表联动规范化、代表履职智慧化”建设,形成上下贯通、联系紧密、运转有效的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和反映网络。

  3.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坚持和完善主任会议成员包件督办、工作委员会对口督办、代表工作部门综合督办的工作机制。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建议办理从“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在督办建议办理过程中,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唯一标准,更好地回应群众的关切

  4.强化代表服务保障。加强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和履职培训,增强代表的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完善代表履职管理制度,落实代表履职管理、代表履职考核和代表退出机制,规范代表履职行为。

  四、凝聚队伍合力,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操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大干部队伍。

  2.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的建设,丰富拓展机关党支部载体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中持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3.加强作风建设。完善人大议事规则和机关工作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决策水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实施细则,改进会风文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质效。

  4.加强信息宣传。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点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人大重点工作和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全面反映人大依法履职成效,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要点篇13

  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根据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遵循《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制定市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精准施策、巩固提升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下足绣花功夫,抓细抓实“一户一策”,巩固脱贫成效。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相促进、共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20**年,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实现32户、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已退出贫困对象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人口持续增收不致贫。

  三、工作重点

  (一)着力提高脱贫质量,防返贫。一是坚持“滴灌式”精准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因户施策的刀刃上,优先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有余力再适当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二是坚持“全覆盖”精准施策。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非贫边缘人口,按要求推进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金融、就业、低保等扶贫保障性政策精准到户到人。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健全和完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障性稳定脱贫措施,打好多部门合力扶贫的政策组合拳。统筹落实防贫保险措施,补齐因病因学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等短板,实施精准滴灌,重点围绕已脱贫人口后续产业培育壮大做好文章。三是坚持“一对一”精准帮扶。在保持帮扶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优化帮扶格局,充实未脱贫户帮扶力量,确保每个未脱贫户有1名乡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包保。紧盯未脱贫人口主要致贫原因,兼顾其他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未脱贫对象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精准帮扶,切实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残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落实)

  (二)着力提高群众收入,稳增效。一是稳固基层基础平台。处理好如期脱贫和长期逐步致富的关系,优先解决贫困落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等难题。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产业园区,提高贫困户入社率,每个村至少有1个吸纳贫困户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社率力争达到100%。每个乡镇街至少培育3个规模化、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园区。三是创造发展就业空间。推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运用,在流转、入股、抵押等方面发挥作用,把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从事经营增加收入。

  (三)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提效能。一是转移帮扶重点。完善产业扶贫奖补措施,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脱贫。采取劳务补助、劳动增收奖励等方式,提倡多劳多得、多劳多奖。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尊重贫困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鼓励村“两委”向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发放《脱贫光荣证书》,明晰贫困群众脱贫状态,树立脱贫光荣的良好导向。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推广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方式,杜绝“保姆式”扶贫,杜绝政策“养懒汉”。三是形成规范体系。对参与黑恶活动、黄赌毒盗和非法宗教活动且经劝阻无效的贫困人口,可取消其获得帮扶和社会救助资格。关注边缘户、残疾户等非贫群体,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建立爱心超市,设立村规民约,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参与积极性,实现持续增收。

  四、主要措施

  全面落实好“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凿实精准扶贫措施,抓实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基础建设扶贫、精神扶贫四个方面工作。

  (一)产业扶贫主要抓好“五大工程”,确保扶贫项目覆盖到村。

  一是光伏电站稳固工程。发挥现有45兆瓦光伏电站的覆盖作用,加强质量管控和运维管理,确保光伏扶贫电站长期稳定收益。(责任部门:市扶贫办)采取统筹协调,集中运作方式,引导各村采用农光、牧光互补方式,落实光伏板下种养殖项目,形成立体发展模式,增加收益。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设置公益岗位,实现按劳取酬;(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

  二是产业园区振兴工程。首先,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结合基础设建设,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完善市、乡、村三级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由包保乡镇街的市级领导牵头抓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每个乡镇街至少要保证抓好3个产业扶贫示范园区。要具有示范性、可塑性和长效性,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吸引和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发展。(责任主体:市级包保领导)其次,抓好“规模园区”培育。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区划特点,按照交通主干线、精品示范线的脉络,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招商引资目标和精准扶贫规划,据实研发和培育有规模、标准化的产业园区。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新品种繁育、扶贫车间、电子商务等方向延伸。根据农业的实际,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水稻、花生、杂粮杂豆、瓜菜、中草药等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养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业园区。对建设规范,扶贫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园区,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绩效奖励。(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三,抓好“四小项目”落实。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加强与具有一定投资规模、管理水平和回收能力的种养殖企业合作,采取整村(屯)推进的方式,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布局一批鸡鸭鹅猪羊等小养殖,中草药、食用菌、地瓜、马铃薯、龙葵果、百合、瓜菜等小种植,农家乐、电商等小买卖,服装、柳编、竹编、草编等小手工项目。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对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家庭旅馆、农家乐和手工艺等项目的贫困群众,可由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决定,落实补贴到户政策,确保每个村都有到户产业,每一户都有脱贫项目,都能稳定长效增收。

  三是电商消费助力工程。首先,打通物流障碍。以现有的村级电商平台为引领,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可持续流通渠道。(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其次,激活服务效能。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不断提高电商平台实际运用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在帮助农民进行网上代购、代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代收、代缴、信息咨询等增值性电商服务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第三,拓展消费扶贫。开足马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开展扶贫产品展销会、农副产品采购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大型超市设立扶贫专柜,推介扶贫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市商务局,各乡镇街)第四,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农特产品的促进作用,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村级电商品牌,促进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协调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产销关系,参加农产品展销、推介和对接活动。

  四是生态银行储备工程。首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扶贫有序落实,持续推进农户庭院果树种植和果树村、绿化村、方田林网、四好公路、万亩民兵林等植树造林活动,为持续增产增收储备资源。(责任部门:林业和草原局)其次,推进苗木种植项目落实,选择适宜种植地块,由林木种苗站负责种苗供应,林草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格回收成苗。(责任部门: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扶贫办)第三,加强林果种植项目管理,组织产业指导员和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户庭院内种植果树项目,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别管护的“四统一分”模式,整村推进,提高附加值。(责任部门: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扶贫办)第四,推进生态文旅项目落地,实施村部周边村屯绿化、经济林、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等项目,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创建农家乐、乡村旅馆、采摘园等,大力推广乡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五是就业创业增收工程。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将贫困群众培育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打造劳务品牌。持续推进就业扶贫车间与产能企业无缝对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针对疫情防控务工受限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形成长期和临时性公益岗位结合设置的助力脱贫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乡村保洁、治安协管、道路维护、邻里看护等力所能及的劳务工作,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加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创业。

  (二)政策扶贫主要抓好“六项工作”,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一是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改善贫困村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取暖改造。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严格执行“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习就读的学生由市教育局负责统计监管,域外就读的学生由扶贫办、人社局及乡镇街负责监管,做到应补尽补。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表示情况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建全备案审查制度。

  二是健康扶贫。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一体”机制,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保障乡村配齐合格医生。进一步健全大病兜底综合保障机制,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开展慢性病、常见病健康宣教工作,培养贫困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贫困群众防病意识,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切实实现签约到人、服务到位。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管理平台,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三是残疾人扶贫。强化技能培训扶贫。与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残疾人手工编织培训班,让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安排残疾人服务员公益岗位、残疾人专职委员就业岗位,每个乡镇(街)配备一名残疾人服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优先发放康复器材。

  四是金融扶贫。首先,构建县、乡、村便捷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物权融资、小额信贷、金融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确保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产生惠民实效。(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其次,拓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贷款业务,使更多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人口受益。推进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有效落实,确保贫困户在金融支持的红利中获得更大收益。

  五是保险扶贫。全面落实好防贫保险和扶贫项目产业保险,确保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有保障,有效降低扶贫项目风险。首先,制定和完善产业项目风险防范处置措施,深入落实《省扶贫产业保险实施办法(暂行)》,确保“6+N+1”模式落地生根。(责任部门:市农资总站)其次,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在确保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开展防贫保险业务。按照“未贫先设防,骤贫即处置”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经办、基金式管理、申请式救助、阳光化操作、事前框定人数、总额投保,政保联审,约定盈亏、年度核算”的模式,设立防贫保障基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脱贫户和边缘户购买社会保障保险,防止因病、因学、因灾造成的致贫返贫。

  六是保障兜底。把落实“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精准脱贫计划作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直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进一步细化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生态、金融、就业、低保兜底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确保符合条件的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不差一户,不漏一人。(责任单位:民政局)落实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设立并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贫困人口补贴。

  (三)基础建设扶贫主要抓好三项工作,全面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渠道、多维度规划乡村布局,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层级入手,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准绳,科学规划,深入研究,确保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重叠,不浪费,不虚浮。并产生促进乡村发展、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实效。

  二是产业基础设施提升。对全市228万亩耕地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置水井、电力、道路、林网、沟渠等农业增产增效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解决断头路等短板。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荷载能力,补齐贫困地区电网基础设施短板。强力推进水旱田上电、节水改造、井井通、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灌溉水源、灌排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配套。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化农田改造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与国家、省、市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衔接,提升产业长效发展的后续空间。(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扶贫办、农电公司)

  三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打破村级建制,按照区划建设安全饮用水源站,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做好设施管护、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等日常监管工作,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逐步落实水费收缴机制,促进社会节约用水。(责任部门:市水利局)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立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收集处理体系。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文明村屯、干净人家”等创建活动。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通村组道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有效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监管,严格实行“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动态调整”制度,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再排查,对鉴定为C级、D级的,全部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异地安置,确保所有贫困户不住危房,所有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

  (四)精神扶贫主要抓好“六个引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是思想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大讲堂”。每半个月开展一次集中宣讲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办“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宣讲活动,主讲精准扶贫政策、重要讲话、种养殖技术等。通过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媒体宣传,全方面、立体宣传扶贫工作,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制作各类扶贫宣传图册,发放扶贫政策口袋书、宣传单、精准扶贫政策挂历、漫画书,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典型引领。召开勤劳示范户表彰大会,表彰自主脱贫户、勤劳致富典型和创业增收大户,并由其带动发展,宣讲创业致富经验。开展共建美丽乡村、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系列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

  三是文化引领。建立乡土人才库,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宣传讲解政策、推广增收技术、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到户帮扶责任人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开展农民广场舞培训、农民趣味运动会、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实施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和高价彩礼治理、薄养厚葬整治等活动,自觉抵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切实减少贫困群众搭情送礼支出、婚丧嫁娶支出、高价彩礼等非正常支出。

  五是志愿引领。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建立扶贫志愿服务人员库,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组建服务团队,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扶贫活动。推进“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扩大企业参与和受助群众两个覆盖面。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和多种形式的结对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助推脱贫攻坚。进一步明晰社会慈善捐赠规程,捐赠款项须通过市慈善总会专用账户,按照慈善捐赠的相关程序进行。开展“衣衣有爱”、“金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提振贫困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强大力量。(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慈善总会、文明办、工信局、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

  五是爱心引领。首先,在中小学建立“爱心超市”,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爱心捐助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其次,充分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多渠道、多举措筹集爱心救助款物,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建立“爱心超市”。“爱心超市”物资主要由帮扶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购买补充,或可联合民政局、慈善总会、镇政府等各相关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的募集活动,保证“爱心超市”的货源和种类尽可能充足齐全。服务范围是全体村民,重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保障兜底户、残疾人、在校特困生和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村民。采取爱心积分卡管理的方式,根据村民实际表现,对照爱心积分标准给予奖励并发放积分劵,村民持“爱心超市积分卡”中的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积分捐赠物品。(责任部门:各乡镇街)

  六是法规引领。制定规范性、可行性的乡(村)规民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守约定,提升素质。同时,开展法律监管,对懒贫、赖贫户及不赡养老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执行村规民约,推卸尊老扶幼责任的农户,采取法律监管方式,督促其限期改正。屡教不改的,采取强制措施,废除各类保障性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四、保障机制

  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合力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促振兴工作。各乡镇街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乡镇街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强化党建引领。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贫困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首先,加强对村干部带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之间要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由第一书记负责,通过引导和带动,教会村干部抓党建、抓脱贫、抓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为每个村储备1-2名后备干部。其次,加强驻村干部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轮训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集中培训。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严格管理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对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第三,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持续推进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和“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促使广大干部多下村、常入户,对自己所包保的户做到认得门、熟悉人、攀上亲,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加深与群众的感情。

  (二)强化顶层设计。首先,解决专职扶贫人员配备问题。结合机构改革,确保每个乡镇街都设立扶贫办,有专职的扶贫办主任(由乡镇街党政副职以上领导干部担任),配备3至5名具体工作人员;每个村都有扶贫专干(工资报酬从村转移支付经费支出),有带富能力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其次,解决资金使用监管问题。科学整合涉农资金,严格扶贫资金管理,所有扶贫项目都由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集体表决通过。严把项目审核、资金使用和后期监管三道关,采取扶贫项目、资金逐级报审程序。坚持资金项目管理招标投标、公示公告、项目验收等制度。落实县级包保领导牵头抓总、市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巡查、乡镇街统筹管理的“三级监管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明确职责范围和问责机制,保证项目的实效性和持久性。第三,解决扶贫项目管理问题。明晰扶贫项目申报监管程序,采取村申请,乡镇街初审汇总申报,扶贫办实地核查,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决议的方式。扶贫项目由全市统一招标,资金由扶贫资金监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跟踪审计。具体工作中采取乡镇街党政一把手挂牌监督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倒查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落实到村,平稳运行,产生实效。第四,解决扶贫收益分配问题。要确保扶贫项目收益公开、公正、公平分发到贫困户,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扶贫项目收益储蓄卡,所有扶贫项目收益必须通过“打卡”的方式发放到户到人。严格按照《市扶贫项目收益管理办法》要求,落实村级公益岗位,引导和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到村屯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护林护草、邻里互助等力所能及的岗位中来。由各乡镇街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贫困程度,分类分发。具体分红额度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确定,并报请乡镇街政府核准,报市扶贫办备案。

  (三)强化包保帮扶。首先,提升市领导包保实效。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市级领导对所包保的乡镇街村脱贫攻坚工作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对所落实的扶贫项目负有监督监管责任,对省、市、县、乡四级驻村工作队负统筹协调责任,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负指导责任,随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巡察。(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各乡镇街)其次,提升驻村工作质量。继续实行副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部门包村的工作机制,定岗定责、到户到人,确保包保全覆盖、无死角,脱贫不脱钩。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省及市派驻的村,只选派驻村工作联络员,负责与省市驻村工作队协调沟通。每月包村部门主要领导要到村召开座谈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工作;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传递政策信息,教会村“两委”人员按规程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培养和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三,提升本土人才素质。针对村级组织、驻村干部和贫困群众三类人群,分别落实“火车头”计划、“指导员”计划、“火种库”计划。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建立“乡土人才库”,提升村组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带动致富能力。全市206个村每村都有一个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每名村组干部至少有一个带动致富项目,都产生带动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效能。(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四,建立长期稳固的帮扶工作体系。实行驻村帮扶动态管理,始终保持扶贫一线队伍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做到人员、责任、措施、效果四个到位,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帮扶带动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增强群众致富信心。指导各村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人都有致富技能。

  (四)强化问题整改。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各级各类督导巡查、评估暗访、审计监察反馈的问题,确保改彻底,不反弹。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加强绩效管理,落实资金使用者的绩效主体责任,明确绩效目标,加强执行监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五)强化风险防范。建立预警机制,实行“三级三点动态监测”,防风险。对脱贫户及非贫低收入户进行市、乡、村三级动态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及脱困退出“七项指标”。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防范社会风险,加强对脱贫攻坚典情监测,及时引导社会典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不良炒作一些意外重大事件干扰脱贫攻坚大局。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工作要点 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精神文明中的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精神文化的建设包括 精神文明建设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