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时间:2022-09-12 14: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供大家参考。

2022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一、基本情况

*区现有**所义务段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人,教职工**人,其中小学**所、学生**人,初中**所(含市直*中学初中部、轻工中学)、学生**人。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家,线下培训学生**人。

二、“双减”政策宣传和机构建设情况

(一)“双减”政策宣传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落实“双减”主阵地作用,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积极鼓励支持第三方优质非学科类机构通过遴选进入课后服务监管平台,进一步丰富学校个性化课程,推动我区中小学融合课程及创新课例项目与课后服务工作有机衔接保障机制建设。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强化了“双减”政策宣传,主要做法如下:

1.各中小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固定“双减”政策宣传栏。

2.定期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集体培训等渠道向家长、学生、教师等重点群体宣传“双减”政策及本校“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3.通过公众号、广播站、电子屏、微信群、校讯通、教室黑板报等平台每天播报、宣传“双减”政策及“双减”工作动态。

4.及时总结“双减”工作动态、定期报送典型案例。

全区义务段中小学校通过钉钉云盘共报送“双减”典型案例300余个。

5.学校及时梳理“双减”宣传工作,形成工作台账。

6.每学期学校形成“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汇编。

2021年秋学期,全区共编制《“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汇编》*余册。

7.通过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我区“双减”和课后服务亮点、成果。

2021年秋学期以来,我区“双减”工作在市级媒体宣传报道*篇,省级*篇,国家级*篇,其中**小学等“双减”和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在人民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刊登。

8.中小学融合课程创新项目课例评选

我区2022年春学期开展了中小学融合课程创新项目课例评选工作,各单位根据计划数上报后,区教体局组织专家对上报的创新项目课例进行遴选,共遴选出优秀融合课程创新项目*个,目前已进入项目推介阶段,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指定专人对第一阶段遴选出来的优秀创新项目从可行性、育人功能、学科融合、政策结合、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推介。

(二)机构建设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总召集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区政府副区长为副总召集人,区委教育工委、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区“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及区“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领导组,并建立工作专班,对我区“双减”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门分工。

三、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课后服务方案制定

去年7月份区教体局就《**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新区工委和管委,*个成员单位及辖区各中小学征求意见,共征求到区财政局等单位的7条意见建议,并根据意见建议对《**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予以完善,最终形成《**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于2022年3月17日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下发。区教体局制定了《**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细则》,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详细的实操指导。

(二)作业管理

1.完善作业管理制定

指导学校执行作业年级组负责制,班级作业统筹制度,健全完善作业布置、作业公示、作业批改、作业评选、作业监督和投诉制度,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避免机械、无效作业训练,切实做到中小学生作业减量提质。同时规范考试管理,不允许排名或公开发布学生成绩。

2.强化过程监管

严格监控学生书面作业量,要求教师按照规定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参加课后服务的小学生基本不留书面回家,初中生留少量作业回家。严格监控教师批改作业由家长代劳或敷衍了事的做法。

3.加强督查检查

全区多次抽调工作骨干组成多个工作组,赴各校开展“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督查调研。将中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工作,作为校长和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对教师布置作业情况随机进行抽查,区、校公开学生作业管理监督举报电话。

(三)课后服务项目

全区各义务段中小学校除开展普惠托管班外,还开设了丰富的个性化课程。通过校内艺体、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向第三方校外培训机构公开遴选非学科个性化课程,聘请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以及购买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个性化课程等,全区各种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项目达*余种,*月底,我区组织了“双减”示范校和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评选,共评选出*个区级“双减”示范校和*个区级课后服务精品项目,以进一步带动、升全区“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在市级“双减”示范校和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评选中,我区共*所中小学校获市级“双减”示范校荣誉称号,25个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获市级课后服务精品项目。

(四)师生参与率

自2021年秋学期开始,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坚持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不早于家长下班时间,并无偿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个性化课程,并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名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为**%,参与教师**人,占比为**%,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五)经费保障

我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经费采取政府补贴和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予以保障。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按照不高于2元/课时•生标准(不得超过*元/学期•生)收取课后服务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参加“个性化课程”的学生,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家长承担,按照不超过*元/课时•生(不含耗材费,不得超过*元/学期•生)标准缴纳,由学校与参与的教师或第三方据实结算。既参加“托管服务”又参加“个性化课程”服务的,按“个性化课程”服务收费,不得重复收费;
需使用耗材的,应明确耗材具体规格、价格等,由家长自行购买或在学校的监督下委托开课机构统一购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要减免费用。

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主要用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去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人以下)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按学校教师发放标准下限(*元/课时)及第三方培训机构入校授课价格核算出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年度支出费用总额,同时核算出学校向学生家长收取的费用总额,费用缺口部分由区财政予以补齐,确保全区义务教育段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

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专题会议,以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省、市“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招生、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收费退费等行为。

2.建立年检制度。区教体局精心制定年检指南,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年检制度,通过年检查验,督促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办学行为。

3.加强督查检查。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抽调教体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住建局、民政局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下同)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

4.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遏制,严肃查处无证办学的违规行为,切实巩固治理成果,着力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五、其他方面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要求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强化教师的备课和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教师要精准分析教情学情,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作业、期末考试、学业质量监测等途径,逐一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一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和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教师的“六种能力”,即教师育德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课后服务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二是要提高教研实效。充分发挥教研室及专兼职教研员和名优教师的专业支撑作用。积极参与优质作业展示交流和举办作业设计比赛,开展命题研究等活动,在作业设计大赛中,全区各中小学校共报送*件作品,其中*件向市推荐。

3.抓住结对共建契机

抓住我区与**区结对契机,出台区内城乡结对共建机制,成立主城区三大教育集团,同时,**小学与**区第一小学共建,**九中与**学校共建,利用名校及名师工作室力量,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效应,向课堂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二)建立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机制情况

区教体局制定了《**区义务段中小学参加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实施方案》(草案),该方案将在上级具体要求下发后完善实施。方案对我区义务段中小学参加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的实施原则、适用人员、工作措施、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鼓励各义务段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开展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探索工作。建议各学校完善班主任选配工作,可选配班主任助理,合理界定其工作职责,避免出现班级管理真空时段。探索建立课后服务教师AB岗制度,方便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应急调整、交替轮岗。合理安排教师的总体工作量,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当天没有安排课后服务工作的,可以适当提早离校;
当天有课后服务任务的,早上可以适当推迟到校;
创新实施“双减假”,每周可以有一次半天的“双减假”,也可以将教师课后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用储蓄的时间积分兑换“双减假”。全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科学规划,安排好课程教学和日常工作,确保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有实行弹性上下班的空间。

六、“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人员配置不够合理,课后服务不到位。

学校专业类教师缺乏,一些个性化课程由学科型老师兼任,投入时间精力不足,专业水平不够。农村地区中小学问题更为突出,部分老师甚至兼任多门课程。部分学校课后服务以作业辅导为主,类型单一,形式不够活泼。

2.校外培训机构与家长的退费、教师欠薪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校外培训机构面临“关、停、并、转”,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裁员、离职,学生课时未上完。人员的离职,需要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家长又要求退费,很多机构会承受不住,有些机构甚至会选择直接“跑路”,这样将有可能引起社会波动和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已经多次接到培训机构退费及教师欠薪问题的举报。

3.查处隐形变异问题

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课后托管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隐形变异情况。隐形变异机构发证单位涉及教体、科技、文旅、市场监管、卫健、人社,需政府牵头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二)对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推进乡镇集中办学力度

通过推进乡镇集中办学力度,将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学生通过政府购买校车服务接送到乡镇规模学校入学,加强乡镇规模学校专业教师配备,实现各种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化。也可通过在本乡镇内实行个性化课程教师走教等形式,实现教师资源有效配置。制定优惠政策,限制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等措施,让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能力有保障。

2.做好宣传引导

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贯彻,家校在学生作业安排上面协同配合。家长、老师、孩子要主动相互协商、友好沟通,一方面指导学生科学选择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另一方面科学安排孩子做家庭教育任务,切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孩子晚上培训班却一个不少。家长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惯,如按时作息、惜时守时、认真学习等习惯。

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布校外培训风险预警,提醒家长理性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审慎签订培训合同,不一次性高额缴费,避免陷入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诱导缴费、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圈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3.做好减负与提质的有机统一

实现减负提质的途径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老师专业发展以外,还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学习力意味着学业上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如五项管理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此学校要改进管理方式,教师教学由过去重视研究如何教要向研究学生去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会学。对“双减”政策要因区域差异化对待,如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缺,留守儿童偏多,家庭教育缺失,主城区学校除学校教育外,还有家长的压力、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等。

4.强化培训收费监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5.及时总结“双减”工作

发挥政府在管理、教师资源配置、财政支持等方面作用,积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的落地生效,加大城区学校科学管理布局,消除大校额、大班额,为有效实施教育提供条件。

总之,“双减”政策的公布实施,终极目的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家长就是大家共同期待的,但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社会波动、安全隐患和次生风险才是眼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荐访问:落实情况 调研 政策 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