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10篇

时间:2022-05-25 13:15:07 来源:网友投稿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10篇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1

  2.1. 组织机构

  2.2.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党群处、安环处、综合办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职责

  2.3.1. 组长的职责

  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3.2. 副组长的职责

  2.3.2.1.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消防灭火组

  2.3.4.1. 负责若遇到火灾事故,负责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消防灭火。

  2.3.4.2. 负责对灰烬清理,如果有余火派人员现场值守。

  2.3.5. 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 后勤保障组职责

  2.3.6.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6.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6.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7. 清理恢复组职责

  2.3.7.1.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7.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7.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2.3.8. 物质抢救组职责

  2.3.8.1.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8.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9. 环境监测组职责

  2.3.9.1. 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2.3.9.2. 检测毒物性质及其在环境或水体中的浓度,为事故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抢险提供依据。

  2.3.9.3. 配合上及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2

  4.1 发现有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后,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通知到更多的人员,并及时报告现场处置小组,报告内容应包括:灾害性质、影响程度、现场情况等内容。

  4.2 现场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电话报告抢险队、有关人员。同时要立即到现场进行查看,并排专人进行警戒。警戒范围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4.3 若地质灾害不会危及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现场处置小组应组织抢险队员和现场员工进行处置。

  4.4 若地质灾害超过抢险队的处置能力,现场处置小组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同时现场处置小组要及时通知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4.5 员工在应急撤离点集合后,现场处置小组要安排各单位负责人清点人数,组织员工迅速撤离。

  4.6 员工在撤离的同时,根据地质灾害发展情况,在保证抢险队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抢险队员对重要设备、财产等进行转移。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3

  2.1. 组织机构

  2.2.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职责

  2.3.1. 组长的职责

  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2.3.2. 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1.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医疗救护组职责

  2.3.4.1.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 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 物质抢救组职责

  2.3.6.1.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6.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 后勤保障组职责

  2.3.7.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 清理恢复组职责

  2.3.8.1.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8.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4

  根据区委网信办关于召开网络舆情风险分析研判座谈会的通知,及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我乡高度重视舆情此项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就2021年下半年的网络舆情风险梳理情况及分析研判应对措施汇报如下:

  一、网络舆情风险现状

  随着媒体形式发展的多样化,手机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群众获得媒体信息更加简便快捷,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隐秘性强,信息发布方便、快捷、传播速度快,群众思维活跃化,导致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大,2021年下半年我乡网络舆情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厕所革命”工作的推进,三是产业项目收益,四是“双代”工作的开展,冬季取暖电费补贴问题。

  二、应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网格状”的舆情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任副组长,其他乡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舆情网评,形成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三级联络的“网格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监测上报

  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梳理舆情风险点。充分利用村网格员职能,对所分管片区群众关注的舆情热定问题及时了解梳理,特别是对信访矛盾排查的重点对象进行定期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包村领导干部既要“访民意”,更要善于“解民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现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工作内容研究解决,尤其是群众反映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

  三、做好舆情引导,加大把控力度。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及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时间节点,切实加强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处置,引导党员干部准确认识当前舆论形势,把我舆论主动权;针对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较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实时监控,实时跟踪,及时做好舆情监测与上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物的排查,及时关注并发现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网络舆情隐患风险排查情况报告范文(2)

  **认真贯彻落实《网路舆情隐患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防范为先、有效控制、加大排查、化解纠纷”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确保以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强化舆情管控工作力度,确保“国庆”期间不发生非正常上访和负面舆情,**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部署安排,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所属职工及相关人员动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遇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二是紧抓重点,严密排查。**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队伍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职工自媒体使用情况”、“队伍涉负面网路舆情问题”、“敏感时期内部越级访隐患”、“重点人员现实表现”等五个方面在对内部开展全面排查,通过“一对一谈话”“与家属沟通”、“召开形势分析会”等方式全面摸排当前可能存在的涉网络舆情问题隐患,准确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现实困难和有关诉求,有针对性做好谈心谈话、教育疏导、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党委本真抓督导,关键看领导工作理念。坚持抓住了“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措施落地的核心工作方法。将此次网络舆情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的责任一级一级压下去,不仅要压到部门领导,还压到每名职工身上,从而有效提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了人人都是工作者、人人都是督导员的良好氛围。**党委采取定期听取汇报、不定期抽查工作进展等方式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及时、隐患排查组织不力的部门及个人要求推倒从来,以严格的纪律确保此次网络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真正落实落地。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5

  1.1. 事故类型

  1.1.1. 氧气乙炔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1.2. 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

  1.1.3. 中毒窒息事故。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严重者昏迷。

  1.2. 危险源

  1.3. 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5. 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1.6. 危险性分析

  1.6.1. 乙炔的特性

  1.6.1.1. 物理性质。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1.6.1.2. 危害健康。急性中毒:接触10%~20%浓度的乙炔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缺氧症状;接触30%浓度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后出现晕眩、头痛、恶心、嗜睡,严重者昏迷;另外,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单纯窒息。

  1.6.1.3. 危险特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后极易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瓶阀门损坏、气带漏气、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引起乙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1.6.2. 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1.6.3. 由于乙炔具有易燃、易爆性,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发生异常情况下,若遇到雷击或明火、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6.4. 在烈日爆晒引发爆炸。气割割枪回火、爆带处置不当引起火灾或爆炸。

  1.6.5. 乙炔瓶水平放置或倒立使用、氧气瓶瓶口擦拭不干净,油脂进入氧气瓶内,发生爆炸事故。

  1.7. 事故前的征兆

  1.7.1. 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

  1.7.2. 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1.7.3. 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

  1.7.4. 气割割枪、气袋、卡箍等连接不牢固或超出使用寿命未及时更换、气压过高等。

  1.7.5. 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具不当产生静电。

  1.7.6. 库房未按规范修建,未防爆型电气设施;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等等。

  1.8.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9.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会引发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6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2. 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3. 进入火灾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隔绝式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不得穿着化纤内衣物,必要防火服进入着火区。

  4.1.4. 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检查气密性:按下供气阀上的黑色橡胶开关,打开瓶阀,待压力表达到满压(气瓶压力必须在27 Mpa以上)后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一分钟内下降不应超过1 Mpa。检查报警器:开关气瓶时听是否有提示报警。检查面罩:将面罩贴紧脸部,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供气阀性能是否良好,呼吸是否畅通。使用过程中应多检查供气阀和面罩的连接是否牢固及压力表所指示的气瓶压力,当听到余压报警时应马上撤离到安全区。

  4.1.5.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碰伤痕或磨损等,帽衬是否完整,确认完好后,方能使用。使用时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颚带,调节好后箍,防止安全帽脱落。

  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 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 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2.3. 将干粉灭火器提到现场,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4.2.4. 使用消火栓灭火时,水枪至少要有两人进行操作,防止误伤人。灭火时应注意与火焰的距离,防止被烧伤。

  4.2.5. 扑救火灾时,应先切断可燃物质来源,后进行彻底扑救。若气瓶和其他可燃物一同燃烧,应迅速处理气瓶,然后再消灭可燃物的火势。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 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 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3. 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4.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5. 应以救人优先为原则。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

  4.3.6. 事故现场进出口应始终保持畅通。

  4.3.7. 随时注意风向改变,及时调整布置。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 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4.4.2. 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

  4.4.3. 不要往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或粘贴胶布。用干净无绒毛织覆盖伤面,手足部位可套上干净塑料袋。口腔、喉部烧伤,神志清醒者可断续饮冷水。肢体严重烧伤时要固定。分轻重缓急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

  4.5. 应急救援结束后

  4.5.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5.2.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5.3.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5.4.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5.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5.6. 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7

  根据区委网信办关于召开网络舆情风险分析研判座谈会的通知,及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我乡高度重视舆情此项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就2021年下半年的网络舆情风险梳理情况及分析研判应对措施汇报如下:

  一、网络舆情风险现状

  随着媒体形式发展的多样化,手机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群众获得媒体信息更加简便快捷,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隐秘性强,信息发布方便、快捷、传播速度快,群众思维活跃化,导致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大,2021年下半年我乡网络舆情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厕所革命”工作的推进,三是产业项目收益,四是“双代”工作的开展,冬季取暖电费补贴问题。

  二、应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网格状”的舆情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任副组长,其他乡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舆情网评,形成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三级联络的“网格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监测上报

  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梳理舆情风险点。充分利用村网格员职能,对所分管片区群众关注的舆情热定问题及时了解梳理,特别是对信访矛盾排查的重点对象进行定期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包村领导干部既要“访民意”,更要善于“解民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现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工作内容研究解决,尤其是群众反映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

  三、做好舆情引导,加大把控力度。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及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时间节点,切实加强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处置,引导党员干部准确认识当前舆论形势,把我舆论主动权;针对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较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实时监控,实时跟踪,及时做好舆情监测与上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物的排查,及时关注并发现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8

  2.1. 组织机构

  2.2.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职责

  2.3.1. 组长的职责

  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3.2. 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1.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医疗救护组职责

  2.3.4.1.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 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 物质抢救组职责

  2.3.6.1.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6.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 后勤保障组职责

  2.3.7.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 清理恢复组职责

  2.3.8.1.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8.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9

  4.1 戴上自救器后绝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有害气体毒害。

  4.2 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

  4.3 现场人员应保持镇定,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坚定信心,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4.4 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迅速配戴自救器,尽快转入进风侧。注意连续爆炸的威胁。

  4.5 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4.6 逃避火工品爆炸灾害时,按规定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撤离,人员严禁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不可图省事或有侥幸心理,也不能犹豫不决。

  4.7 在场的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要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组织和领导其他职工统一行动。

  4.8 受困人员必须稳定情绪,尽量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节约照明。对伤员应注意保护与照顾。

  4.9 饮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注意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4.10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

  4.11 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注意遇险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

  4.12 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爆炸区域,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4.13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人员上井应避开强烈的光线,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4.14 事故抢救前先检查爆炸区域的有害气体情况,按照先抢救幸存者(先抢救重伤、后抢救轻伤),后运送死亡人员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

  4.15 火工品运输发生交通事故或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发生丢失被抢、被盗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积极抢救受伤人员,并向煤矿调度室、公安机关报告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10

  1.1. 事故类型

  1.1.1.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1.2. 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2. 危险源

  1.3. 生产场所、范围、设备等部位的2米以上高处作业。

  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4.1.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坠落人员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处坠落人员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处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如果发生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高处坠落较容易发生,一般伤害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

  1.5. 危险性分析

  1.5.1. 作业人员在较高设备、设施、建筑物上进行检查或检修作业时,可能会发生高 处坠落伤害事故;

  1.5.2. 指派有登高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3. 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为走捷径图方便而随意攀爬防护栏杆、 电缆桥架、墙壁等非规定通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4. 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绳),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5. 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1.5.6. 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焊接不牢、锈蚀断裂等引起 的高处坠落事故;

  1.5.7. 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存在内部缺陷、老化、 腐蚀而破损、断裂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1.6. 事故前的征兆

  1.6.1. 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空安全防护网。

  1.6.2. 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1.6.3. 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1.6.4. 构架未挂警示牌。

  1.6.5. 作业平台不牢固、有空洞。

  1.6.6. 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高处作业。

  1.6.7. 脚扣、腰绳等登高设备未定期检查。

  1.6.8. 气温低于零下10℃高处作业。

  1.6.9. 杆塔、梯子作业前,未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等等险兆。

  1.7.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8. 由于高处坠落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终生残疾或瘫痪也可能是导致二次坠落、触电、窒息等危机生命的二次伤害。

推荐访问:工程建设项目 风险 分析 设计项目实施中的廉洁风险点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点 工程廉洁风险点 工程项目管理廉洁风险 工程建设管理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情况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廉洁风险 工程廉洁风险点有哪些方面及整改措施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工程廉洁风险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