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综合实践结题报告(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8-01 09:40:1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综合实践结题报告(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综合实践结题报告(五篇)(范文推荐)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篇一

负责人、执笔人 徐淑芳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综合:一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指把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活动:是指学生立足于校本、教本和学生实际的,脑、口、眼、耳、手、脚等多个器官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不能套用或模仿去解决。

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应该区别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是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常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与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其他数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的一种活动。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

1、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运用知识有更高要求。

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同时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2、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受到老师广泛关注。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不少老师反映,综合与实践这部分内容难教,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不活跃,课堂教学效率不仅人意。平常的教学中还存在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所以要让综合与实践课焕发生机,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潜能。

3、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农村小学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隘,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不高,而要实实在在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与学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三)研究的意义

1、为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将立足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探索一般的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为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有利于为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研究提供现实的案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农村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为解决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和途径。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所以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也必将到生活中去,因而在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潜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011版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综合,重在教学。“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5、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积累研究经验,为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打下基础。

这一课题的研究一定会探索出一些适合教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我们研究过程中的访谈、教研等活动,也将和全校教师一起讨论,这也会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经验,必将为以后更好地实施打下基础。

二、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德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贝利,美国的慕儿等人的推动下,数学活动教学逐渐兴起,贝利坚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980年,美国以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以理事会名义公布了其《行动的议程——对80年代数学教育的建议》,提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七个观点的转变。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引发了中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方面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1909年,杜威在美国的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提出探究学习方法,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主张教育就是儿童经验的改选,提倡“从做中学”。

在国内,20世纪初的中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课程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但是,建国以来,我国学校课程几乎一直是学科课程统一天下,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末,全球跨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蓬勃发展,西方以美国为代表得出了诸多新教育观和课程观。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与国际进行了广泛合作交流,参与了跨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2011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说,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各学段的课程内容标准中都有综合与实践的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的要求是: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第二学段(4~6年级)的要求是: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很重要。

3、“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其实就是在强调教学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探讨我们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和学,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很有必要。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的方法的研究;

2、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的方法的研究;

3、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能力提高的研究;

4、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的研究;

5、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

6、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使用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网站进行查阅;
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查阅。利用好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源,阅读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相关资料,获取相关的研究信息,提高研究质量。

2、观察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本课题准备通过走进课堂,听各学段老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分析数学综合实践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感受学生的参与情绪、学习方式,观察他们教室的布置和教学的环境等等,从而分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3、访谈法。

结合研究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参与学校数学教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家、领导和老师,深入了解他们对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建议,听取他们对综合实践课的指导意见。

4、行动研究法。

精心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修正、完善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思考和发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研究方案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方案。

5、集体讨论法。

主要通过一些课堂实例,集大家老师的智慧,探讨各个学段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1、搜集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开展的情况,总结已有经验,选取课题,做好课题申报及论证工作。

2、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2月)

制定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围绕课题选择方法开展研究,和课题组成员沟通、交换意见,交流研究进展,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认真执行。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

1、课题组成员认真回顾学习、研究、实践的全部情况,仔细整理研究资料,肯定成功,找出不足,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2、学校专题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总结,完成研究报告,编辑课题研究专集,完善所有课题结题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教学案例

将研究组成员的各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案例整理成册。

(二)相关论文

1、关于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相关论文及经验反思;

2、结题报告。

八、课题初期研究的成果。1、2015年笔者任教六年级数学,曾多次开展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试着让学生动手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圆》这一单元的"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感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并且当场指导学生写出了数学日记,徐哲同学的题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日记荣获了县数学日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再比如教学“数学好玩”中的“反弹高度”,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也让学生写下数学日记,戴天乐同学写的题为《球的反弹高度》也荣获了县数学日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2、本人撰写的题目为《如何开展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论文,荣获开化县2015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文一等奖。

九、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准确地把握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要突出“综合”,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
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方法的综合。二要突出“过程”,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的设置,体现了数学学科教育的进步,它对于数学学科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构建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与策略。1.小课题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课题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发现问题,拟定方案→实际测量,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发展能力”的基本流程进行开发与设计,调控与指导,引导和补充,调整与再设计。2.小操作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在小操作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问题,猜想尝试→探索规律,操作验证→汇报交流,回顾反思→应用规律,发散拓展”的基本流程进行操作,并能做到:操作前猜想,操作中思考,操作后反思。3.小调查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调查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方向,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图表→整合数据,综合分析→形成报告,提升能力”的模式进行操作,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参与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评价等等。4.小游戏竞赛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一些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游戏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引入游戏,激发热情→玩中体验,明确规则→实际活动,综合运用→师生评价,交流感悟”的模式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5.小设计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设计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问题,调查情况→讨论交流,制定方案→设计活动,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6.小测量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

在小测量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目的,调查情况→讨论交流,分工合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测量活动。

(三)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1.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在将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中,学校数学组教师组织学生写数学日记、编数学小报,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在校外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等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在活动中能切身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去观察生活,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较好的问题意识。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是要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是为了给每个同学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数学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虽然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时不同,思维水平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教师能创设好平台,做到人人参与,亲身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就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课题的实施,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还插上“数学”的翅膀飞入到了实际生活中,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得更加有滋有味。在这一年中,笔者和学生共同研究了“小小设计师”、“滴水实验”、“密铺”、“反弹高度”、“绘制校园平面图”等问题,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资源。

(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项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师素养的群体优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题组成员坚持以求实精神抓好教育科研,用务实作风开展课题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徐淑芳老师撰写的题目为《如何开展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论文,荣获开化县2015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文一等奖;
徐淑芳老师指导两名同学的数学日记获县一等奖;
指导两名同学的数学想象画获县二等奖;
赖金凤老师指导的数学报获县三等奖。

教师们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了现代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确立了新的教学理论。

十、问题与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教师们探索了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课题的研究也存在问题与困惑。

1.如何使课题研究深入化、校本化、特色化,我们思考着;

2.如何在农村小学建立规范的科研运作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深感困惑。

3.教师研究的理论存在局限性,缺乏专家的指导,理论和实践的说服性不够强。

总体而言,课题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结题不等于研究结束,课改任重而道远,科研之路很长很长,课题组成员将进行后期研究,争取获得更好的成果,使课题研究真正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2]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3]王丽娟.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2016.11 [4]

附件1.数学日记三则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晴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数学课上,老师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我一听傻眼了。我只知道车轮应该是圆的,可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它必须是圆的?”这个问题。老师看我们被难倒了,便说:“要想知道原因并不难,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数学游戏。”

玩游戏,谁不喜欢?我们先做准备工作:第一步,在硬质纸板上分别剪出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用来代替车轮。第二步,找出各个图形的中心点a,做上记号。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游戏!我们一边将做好的 “车轮”沿着直尺的边沿滚动,一边描出各个“车轮”滚动后中心点a留下的痕迹。

谜底揭晓了!圆形纸板滚动后,圆心a留下的痕迹是那么直,就像一条直线;
正方形滚动后,中心点a留下的痕迹不大不小,就像一条前进的小蛇;
而椭圆滚动后,中心点的痕迹就像一座山坡,一上一下。我不满足于这三个“车轮”的痕迹,又试着用了正三角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结果它们的中心点留下的痕迹波动更大,大得让人吃惊。

哈哈,我终于知道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了。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的话,就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车轮滚动时,车子才能平稳前进。想想看,如果车轮不是圆的,那车行驶时该多颠簸呀,车上的人还不难受死?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并不那么神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音坑乡底本小学六(1)班

指导老师

徐淑芳

电话

***

2014年11月18 星期二 晴

球的反弹高度

今天,我们班进行了一节不同寻常的数学课。

在这节数学课中,我们研究的是篮球与乒乓球的反弹高度,这可不是平平常常的数学理论课,而是一节别有情趣的数学实验课。

课的开始,老师让我们猜一猜:篮球和乒乓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谁的反弹高度相对较高呢?我想,篮球又大又重,肯定是篮球;
可是很多同学说乒乓球又小又轻,跳得才高呢!到底谁是正确答案?就让实验来回答吧。

小组实验开始了,我们组被安排在走廊上做实验。第一步就是小组分工。身为落球员的小杰迫不及待地捧起篮球向走廊走去;
眼神犀利的小悦则是一位观察员;
心细的小晴自然就是测量员了;
而我则是一个记录员,拿出自己设计好的实验表格跟着大家去了。接着我们就步入正轨,开始了精彩的实验。小晴在墙上量好了一米高处后,便做上记号,接着小杰拿起篮球往标记上靠,然后将手一松,篮球便自由落下,这时只见小悦眼睛盯着篮球,目光一刻也不松弛,马上指出篮球反弹的高处,小晴拿出软尺,仔细的测量,结果是42厘米。就这样一次测量结束了。

第二次测量又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其他各个小组都已测量好数据,相继离开了。而我们这组,篮球的反弹高度还没有测量好指定的次数。于是,我们加快了实验速度。为了增加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木质的直尺来测量数据。但是,大家有些心慌,只见小晴不断地报出测量数据,很快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也测完了。接着老师让每个小组汇报两种球的反弹高度。在教室里完成实验的班长小组,他们十次平均数是:从一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的篮球的反弹高度约是51厘米,乒乓球大约是60厘米。其他各组也差不多,然而我们这组篮球和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几乎一样,都是42厘米。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让我们小组自查原因。我们四人回顾了实验过程,分析了实验步骤,还分析了外部条件,得出了如下原因:

1、风的阻力;

2、篮球的气不够足;

3、观察到的数据误差大;

4、实验时不够细心。

虽然我们这次实验失败了,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数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一样讲究观察的仔细,数据的精确和实验步骤的清晰。真希望还有下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课。

音坑乡底本小学六(1)班

指导老师

徐淑芳

电话

***

戴天乐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绘制校园平面图

我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已经生活了六年,眼看就要毕业了。今天,我要亲手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给母校留作永久的纪念。

学校虽说面积不大,但结构却十分复杂,要绘制成平面图可不简单啊。

首先是测量数据。校园里光光建筑物就有四幢,还有球场、跑道、操场、花坛等等,测量数据也不简单啊。我们组派出了戴莹、江诗盈、徐哲、徐刘航四人来测量数据。我们带上米尺、本子和笔,首先进行分工,戴莹和徐哲负责测量,江诗盈负责汇报测量结果,徐刘航负责记录数据。然后进行实地测量。看似简单的测量,问题可多了。测量教学楼时卷尺不够长,只好分段测量,小的花坛数据又很小,斜坡又陡又弯,真不好量。我们费了一节课的时间,总算测量好了。接着要整理数据。回到教室后,我们把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统一用米做单位,取整数。看着这么多的数据,我头都大了,如何着手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马上就呈现出来 ——比例尺该如何确定?于是,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各种比例尺,都不合适,要么太大,要么太小。我陷入了困境,头脑里一点方案都没有。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走过来指点了我一下,我恍然大悟。我先把数据进行了分类,接着量出绘画图纸的长宽,与实际测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最准确的比例尺——1︰500,这样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大步。很快,校园平面图在我们笔下渐渐成形了。

我们终于画好了平面图,虽然大家画出来的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原来学校平面图是这样的形状。但愿这是我们留给母校的写真“照片”,也愿母校越来越漂亮!

音坑乡底本小学六年级

戴天乐

指导老师

徐淑芳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篇二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工作结题总结

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五一班吴玉梅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有限的时间都被各学习和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们不能在游戏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能在无尽的“题海”中接受训练、经受苦役。所有的学生在军训时5分钟就有晕倒的,有的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有的学生随便乱花零钱,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更有甚者把小麦当韭菜,不清楚土豆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的,水饺、馒头不知道怎样加工出来的„„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了解食品的加工过程,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

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
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篇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五常市安家中心校

王春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五常市安家中心校 王春宇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显示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不容乐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结构不尽合理,过程管理不严密,教学评价单一化,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许多教师仍然把活动课当成是体育课或者是手工课,导致活动课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只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或者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把学生牢牢的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活动课就像在演戏,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已去摸索,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

为此,我们选定这个课题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显示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既不是课外活动,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通过教育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题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实验要立足于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目的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从科技高度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以确保活动课的实施。

活动课作为综合实践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性的课程。它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动发展,转变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的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对促进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总体目标是:探索并设置了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
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探索并实践“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课题研究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课程结构模式;
营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良好氛围。

五、课题的内容、方法及主要过程

㈠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综合实践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呢?探讨利用什么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能学到社会综合实践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㈡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结合课题的需要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法相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收集、掌握、分析已有的研究信息,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实际反馈,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实证材料和分析依据。

实验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假说,进而制定出课题研究的规划和课题实施的计划进行研究。

个案研究:通过采取追踪、追因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教师即使了解情况,即使收集对学生活动课有效设计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总结,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㈢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课题设计阶段:完成课题设计、论证。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问卷调查、分析探讨课题实施阶段,资料的编辑与整理,形成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的结题报告。

六、研究成果

在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能学到社会综合实践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研究并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一)创设情景。

运用实物、录像、画面、录音、电脑软件、小品、语言描绘等多媒体直观手段把课文内容情景化。让学生透过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环保调查>>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和文章等,在课堂中通过他们自己搜集的样品了解环保,通过图片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环保热情,积极的做环保小志愿者。(二)体验情景。

在教师必要暗示和目标指导下,学生迅速进行情境体验情景,内心深受触动,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如上<<环保调查>>这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世界环境问题实地录像,再适时提出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体验情景:带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工厂,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环境问题?它们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周边的人们心情怎样?如果这些环境问题不处理的话会怎样?让学生从实际环境体验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表达体验。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验经过整理组织,运用语言表达出来。我让学生在体验情景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比赛说出各种汽车的作用和好处,通过自我表达、共同交流,形成情感定向。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讨论、判断、选择。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表述的情况,然后提出问题(正反),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判断、选择,加深认识。如在以上学生表述体验,形成情感定向的基础上,我在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析、判断、选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行为实践,让综合实践课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突出所授教材重点的同时,组织学生训练,参与课内外践活动,使学生将本课知识同他们现有知识相联系,提高行为实践能力。如上汽车时,组织学生练习认识各种汽车:上完买东西的学问后,让学生跟随父母到商店或市场实地体验等

这类经常性、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的课内外活动,使综合实践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从具体事物和经验的兴趣发展成为学习运用综合实践课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因此,我认为在综合实践课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宜的情况下,“哪儿需要哪儿去”,以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实践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效果:

(一)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不仅能进行选题、制订课题方案、实施课题方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等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也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校凝聚力增强。

为建立一支优秀的课程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识培训,使教师们既认识了课程基本知识、认同了课程基本理念,也营造了这门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平时加强备课组活动,坚持每周一上午集体备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想与每一堂课的资料搜集、编写、制作课件等等都在备课组的热烈讨论中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研活动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肯定,组长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我们选拔一些教学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的学科教师,组成这门课程的骨干力量、指导教师的带头人,形成了较好的指导教师队伍,为教师全员参与课题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我校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已有多位高素质的专职综合实践教师,专业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二)学生学会了用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进自然,有了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学校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各种困难,遭受到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与同学的合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要完成的任务,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多学科综合,促进了师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批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而且网络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越来越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科研活动中频频获奖。

(四)拓宽了课程领域,学生有了自己喜爱的课程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把学校、社区、家庭和网络等作为课程资源组织进课程,给课程注入了新鲜血液,将学生带进一个新的世界,新的领域,使学生耳目一新,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家长支持学校开设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交流与展示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果交流与展示使学生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习资源共享。

我校采用的成果交流与展示方式包括:班级交流、学校展示和网络展示。按年段推选出其中的优秀成果,再从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参加校级汇报展示。优秀成果展示包括:、手工作品、活动图片、音像资料、手抄报、优秀的演示文稿、心得体会、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结题报告(或小论文)等等,对其中特别突出的,在“特别推荐”栏目里展示。

六、困惑与反思

几年来,在不断的课程实践与反思中,我们的困惑与问题也不少。

如何正确处理“扶”和“放”的问题?如何把握“扶”和“放”的度;
活动的组织该如何更好的面向学生;
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
研究性学习活动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过程评价;
如何更好地开发有研究性的活动资源;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与研究性学习同步成长。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今后我们要肩负高度工作责任感,多了解学生个性,尊重事实,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成长

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虽然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但涉及的方面颇多,它要涉及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它还涉及到广大的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课题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的显现出来。随着课题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所要做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一贯始终,因此我们只能从几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具体的操作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边摸索边总结的阶段,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坚信: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这个课题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照搬照抄,但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合力,大胆实践,用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新路子!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篇四

篇一:综合实践结题报告

3月中旬,我们带着调查问卷走进了红梅公园,对不同年龄 的人们进行了调查与采访。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配合的人和一些不怎么愿意配合的老年人,尽管我们一次次礼貌地请求他们又被他们拒绝,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放弃,我们继续奋力地寻找其它的目标。

我们抽取红梅公园的40名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当面向 他们提问,顺利完成了本次的调查活动。

经调查统计我们发现,14~30岁的人对外国的文化特色

都不是太了解,因此很想去别国旅游。它们认为中国文化相对外国文化还稍有欠缺,他们更喜欢外国的文化与民风民俗。并且,他们认为中国的文化并不一定能顺利传承下去,但他们希望能传承下去。

相对于14~30岁的人们来说,30岁以上的人们显得对 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一些。另外对于现在许多人更喜欢外国文化的现象,他们表示比较重视,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去。

在本次综合活动中,我参与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ppt 的制作与修改及个人小结的汇总。我做了很多可以锻炼我能力的事情,也借此提高了我的电脑水平。

这次的活动提高了我们每个组员的与人交往的能力,锻炼了

我们的口才,同时也使我们更了解这个课题,更了解这个社会了。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研究背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正因为这 样,他们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来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有限的时间 都被各种学习和课外作业占满了,他们不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享受生活的乐趣。枯燥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孩子滋生了厌学情绪,早恋,上网,逃学,成了普遍现象。古人云:“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缺失,导致了学生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肤 浅,“人性”的欠缺。学生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以至于出现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现象。学校能 不能不拘泥于课本,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 生活实践相结合?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大 自然中上课的机会?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现状,整合现有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等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 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2、研究意义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适应现在教育形式的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创造力,有利于 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新时代的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

近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目前我校中学生“厌学、逃学、上网”等现象已有明显改善,为了 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我校大胆地根据我们农村 中学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资源,编创了真正适合学 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我们借鉴周边兄弟学校的 成功的经验,再根据我校的现状,通过专家论证、外出考察、策划研 究、再结合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 了我校各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课程安排。“自主、实践、创 新”的活动课程,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 生活,更清楚地认识与完善自我,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 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

展,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利用 挖掘周边的资源,开发出有益于农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二、研究步骤和过程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 一 年左右,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
2013.10---2013.11 主要工作: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培训,理论学习,健全课题组组织机构,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活动步骤:(1)进行课题论证,撰写开题报告。(2)成立实 验领导小组、指导小组。(3)确定子课题,完成申报方案,完成开 题准备工作。(4)对参与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进行培训。

2、课题研究阶段:2013.11 —-2014.6 主要工作:边研究边实验,边实验边调整,及时反思,进行阶段 总结,撰写中期报告。活动步骤:

(1)2013.11 —2013.12 ①就如何提出问题的策略、如何确

立选题方向、如何确定主题,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怎样指导进行培训。② 组织课题组交流。

(2)2013.12 — 2014.5 ①教师指导参与实验的学生确立合

作对象,成立合作小组。②教师对学生如何进行信息搜索、确立主题、设计课题方案、记录与自我监控的策略方式进行指导。③学生根据教 师的指导,运用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自主性和生成性原则等开 展综合实践活动。

(3)2014.5 — 2014.6 ①总结课题研究的实验经验,完成阶 段性成果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中期情况汇报》。② 根据研究情况调整计划深入研究,扩大课题研究范围。③完善教师的 指导策略和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④讨论交流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存在的原因。

3、课题总结段:
2014.6-2014.9主要工作: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编写课题成果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活动步骤:(1)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做充分准备。

(二)研究过程

a、立足现状,挖掘资源,因地制宜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个课程的开设,是创办农村中学特色学校的一个体现。我们学校依托周围的人文、地理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的理念,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农村中学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1、领导大力支持,组织分工明确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领导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活动的后顾之忧。为了确保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配备了1位业务精英担任专职教师,此外还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1位专职教师和4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1位音乐教师、2位体育教师、1位美术教师),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校本研究、业务学习活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实效,我们虚心听取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做到全员参与。我们学校还根据学生以及活动的需要,聘请了专家、部分学生家长、民间艺术家、一些成功人士等做为校外辅导员,充实了指导老师的队伍。

2、打破禁锢,走出课堂

我们学校认真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菏泽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地方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我们这儿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郭村镇大李海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该方案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

3、积极发动,全员参与

b、开发课程,勇于实践篇三:结题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关于如何加强对广大农村人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调查结题 报告

我们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研究课题的题目是如何加强对广大农村人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我们“六脉神剑小组(延宣臻,南凯,董严,高航,高阳,杨畅凡)成员以及指导老师马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达到了预期效果,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水平。下面重点介绍下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先从选课题说起。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众多研究课题中,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如何加强广大农村人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因为如下的几点原因:(1)。我们六个来自我们文法学院法学系,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个寒假社会实践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更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具备优势。与此同时,通过这次关于广大农村人民法制宣传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能够让我们拉近与社会的距离,让我们更加认清河北省广大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为我们以后积累经验。(2)。这个研究课题紧跟我国的当前形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改革中要重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农村是我国法制薄弱的地区,广大的农村人民是我国法制观念单薄的群体。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可以了解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民的法律认知成都和需要,从而为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3)。未来十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农村转化为城镇、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中将是中国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执法和司法还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对群众的报警置之不理,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冤假错案导致上访户不断等情况。通过此次调查,既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又能改进农村的执法和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我们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熟悉中国的法制状况,并且自觉地为法治中国的建设作贡献。在调查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参与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二.指导老师。马兵老师作为我们河北工业大学的法学系主任。是一位资深的法学专业人士,可以给我们更好的指导。同时马兵老师比我们更具有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我们所欠缺的),所以将有助于增加本次寒假社会调查的可操作性。三.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和进行。(1)准备工作主要研究了我们这次的研究调查方法。因为我们在大一上学期中有过社会调查活动。所以本次我们也借鉴了上次的社会调查方法。在此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也采取了主要分发调查问卷,获取资料。同时查阅一些资料和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作为资料的补充。所以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进行组员分工和讨论,确定调查问卷的问题。经过分工,由南凯,董严,高航,高阳四位同学负责分发调查问卷以及咨询农村的相关法律人士(比如:基层法院法官,律师等)。在咨询过马兵老师后,为了提高可操作性,四人将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锁定在了河北省的承德,唐山,邢台三个地级市的农村。延宣臻,杨畅凡两位同学负责数据录入和分析。最后的报告由六脉神剑小组6位成员共同完成。在进行了其他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就正式进入了调查研究阶段。

(2)1月20日当天还是寒冷,当人们都欢庆即将到来的马年春节时候。我们小组4位负责分发调查问卷的同学就都出发了。他们分别来到自己家乡的农村,发放调查问卷。并且积极回收调查问卷。与此同时,四位同学还在闲暇时间分别帮助老乡干了农活。在第一时间回收调查问卷以后,积极整理调查问卷,整理出其中反映的问题。在此之后,四位同学还分别咨询马兵老师和农村政法一线的工作人员。完成调查问卷这个步骤之后,四位同学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对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四位同学在第一时间把数据传给其他来年两位同学。延宣臻,杨畅凡两位同学抓紧时间,运用数据录入和分析工具(spss)把数据进行了录入和分析。四.调查放映的农村法制教育状况和原因。

(1)调查状况:由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民总体的法律意识还是薄弱。遇到纠纷时,多以动用社会关系和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发展,农民的文化程度提高,一些年轻并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民的法律意识高,知道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得出增强农村人民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农民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财产权益(尤其是土地)和社会保障问题。(2)原因:

1.农民自身原因。广大农村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低,大部分只接受了基础教育。而法制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农民接触法制宣传教育有限。

2.法制宣传原因。一些地方的领导对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在走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其次,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导致广大农民对其热情不高。

3.现实原。当前我国处于建设城镇化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广大农民将转为城镇居民,而城镇建设中,又存在建设问题。因此农民更加关注自己的财产权益,尤其是土地。迫切需要土地确权。同时,在转变为城镇居民后,如何能生活的更好,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后盾。4.其他原因。农村是矛盾的多发地域。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个别执法和司法人员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打官司高成本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个别执法和司法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在个别案件中,因为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这些导致了个别农民群众对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产生了不信任。五.问题的解决方法。(1)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不动摇。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农村居民更多地接触法制宣传教育,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方面,要把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到新农村建设得重点项目来推进。做到领导带头,领导分片包干,领导负责,狠抓落实。另一方面,就是要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例如,改变过去的单一形式,采取送书,办活动等相结合的形式。其次,要在宣传教育中,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说问题。而不是干巴巴的法律条文。

(3)国家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让改革红利更多的惠及农民。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才去法律,行政等手段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同时要运用立法,行政,司法等手段来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就是财政指出要向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倾斜,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4)要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弄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发现农村地区的执法司法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到农村法律的程序正义,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公检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司法水平,坚决清除农村政法领域的害群之马。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六.调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主观:小组成员缺乏实践经验,第一次进行这种活动,经验不足。在进行调查活动中显得吃力。不能熟练掌握数据录入和分析工具。

(2)客观:个别群众不配合调查问卷工作,导致回收难,但是经过努力,全部回收问卷。调查地区的个别法律工作者缺乏热情,不能积极配合调查 七.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心得

短暂的寒假就快要结束了。我们六脉神剑小组本次关于农村地区人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也圆满结束了。虽然这次调查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小组成员的能力,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

(1)我们的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我们六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六个人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了解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状况,所以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六个人。无论是讨论课题,找指导老师,讨论和选定调查问卷的题目,我们六个人都是群策群力。在该活动的第二阶段中,虽然组员的分工不同,但是我们都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促进了调查的顺利进行。在结题报告阶段,6个人虽然有分歧,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最后我们的报告出炉,活动顺利完成。

(2)沟通能力提高。我们小组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马兵老师的悉心指导。通过与马兵老师的近距离接触,我们发现马兵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负责任的老师。在调查方法,回收问卷,联系专业法律人士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帮助。我们也没有了一开始与老师接触时候的胆怯和羞涩,我们的沟通能力提高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社会责任心增强了。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农村地区的法律工作者,并且获得了有关农村人民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还知道了推进法治之中国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今后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推进法治中国而奋斗。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篇五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研究背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正因为这样,他们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来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有限的时间都被各种学习和课外作业占满了,他们不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枯燥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孩子滋生了厌学情绪,早恋,上网,逃学,成了普遍现象。古人云:“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缺失,导致了学生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肤浅,“人性”的欠缺。学生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以至于出现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现象。学校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大自然中上课的机会?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现状,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等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2、研究意义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适应现在教育形式的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新时代的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

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

目前我校中学生“厌学、逃学、上网”等现象已有明显改善,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我校大胆地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资源,编创了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我们借鉴周边兄弟学校的成功的经验,再根据我校的现状,通过专家论证、外出考察、策划研究、再结合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我校各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课程安排。“自主、实践、创新”的活动课程,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更清楚地认识与完善自我,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利用挖掘周边的资源,开发出有益于农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研究步骤和过程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 一 年左右,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
2013.10---2013.11 主要工作: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培训,理论学习,健全课题组组织机构,规

划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活动步骤:(1)进行课题论证,撰写开题报告。(2)成立实验领导小组、指导小组。(3)确定子课题,完成申报方案,完成开题准备工作。(4)对参与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进行培训。

2、课题研究阶段:
2013.11 —-2014.6

主要工作:边研究边实验,边实验边调整,及时反思,进行阶段总结,撰写中期报告

活动步骤:

(1)2013.11 —2013.12 ①就如何提出问题的策略、如何确立选题方向、如何确定主题,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怎样指导进行培训。② 组织课题组交流。

(2)2013.12 — 2014.5 ①教师指导参与实验的学生确立合作对象,成立合作小组。②教师对学生如何进行信息搜索、确立主题、设计课题方案、记录与自我监控的策略方式进行指导。③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自主性和生成性原则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2014.5 — 2014.6 ①总结课题研究的实验经验,完成阶段性成果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中期情况汇报》。②根据研究情况调整计划深入研究,扩大课题研究范围。③完善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④讨论交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存在的原因。

3、课题总结段:
2014.6-2014.9

主要工作: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编写课题成果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活动步骤:(1)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做充分准备。

(二)研究过程

a、立足现状,挖掘资源,因地制宜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个课程的开设,是创办农村中学特色学校的一个体现。我们学校依托周围的人文、地理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的理念,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农村中学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1、领导大力支持,组织分工明确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领导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活动的后顾之忧。为了确保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配备了1位业务精英担任专职教师,此外还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1位专职教师和4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1位音乐教师、2位体育教师、1位美术教师),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校本研究、业务学习活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实效,我们虚心听取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做到全员参与。我们学校还根据学生以及活动的需要,聘请了专家、部分学生家长、民间艺术家、一些成功人士等做为校外辅导员,充实了指导老师的队伍。

2、打破禁锢,走出课堂

我们学校认真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菏泽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地方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我们这儿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郭村镇大李海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该方案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

3、积极发动,全员参与

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帮助部分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组织教师学习一些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找到了思想支撑与理论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举办才艺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带领学生走访了部分民间艺人,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高人在民间”。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的奶牛场,更增添了学生对乡土乡情的热爱,我们还动员学生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收集农业、工业、民俗等知识。……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基本上做到了全员参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想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b、开发课程,勇于实践

我们大李海中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感受乡土民情、锻炼意志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领导重视课题带动。自从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得到了我县教育局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领导的指引和关怀启发,引导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我们学校成立了专家顾问团,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我们是农村中学,我们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如:由于我们地理位置特殊,我们这儿的土质粘性较大,质地较硬,为我们的泥塑课提供了足够的天然原料;
我们北邻的奶牛场,牛奶远销济宁,我们东邻的蘑菇种殖基地真正体现了劳动的神奇……更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闻名全国的草根名星——朱之文、剪纸艺人张金秀、县级劳动模范养殖专业户——王东升……我们只要因地制宜,就可以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带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三、课题成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是十分丰硕的。

(一)学生方面

一年来,通过整合周围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原来存在的上网、早恋、逃学等现象得到了根治,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

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课堂从教室挪到了室外,学生不再是原来的“井底之蛙”,由原来的“知其然”到现在的“知其所以然”。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年来,我们参观奶牛场,调查河水的污染现状,走访家乡的剪纸艺人……我们群策群力开发出了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样本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二)家长方面

由开我们是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孩子。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年龄偏大,课程开设之初,家长们对这一课程的开发多有不满和顾虑,他们担心孩子不务正业,学习成绩会下降。自从课题实施以来,他们看到了综合实践课程对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由原来的不理解变成了理解,尤其是家长会后参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展室时,他们赞不绝口,甚至有的家长志愿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了学生的寻访对象。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倍感欣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三)教师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在实验和活动中,打破原有的禁锢,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填鸭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走进了每一个老师的教学。

四、研究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合课程。我们认为,只要以开放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展现其独特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2、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要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综合实践活动仅在校园开展毕竟有限,但若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开展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安全则是一个重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鼓励合作。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课题研究会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实践不会停止,思考也不会停止。新的实践,新的思考,一定能带给我们新的发现,我们期待着。

推荐访问:结题 实践 报告 2023年综合实践结题报告(五篇) 2023年综合实践结题报告(五篇) 综合实践结题报告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