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赴X考察学习思考

时间:2022-08-22 17: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赴X考察学习思考,供大家参考。

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赴X考察学习思考

8月14日至21日,在市委X书记亲自率领下,我们赴X和**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学习方式好(现场参观与互动讨论相结合,实地考察与会议座谈相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与昭通发展现状思考相结合)、主题明确(新马两地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产业布局与发展)、针对性强(聚焦当前昭通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短板如何**)。通过考察学习,对X和X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以及产业发展等,有了许多更直观、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了“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这句话的深刻涵义。同时,对照镇雄城乡建设发展的现状,自己也深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紧迫感,现将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与思考汇报如下:

一、见识与感受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总体感受X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可以概括为“1234”。1:即以人为本的理念;
2:即重点解决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两个问题;
3:即重点布局人口、交通、产业三个核心要素;
4:即科学而正确处理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四者之间的关系。规划统领发展的路向,建设决定城市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和服务决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活力,是一项综合手段。

(一)关于规划。抵达X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参观了X规划展览馆,其前身为市区城建局展示廊。通过参观学习,我深深为X一流的规划编制、合理的规划方案、到位的规划执行所震撼。

1.科学性。X政府在建国初期就高度重视城市规划,1967年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X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领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规划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先进的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区域经济、生态环保、城市意象(即人对建筑或环境的宏观感受)等规划理论,真正体现了在一张蓝图的指导下有序建设的发展。比如:在概念规划中X确立了环状发展的思路,环的核心是水源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行为。城市中心在南海岸边,以乌节路为重点,规划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商贸和旅游中心(我理解为何设在最南端而不是北端,重要原因之一是怕城市中心发展起来后对紧邻的X新山市带动较大,而对本国其他区域反而没有辐射带动)。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主要是离开生活区并考虑风向不会污染本岛;
火力发电、石油化工更是远离本岛,主要考虑消防、环保等安全因素。

2.前瞻性。据X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李之强署长介绍,X概念性规划期限一般为40—50年,每10年调整一次;
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10—15年,每5年调整一次,体现了刚性约束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在规划中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规划团队不可能预见到未来所有情况,于是在规划中常有“留白”空间,即将部分城市土地暂时“闲置”起来。在市区参观时,我们在市中心都能随处看到这样的留白绿化空间。这既可为相邻片区长远发展或新增功能预留空间需要,又可为规划失误而采取补救措施而提供用地空间,还可因土地储备而升值。在参观中我还注意到,X大多数街道都是用很宽的绿化带隔开,这也是为了今后建设高架桥预留的用地。有了这些前瞻性超前的规划,至少减少了以后征地拆迁的许多麻烦。

3.参与性。X政府认为,不论是概念规划还是总体规划,都具有较强的刚性约束,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但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却特别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推行阳光规划,建立清晰平衡的权责体系,公开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提倡换位思考,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并充分吸收采纳,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同时,也使得市民对规划和执行政策的公平性确立信心,实现了真正的“三个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工作认同)。规划确定后,任何人(包括外国游客)都可以随时查阅城市规划。我们在规划展览馆和建屋展览厅参观时,就见到许多市民包括部分西方人在那里查询相关资料。

(二)关于建设。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或者建筑的高低,而是看这个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安全、和谐、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民主与集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X采取的是“一松一紧”的城市设计控制机制,形成了“核心区多样”与“新镇统一性”的外部风貌,我个人理解为是“民主与集中制”的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体现。在城市中心区,比如我们参观的中央商务区和滨海地区,引进了许多国际建筑大师进行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创造的艺术性、独特性,以宽松的规划引导,形成了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风貌。而对于核心区之外的新镇建设,则以政府力量为主导,按照标准模式化设计邻里布局,客观上促成了新镇风貌的统一性,比如我们参观的大巴窑新镇和碧山新镇,特别是新镇里的组屋设计,充分体现了统一性。

2.现代与传统。X是个城市型国家,整个城市都体现出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感,主要是将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值得借鉴的创新理念广泛吸纳、整合,同时结合了技术进步,采取了以现代交通系统与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纵向“立体式”高密度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与组团单元的住区“水平式”细胞社区的良好结合。同时又通过规划保护重点,保留15个富有特色的传统街区,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与个性。比如,保留牛车水中国城,就是展现中国文化;
保留小印度街区,就是展现印度文化。这些传统街区已成为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但X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一条不建民族村的原则,主要还是促进多元文化真正交融发展的考虑吧。

3.人与自然。X还特别注重对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处处体现出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无论我们参观的亨德森波浪桥、植物学公园,还是在市区里穿行,都能有一种一走出屋子就仿佛被大自然怀抱的感觉。根据总体规划,X将大约300公顷的树林、候鸟栖息地和沼泽地划为自然保护区,同时还建了大批公园和绿地。据有关人员介绍,X大约就是在我市昭鲁坝子那么大的陆地上,就建了300多个公园、30个标准化18洞高尔夫球场;
在居民区,每隔500米左右就会有一个公园或公共绿地。在建筑设计上,凡是临山的建筑,都会依山就势而建,尽量保护山景的完整;
凡是邻水的地方,都会建大片的休闲区和亲水住宅。特别让人震撼的是,在我们参观裕廊工业园区时,发现在园区中间的一个小山及周围就建了一个面积相当大的公园,森林植被好,各种鸟类栖息。据介绍,这个公园的建筑主要是破除市民因担心工业污染、破坏环境而不在此购房居住的顾忌,于是就让鸟来先“住”而不证自明。

(三)关于管理。X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服务在先、法制保障。建立了标准细、要求严、惩罚重的城市管理机制,成为用制度、用法规管人的典范。这些法规可操作性强,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对城市管理的立法达400多种,基本做到了“无事不立法”,使城市执法工作都有法可依。对建筑物、广告牌、环境卫生、公共绿化、公共厕所等硬环境都作了具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内容都提出来明确的惩罚标准和措施。如:随地吐痰和在公共汽车上抽烟最高可罚款1000新元。同时,在执法中坚持先教育、后执法,凸显了制度的人性化。环卫管理人员在执法中如遇到不配合者,可报警强制执行;
警察对违反环境卫生法规的人员,可以进行处罚或逮捕,移送法庭判决。

(四)关于绿化。大多数人都知道X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这不仅得益于建国之初就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规划定位,我认为关键还在于之后围绕此定位的坚持不懈的落实。

1.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花园城市委员会,专门推进绿化工作,并将园林绿化指标作为规划许可的强制性标准,全面推行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真正做到见缝插绿、土不露天。

2.通过容积率补偿、绿化屋顶津贴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在各类项目中,充分利用地面公共花园、屋顶花园、天空廊道和垂直绿墙等多维度的垂直立体绿化。

3.放宽对阳台空间的限制,使屋主可以创造“空中花园”,并对在高楼楼顶建筑花园的开发商颁发“城市花园奖”。#~^@%

4.绿化设计主要手法:重要干道两侧至少设30米绿化道,绿化带通过地形处理,形成了隆起地形,减少噪声,改善景观;
所有道路均种大树;
道路重要交叉口绿化带适当加宽;
形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多层次绿化。

通过以上措施,让人们在主干道驾车行驶时并未感觉到两侧高层建筑的存在,反而好像置身于自然森林中,而不是令人压抑的高楼林立的人工环境,这也是充分体现花园城市的重要方面。

二、差距与不足

通过七天的认真考察学习,对镇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差距和不足。

(一)从规划上来看

1.规划水平较低,层次不清晰。

2.规划实施刚性不强,导致有些规划成为老百姓调侃的“鬼话”。

3.规划批前论证不充分,批后监管不严格。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规划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有些规划和建设成为吃力不讨好的“民怨”工程。

(二)从老县城来看

1.由于缺乏规划,所以整个老县城就呈现出见缝插针式地自然“野蛮生长”。每天有近26万人在15平方公里的山坡地上工作生活,导致整个老城区拥挤不堪、功能紊乱。

2.由于前期没有规划,后期又没有很好地管控,导致老城区建筑密度大,人口聚集高、绿化率低等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加之建筑风格和街道设施小品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大多数街道界面显得非常杂乱,以致整个老城区风貌整体品质较差,特别是远眺和俯瞰时较为明显。

3.老城区道路缺乏层级设计,功能不清,断头路、丁字路多,部分重要道路或交通节点拥堵现象严重,道路步行环境也较差,造成整个老城区的道路空间体验不断恶化。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明显不足,比如:学校、广场、公园、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等相对较为缺乏且品质较差,商业、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态单一,服务质量相对较低,以致于城市建设不配套问题直接转化为社会问题,比如:一到开学季,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或就近无法入学等抱怨层出不穷;
一到雨季,对整个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吐槽就百花齐放;
一到城管执法产生冲突时,不管哪方有理,就会出现市民齐心协力骂城管的尴尬局面。其实,为何“一盘散沙”似的老百姓在对待城管时立场如此出奇地一致呢?我想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整个城市建设各种配套不到位,而让大多数居民对此不满而造成的。

(三)从南部新区来看

虽然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但由于缺乏操作性较强的控制性规划和分区域详规,导致新区在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布局还不够清晰,功能设置还不够完善。如果我们把新区比作一家人居住的房子的话,那就是我们新区的“客厅”(我理解为核心区或相当于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在哪?“卧室”(居民生活区)相对布局在哪?“餐厅”(餐饮休闲娱乐区)布局在哪?“厨房”(物流中转、三产服务等)布局在哪?“卫生间”(垃圾中转、一水两污等)又如何布局,等等。

2.规划与实际地形吻合度差。南部新区整个地形是坡地且沟壑纵深,但现在的规划很多设计都似乎是放在一个平原地块上来思考的,导致南部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大开大挖量非常大,建设成本也就上升。而且,将来整个城市建成后的整体效果将会与原设计形象相差甚远。

3.南部新区的建筑设计缺乏指导细则。比如:区域建筑风格、建筑外立面色彩、城市天际线等,包括核心区布局的单体建筑式样等都需尽快有指导细则,新区与老城区的道路连接、功能转移、人口吸引等也都要有具体操作方案。

4.南部新区目前的规划,不考虑以上这些缺陷,都也仅只是一个新城规划,最重要的是缺乏与此必须匹配的新产规划。

(四)以专业人才来看,更是极度缺乏

主要表现在住建规划部门无专业人才,导致在向县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时质量不高。另外,规委会成员单位专业知识储备也不够高,导致规委会在讨论规划是很多成员单位集体“失声”,以致于老百姓说:“规划,规划,不就是你几个几句鬼话。”

三、思路与方向

X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给我们许多启示,也为我们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和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将“围绕一个定位、做到三个结合、强化四种意识”,积极推进镇雄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围绕一个定位

即围绕将镇雄建设成为昭通市重要的次区域城市的定位,努力使镇雄成为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立交桥”。

(二)做到三个结合

1.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脱贫攻坚这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和“七改三清”紧密结合起来。

3.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四城同创”紧密结合起来。

(三)强化四种意识

1.富规划,穷建设。规划是做任何一项工作的先导。没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也就无从展开,所以才有“规划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这一经典名言。正如***经常说的“没有想好你就根本不会做好”。因此,今后在以县城为重点的城乡建设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富规划,穷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规划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切实提升规划的档次和水平。一是尽快对南部新区原制定的规划进行一次修补,重点要解决前文所说的“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如何合理布局问题。要分区域合理确定南部新区土地正负零问题,要设计南部新区产业布置及对老城区产业“虹吸效应”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快推进速度。二是要尽快对老城区现有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一次梳理,对缺失的功能要进行相应完善,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提升和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与水平。“疏”就是将老城区的一些负载过重的功能尽快疏解到新城区,以解决老城区拥挤不堪的局面;
“堵”就是要严格控制住老城区的各种“野蛮生长”。三是对乡村也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集镇和村庄规划,按照“控、规、改、管、建”五字要领,突出重点,逐步分批推进。

2.先产后城,产城融合。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X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起飞,前期是靠制造业拉动,后期是靠服务业支撑。镇雄作为一个后发地区,要想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布局产业,做到先产后城、产城融合。在当前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上,我们必须以县城为核心,在内环(老城和新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老城区发展以商贸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新城区努力引进一些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居住、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防止老城变死城、新城变鬼城)。在外环(包括工业园区,以及五个卫星集镇)重点发展以制造、装备、加工等为主的第二产业,严格遵循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不断增强产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

3.先服务,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好的城市不是“造”出来,而是“管”出来的。针对镇雄县城实际,我们将学习借鉴X政府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树立“先服务、后管理”的意识,在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弥补历史欠账、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尽力满足市民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城市不仅有好“面子”,更有好“里子”,最终实现“管”与“理”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把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对背街小巷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街(巷)长制,组建小巷管家,构建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私搭乱建、安全稳定等“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用法制规范城管执法。构建完善高效的城管规章体系,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管理来约束、制裁违法行为,促使市民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引导,广泛宣传城管法规和知识,大力曝光不文明行为,积极引导群众了解城管法规、支持城市管理,将城市管理变成“全民责任、全民意识、全民行动”。

4.多绿化,少硬化。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X“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园林县城”创建,更加注重生态绿地建设,更加注重树、灌、花、草的协调搭配,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四季常绿的绿化模式。在老城区拆房增绿、见缝插绿,在新城区规划建绿、“留白”造绿,全面推行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大力推进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鼓励开发商在各类项目中利用地面、屋顶等空间以及垂直墙面等开展植绿增绿,最大限度挖掘绿化空间、增加绿化面积,真正做到少硬化、多绿化,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宜居生态圈。

推荐访问:见识 考察 思考 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赴X考察学习思考 见识比知识更直接——赴x考察学习的思考 能够考察知识深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