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PE靠近400倍,万亿市值的美团是不是“泡沫”?
2020年08月26日 14:35:02
来历:
文 | 表仪表里,作者 | 周霄(高级研究员)、刘诗慧,编纂 | 付知玲,数据撑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8月4日,美团首创人王兴在饭否谈及美团股价时暗示:“美团这家公司不是为了股价而存在的,我小我私家更不是。”
但与之相反的是,美团股价很快“离开”地心引力,让人没法信赖前半句。
上周五(8月21日),美团Q2财报公布,开脱疫情的暗影,总营收实现同比增加9%。周一开市(8月24日)美团股票年夜涨8.4%,股价达汗青高点272港元。
今朝,美团已经是港股第四年夜市值公司。
然而,美团最新的PE值已高达399.54,而同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PE值只有31.41,腾讯为46.18,这很容易孕育发生一个问题:看好美团是没错,可是“疫情受益股”的题材炒作是不是太疯狂了?
别的,要是换算成美元,美团2016亿美元的市值也刚巧闯过2000亿美元的关卡,这距其5月26日市值冲破1000亿美元不来3个月。而腾讯从1000亿美元市值上升来2000亿美元市值,用了1年零7个月。
真是“打脸到得太快,仿佛龙卷风”。
美团Q1财报公布时,我们就《“妖股”美团?》一文,阐发了“公司业绩 股价走势,背离而行”的底层逻辑地点。
Q2公布,虽然业绩旋转吃亏,实现同比正增加,但这种迷思仍然存在。本文里,我们把规模扩年夜,试图经由过程财政、营业、竞争三个层面,阐发可能的合理性区间。
谋划效率提高在于“压缩”骑手成本?
二季度,除了年夜情况都尚未恢复的酒旅营业,疫情自己对美团外卖营业板块的影响基本消弭。跟着餐喝市场逐渐归暖,外卖行业的营收、利润增加基本恢复疫前节拍。美团和饿了么都是云云。
美团Q2财报显示,餐喝外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谋划利润增加95%到达21.75亿元。从下图可以直不雅地看来,谋划利润率晋升较着,是2018Q4以到的最高程度。净利润也出现同样的变化。
我们以为,这种谋划利润增加远弘远于营收增加所培养的谋划效率晋升,是美团范围化不停强化的表现——范围化代表着有足够年夜的生意业务范围,足够年夜的成果一定会带到成本的降落。
外卖行业中,餐厅出餐、运营调配、劳动力往往是焦点成本,也就意味着业务利润开释几多,取决于其这三个方面谋划计谋和执行效率。
餐厅出餐成本由于不成控,以是很难降落;运营调配成本,系统不做转变的话,降落空间也很有限;骑手成本作为外卖行业占比最年夜的劳动力成本,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替换,往往是平台“压缩”成本的重点。
美团就是云云,2019年,每单骑手成本已经从Q1的5.1降来Q2的4.45。本年因为疫情影响,人工费不成制止地变得更贵,但同比去年,每单骑手成本也是降落的。
别的,除了成本范围化持久因素的鞭策,美团Q2骑手成本的降低另有短期季候性的影响。一样到说,二季度比拟整年其他几个季度,每订单的配送成本是最低的。
按照2020Q2德律风集会披露:本年二季度各地的气候状态都长短常好的,以是在这个期间内,我们就不需要给骑手供给一些补助到让他们在极度气候下事情。
另有一点值得注重的是,肺炎疫情对经济布局的打击,致使更多的人涌向办事行业,充沛的劳动力输入,让美团对骑手成本更具议价权。
Q2德律风集会中就提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二季度骑手的劳动力供应更多了,因为供需之间的动态变化,造成了成本的降落。
从成本真个阐发看到,美团的成本范围化及强势议价逻辑,彷佛没受来到自饿了么等竞争敌手的抵当,顺遂的异乎觅常。
不消加码成本竞争,意味着美团能腾出足够的精神用心做谋划效率,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来用户的引流、留存以及消费举动中。
疫情助推,用户在美团外卖上花的钱更多
2020Q2,美团外卖生意业务金额到达1088亿。在阐发生意业务范围的用户数、客单价、点单频次三要素构成中,我们发明美团Q2在客单价方面的变化尤为惹人注重。
从上图可以看来,美团2020Q1、Q2的客单价比拟之前都有年夜幅晋升。
要是说Q1是受益疫情时期,多以家庭为单元的订餐,每餐金额可以懂得的必然会更高。但已经基本复工的Q2,为什么客单价同比去年,涨幅也十分可不雅?
在我们看到,这首要有两方面的缘故原由:
1、跟着MAU增加下滑,美团起头在提高客单价上发力的结果闪现
2、Q2依然因疫情受益
MAU增加下滑,美团起头在提高客单价上发力
外卖平台的性子决议了,有效户才有消费,流量是第一大体素。2016年及以前,美团和饿了么的竞争一直聚焦在流量争取上,饿了么甚至一度领先于美团外卖。
但从2017年下半年起头,美团外卖成为终极优越那一方,月活用户数始终高于饿了么。价钱是提前碰到了用户市场存量的天花板。
似下图所示,美团用户同比净增加,从2018Q4之后,一起迅速下滑,这不是由于其增加乏力,而是碰到了市场存量的天花板。
用户层面的扩宽市场,已经不像两三年前那么简略了。美团比饿了么提前结构三四线都会夺占市场,也同样的,提前碰到了用户市场存量的天花板。
没有更多新的用户,那就让老用户花更多的钱。详细经由过程晋升消费频率和晋升消费金额到实现,好比:
①促进用户除了正餐以外,也养成下战书茶习惯。
据2020Q2财报:我们精确鉴别消费者举动的变化,踊跃地经由过程针对性的促销勾当,提高他们对下战书茶和夜宵的消费。
②多样化消费场景。
③引进或着重推广更“贵”的店,也就是所谓的“品质商家”、“品牌商家”。
平台放开的发卖收集越年夜,能笼罩来的用户需求越多,从而供给给用户的办事也会越好,用户粘度天然就会提高。
Q2德律风集会中提来:在需求方面,消费者体现出他们很是情愿为优质的食物以及比力好的饭馆到举行付费。
在晋升客单价上的蓄力本需要持久投入才气看来显著成效,但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压缩了这个历程。餐喝门店封闭,小区关闭,人们可抉择的渠道只剩外卖平台,且此时对外卖的要求是“有”,而不是自制,这才有Q1季度客单价的年夜幅晋升。
我们以为,这种环境在Q2也有延续。
Q2依然因疫情受益
4月、5月时,天下规模内还未完全复工,家庭式会餐仍年夜量存在,这部门消费仍然在孝敬着较高的外卖客单价占比。
另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后期年夜量中小餐喝商家倒闭,留下到的是抗击打能力更强的“品质商家”,也会影响用户点外卖时的价格抉择规模。终究,“五星级旅店”即便做起了接地气的外卖买卖,价格也照旧更贵一点,成本在那摆着呢。
供应端商家以及产物品类的布局变化,加上疫情的连续催化,已经形成了必然的市场教诲成效,人们变得更能接管外卖价格贵了一点。
而实现用户习惯造就的美团,竞争上风凸显,在用户这一块也有了必然的话语权。
“搞定”了成本和用户,是不是代表着美团在B端也拥有着同样的订价权?更进一步,是不是说美团在竞争层面已经成为究竟上的行业老年夜,在业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竞争并没有离开地心引力
Q1以到,美团的股价一起疯涨,成为万亿帝国企业。如许的“妖风”股价,彷佛吐露着市场已经被美团独有。再加上上文阐发的美团在成本和用户真个竞争上风,仿佛都在证实饿了么在竞争层面,再无还手之力。
然而市场的真实环境是,饿了么并非没有还手之力。这一点在财报有多方位的表现。
起首,从收入增加方面可以看来,饿了么的收入增速,从2019Q4起头,一直是优于美团的。此次Q2也不破例。
上周五(8月21日),阿里和美团是先后公布的Q2财报。美团Q2显示餐喝外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而阿里财报里饿了么的收入同比增加了15%,增加速率快于美团。
其次,在收入绝对值上,美团之于饿了么的差距也在缩小。似上图所示,2018Q2,两者收入差到达3.41倍,而这个倍数在2020Q2 为2.05倍。
市场份额这一块就更不消说了,行业竞争仍然维持三七分比例,还没有达到二八分的市场格式,不足以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形态。
既然,外卖范畴双寡头的竞争格式并没有被打破,又怎么能说饿了么已经被挤压的无路可走呢?
除了数据对比层面,从B端谋划范畴,我们也能觅找来撑持这一成果的证实。
本年四月初,在广东地域爆出,美团欺压商家举行外卖平台“二选一”抉择,要求商户抉择美团平台,就不克不及再上线饿了么。云云“蛮横”条目,在饿了么还没反映之前,就被商家抵制了。
虽然后续或许由于美团方面的妥帖处置惩罚;又或许是商家的妥协,此事务并未对美团的商家系统造成紧张的影响。但也足以看出,“强敌”在侧,美团在市场的话语权,显得没有预期的那么年夜。
这一点在美团的谋划举动上也有反映。
上图的佣金收入和生意业务金额对比显示,美团外卖的佣金率自2019Q1以到在不停降落,申明美团在商家眼前并非强势的那一方。
固然了,美团也试图强势过,但一旦提高佣金,就当即遭受了商家的抵挡。
2~3月份,四川、云南、江西、山东等多地餐喝协会向美团外卖平台发出公文和公然信,“控告”其疫情时期俄然提高佣金,让商家不胜重负。甚至有处所协会向市场监视办理局举报美团提高佣金、垄断谋划。
各地餐喝协会的还击,天然是因为各地商家的苦不胜言及年夜量投诉。翻阅相干资讯,可以发明近似的投诉实在一直没断过,只是疫情特殊期间,集中发作出到了罢了。
这种商户“议论激奋”之下的强势,或许影响不来市场对美团谋划的必定,但可以让美团在B真个竞争没那么容易离开“地心引力”,仍然要和饿了么在统一纬度。
小结
综合Q2 的财报阐发,不管是成本端,照旧用户端,美团妖气上涨简直都有着市场预期的合理性存在。
但在收入增加、市场占比、B端竞争方面,与饿了么的对比显示,这个预期需要打一些扣头,而扣头失的处所就是“泡沫”。
对市场到说,美团的预期泡沫最后是安全落地,照旧分裂,要看饿了么战斗来什么田地。要是饿了么之后的市场份额一直降落,泡沫被消化,预期即被证明。饿了么要是可以或许连续得到三层份额,泡沫可能早晚会分裂。